漢服被賦予了文化復興的含義嗎 為什麼?

時間 2021-05-07 01:32:36

1樓:ak火力全開

漢服不是被捧的太高了,而是被捧歪了。

漢服熱,帶動一批年輕人對傳統服飾感興趣,進而研究相關歷史和民俗,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但一些商家連同其粉絲,把這個東西作為一種道德標準,然後到處撕逼,這個不能忍。

2樓:達瓦黎克特制

他不一定反應了文化復興。但大致的反應了文化復興的趨勢。2019的今天到處是漢服小姐姐尤其是大學校園裡。 他們出了學校五年內就會成社會的生力軍。他們就是國家的未來。

3樓:小透明

模仿:茶不過是一種飲料罷了,為什麼可以代表文化呢?說實在的現在喜歡茶葉的,不過就是喜歡味道。乙個飲料怎麼可能和文化聯絡在一起了。是不是茶被捧的太高了?

不知題主覺得,什麼可以代表文化?

4樓:北雲

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不需要漢服去復興,因為從來也沒有失傳啊。。。

現在漢服店鋪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去宣揚漢服,不外乎就是為了賺錢,也很正常。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只不過漢民族收外來文化的影響嚴重,本民族很多人已經不認識漢族傳統服飾了,現在漢服流行也算給大家乙個認識本民族傳統服飾的機會。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單單一件漢服可以代表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傳統,試問那些身穿漢服的人有幾個能做到?

5樓:洛泓亦心

拋開文化和復興不談,那就請把你們身上的奇裝異服脫下來,私下裡穿著臭美一下就得了,不要穿出門。你跟她說奇裝異服,她跟你講復興。你跟她講復興談文化,她又跟你說「只是單純覺得好看」、「好看就得了唄」。

帶不帶這麼耍流氓的?什麼話都讓你們說了?我就奇了怪了,是什麼讓你們能把漢服名正言順堂而皇之的穿出來?

難道心裡沒有點兒數嗎?

6樓:張三

漢服是文化。

但問題在於,你問有些人「什麼是漢服?」,他答不出來,你加上兩個字——「什麼是漢服文化?」——他突然就像開了天眼一樣,從中國給你講到日本,從安史之亂給你講到剃髮易服……

這我就搞不懂了,有些人連乙個名詞的定義都搞不清楚,怎麼多了「文化」兩個字,反而越搞越清楚了???

7樓:

你要是想抨擊漢服,從文化傳播角度來抨擊就落了下乘。

如果只有陽春白雪才配得上文化,那麼也等於你在變相反對電影遊戲這些載體,因為它們大部分都不是陽春白雪。

比如說老外一提到中國就是功夫,但很顯然,李小龍的影片談不上陽春白雪。

老外一提日本就ninja,然而所謂的忍者文化誕生距今也就百餘年歷史,根本代表不了日本的傳統文化。

只狼也是乙個超級縫合怪(非貶義),其中大量的元素來自於近代文藝作品。

現代的漢服文化是徒有其表的文化,沒錯,但是有乙個表面就足夠了,只要看得見摸得著,它就能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

就像我對和服有興趣,但興趣也僅僅停留在外表,對日本傳統文化並沒有什麼興趣,傳統巫女的袴都是桔梗那樣的,像一條褲子,到了近代才變成類似裙子的行燈袴。從這點來看,很多遊戲裡的巫女形象都有問題。

但那又怎樣?我就是喜歡穿裙子的巫女。

所以我覺得漢服改良還是很需要的。。。。。。

8樓:求索

漢服是漢民族的物質文化,本質上和各種文化古蹟一樣,他們不只是古代建築,還是歷史文化載體。

乙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現存的黃鶴樓是2023年建成的,如今遊客大多都是衝著崔浩那份詩歌情懷去的。

漢服復興其內在是漢文化復興的一部分物質載體,漢服成為文化代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9樓: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漢服,唐朝的明朝的秦朝的等等等等為什麼不可以。我喜歡看大家穿好看的衣服啊,對漢服沒什麼看法,但我真的不喜歡某些漢服黨對形制的過於執著和對漢服賦予了太多激進的含義。好多漢服黨說漢服斷檔了並且把原因歸咎於滿族的剃髮易服我真的???!!!

漢朝之後三國魏蜀吳西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朝元朝明朝,這麼多朝代漢服早就不是漢朝的那個漢服了,唐朝服飾也有不少融入了胡人的服飾特點,現在的我們穿的衣服也是西式居多。可見服飾變遷大家對服裝的選擇更傾向於方便舒適,你說是因為滿族當時的政策,但即使沒有這個,明朝的服裝也不會是我們的主流。而且現在好多漢服黨極度厭惡旗袍,說是滿族服飾的演變??!!

是什麼給了你們這個錯覺,盤扣麼,壯族苗族蒙古族的民族服飾上也有很多盤扣。中國這麼長的歷史,各個民族的服飾都是相互影響不斷發展改變的。如果說為什麼現在漢服復興難,最大的原因就是那種遵循古代形制的漢服實在太不日常太不方便了,我看到很多改良的漢服很好看很方便但被部分漢服黨攻擊,咋說呢,我喜歡漢服,但真的不喜歡漢服被賦予太多激進錯誤的意義。

哦,還有,現在太多不良商家了吧,料子那麼爛價錢還那麼貴關鍵還一群人去買,我有一次在火車站看到乙個女生穿的漢服料子還沒有窗簾好看,這種布料不管換成什麼服飾都辣眼睛。

10樓:未若

因為服飾文化是文化的一種,衣食住行是民俗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乙個大概念,它並不能簡單地被某乙個方面代表,所以應該說漢服復興是文化復興的一部分,而不是漢服代表了文化復興

有的人真的很軸,彷彿認為漢服是文化復興就不能欣賞它好看,欣賞它好看就不能認為它是文化復興,是A就不能是B,是B就不能是A,總之不能同時存在,問題是這兩點矛盾嗎?

