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基於經驗的嗎

時間 2021-05-07 00:38:11

1樓:大千世界如我

道是本身基本在的,是在人類甚至萬物都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有的自然規律,甚至比自然規律更高階的存在。德就是人類遵循道的規律為人處世。

2樓:公尺樂鯈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道理都是人類在群居過程中自我安慰的集體自洽,以中和群居客觀的衝突產生的尷尬。自洽的本質是自說自話,心理暗示。比如道德上,女性要被尊重,只是弱小者面對自身弱小的自洽。

而經驗上,剝削婦女可以換來男權社會的高度發展。

3樓:去滑雪吖

看從哪方面說了吧,關鍵是怎麼理解這個道德,是行為規範呢,還是內心中的約束呢

要是前者,那認為道德是後天的,例如馬克思的一些理論,道德受後天經驗影響,對人產生作用,洛克的白板說也可佐證

要是後者,柏拉圖三角的靈魂回憶學說、康德的理論、四端之心、性惡/善論,從先天講起,強調理性的作用

4樓:一夢散人

首先你這問題,人的絕大多數後天的行為思想,都是基於經驗啊!

至於你後面兩個問題,我認為不能。

我一直認為道德本來就是個人的,而公認的道德是某個群體都認可的個人道德。可能在另一些人的眼中,這個道德就不成立。所有事情都得看角度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

而且道德,你細細想來。本就是人為了防止自己被任何形式侵害而定的規則。然後發展成,為了防止群體或這個群體某個個體,被任何形式所侵害而確立的規則。

有「人」參與的事情,必定有人的慾望偏見夾雜到裡面。且道德根底是為了確保「人」的慾望,本就為了私的東西,我不認為能到真正完美的狀態。

要做到真正的純粹狀態,那首先就要拿掉慾望。那尷尬的是道德的根底就不存在了啊,我不想死的慾望、我不想被侵犯的慾望、我不想被侮辱的慾望等等這些慾望,才產生了互相約束的規則---道德。把慾望拿掉,那道德有什麼意義呢?

我真到了不喜不悲的狀態,他罵我打我我都不會有任何影響(心理上),那我要道德幹什麼呢?

可能上一段有人會說我,把公正和慾望弄混了。但是我認為真正的公正,就是需要沒有任何慾望下才能產生。

有些人可能又會跟我說宗教上的道德觀了,但是我一直不認為神仙有道德觀念。不是我說神仙不好,是神仙不會有人類道德的觀念。如果境界真到了無欲無念,不生不滅,萬事合道(所有的行為都是符合世界的規律)。

那神仙要道德幹嘛?我認為修煉的人追求的道德不是常人意義上的,是世界執行的規律,懂得規律,不去做「人」的行為(無為)。

5樓:0001

後天習得的是習慣或者是社會認知,而道德應該是基於人性,淺顯一點就是同情心同理心。

道德之所以被絕大多數人認可,並遵從,是因為它始於人性,它自帶公平性和對於他人的善意。

道德幾乎不用講解,不用落實到字面上,甚至不需要普及,人們就自己會根據內心產生的行為。

我們經常看到落後地區的無知村民,依然堅持樸素而善意的民風,人類之說以能存活下來,互相之間保持的善意是根本,不然人類很快就會互相殘殺而滅絕。

世界各地,我們發現我們有共同的道德標準,我們會為同樣的事情或憤慨,或感動。就算在古代,大家各自生活在各自的大陸,從沒見過,我們在相遇的時候,我們發現的道德思想和我們的價值觀,差距不大,而引導這一切的,就是我們內心的人性,也許是一種集體潛意識。也許只是因為同情心和共情。

6樓:黃文勇

道德與經驗有關係,更多應該是情感經歷的體驗呈現。道德是人類在實踐中的情感昇華,逐漸被約定俗成的認知。它被組織上公升為共同綱領或法律的形式,唯系著社會的平衡;也會隨社會的發展變化出現與發展不相一致的時候,就叫道德綁架。

7樓:Collapsar

道德並非單純基於先後天,也並非單純基於文化環境和受到的教育

從發展心理學來講,可能受到長期的潛移默化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也就是從遺傳上有一定借鑑意義,但廣義上的道德是流動的、非標準的,所以這是乙個暫時無法證偽的問題,社會很複雜並非只存有文化環境與教育,還涉及個體發展

上面說到了道德是流動的,道德有時代性,封建的道德就不一定是現在的道德,但封建的道德本身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是穩定社會制度、秩序的外化產物,放到今天也有可以借鑑的地方,但是很明顯,廣義的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不可能有相對,就像法律一樣,刑罰要有依據、有明確的手段才能保持效力。

我個人更傾向於將道德作為經濟學中充分利用以達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或者管理學中的最適解法,當然每個人內在的道德標準不一,所以說相對主義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道德肯定是基於後天的,因為作為乙個法學的外行人我覺得法應該是後天的.......

8樓:TONY的貓

道德有基於先驗的部分

如果沒有先驗的部分

亦或是通過先驗範疇的經驗

就還是會陷入主觀唯心或懷疑論的深淵

那麼「經驗」一詞也就無從談起了

人性先天的存在著某種道德的觀念

這種先天的感覺使道德哲學、法律成為可能

9樓:葡萄籽

我認為道德是基於經驗的,因為人經歷的一切都會影響你的道德感。

舉個例子,伱扶老人被訛,你將很大概率下次看到老人不會扶。你多次看到社會新聞,有人扶老人被訛,也會