喜歡青花瓷瓶子是喜歡它傳統還是喜歡它好看?喜歡民樂是喜歡它傳統還是喜歡它好聽?喜歡徽派建築小橋流水是喜歡它傳統還是喜歡它好看?只準二選一不能相容存在,不蛋疼嗎?

11樓:think

因為商人想賺錢,就會想辦法讓你交智商稅,漢服嘛,賣個情懷,至於推漢服那些人不管漢服能不能推廣,也不管漢服適不適合現代的生活習慣,也不管穿著方不方便,他只要有錢賺就行;

為什麼漢服不流行了?因為不方便,也不符合現代審美;

你說漢服仙,美爆?大哥,別人那是人長得好看,就是披塊布也好看好嘛就我日常看到穿漢服的,女生90%醜,男生99%醜,不是說人醜,而是壓根和衣服不搭非得硬穿,看著比那些豆豆鞋,緊身褲的還醜

12樓:烈風殘月

漢服承擔不起文化復興的擔子,但漢服確實是漢文化向外展示的乙個視窗,漢服的關注度公升高,隨之帶來的,是中華民族或者準確的說,是漢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關注度的公升高。

中國高鐵技術也不能代表中國的復興,但它能體現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漢服同理,漢服的興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乙個體現,它能表現復興,但不能承擔復興的任務。說白了,就是這樣乙個道理,穿的好並不能讓你有錢,但你穿的好能體現你的經濟實力。

13樓:嗯嗯

漢服作為歷史的產物,可以承載漢民族歷史文化,其形成與發展乃至變化和漢民族的歷史發展也聯絡密切,成為漢文化的形象代表是可以的。

可惜的是要復興的漢文化這一塊大多數都是口不對心,嘴裡喊著開放內心都是封閉,嘴裡喊著主義內心想著生意,嘴裡喊著復興內心全是復仇。

不然就是心口合一,奈何喊的乃是祖宗之法不可變那一類了。

當然,也有很多漢服er,喊的做的仍是開放與幷包。

奈何都是人啊~~

14樓:浪裡尋花

漢服能否擔起復興確實存疑,但漢服完全擔得起文化一詞。

文化關乎形象,文化的形象就是人的形象。試問如果一國一族之傳統服飾都不能稱其為文化,那到底什麼才是文化,是落在故紙堆裡的萬語千言嗎?形而上了吧。

是物質向上產生了文化,而不是文化向下施捨了物質。衣食住行本就是民族物質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由衣食住行中,才輻射出乙個民族全方位的文化。

作為「絲綢之路」歷史起點紡織物輸出大國的中中國人,居然會說出服飾不是文化?

OK題主說漢服不過是一種傳統服飾罷了,那是否毛筆不過是一種竹竿插毛罷了,城牆不過是一種高砌磚頭罷了,編鐘不過是能敲響的金屬罷了,秦始皇燒掉的不過是帶字的木板竹板小布頭罷了。

哪怕如今所稱漢服是並非完全一脈相承的、雜糅諸多現代因素的,又有何不可呢,先秦衣冠、魏晉衣冠、唐衣冠宋衣冠明衣冠,又有哪個全然相同?反過來講,不具有其自身時代性的服飾,又如何在大的時間維度下具有其歷史性呢?

漢服來自於古老,但漢服並未凝固於古老。

若果真漢服不是文化,那我樂見每位華人在不揹負文化負擔的情況下輕鬆穿起漢服的光景。

15樓:程道邈

明末清初,中國人死不剃髮;清末民初,中國人死不剪辮。大概是我中國人愛國需要一件物什來證明表現,由此文化復興亦然。不過我個人不敢苟同所謂文化復興,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早已根植於中國人骨髓,中國人所作所為無不是古人之翻版,中國人卻絲毫不知,可悲。

漢服的復興是文化自信,還是商家吹捧

小春日和 現在顯然是第二個,有很多人都是跟風的,再加上的確有不少白菜,我有看到過九塊九一件的上襖,也見過二十塊的下裙。有些商家為了賺錢真的是 不知道怎麼形容了,恰爛錢的?自從漢服,Lolita和格裙興起,一系列三坑店都開起來了,反正自己經濟能力能承受多少就買多少價位的吧,理智消費。 寂寂辰聲 漢服就...

漢服究竟應該側重在文化的復興還是服飾的復古

白芷 當然是文化的復興,但是對於服飾文化來說,沒有物質的承載,很難達到文化的復興,如果單單只強調文化的復興,那其實如無根之萍,說都說的出來,但沒人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就好像光上課不刷題的效果。 公子燕 形制的重要性在於決定了服飾是否是漢服 或漢服體系中的某一類服飾 在古代,平民服飾與貴族服飾的區別在...

為什麼咖啡 酒 茶被賦予了社交功用與文化,但是牛奶 果汁 可樂卻依舊只是飲料呢?

渡渡鳥不會飛 具備社交功能,首先不能太廉價吧。星巴克的咖啡才有社交功能,雀巢的沒有。牛奶其實也有,特崙蘇就是很好的饋贈親友的禮物。果汁相對廉價些,但你要送整箱的農夫NFC,也拿得出手,可樂確實是沒辦法了。 晨光輕生活 其實,可樂是文化,尤其是可口可樂。一直就有蒐集的功能以及社交屬性。此截圖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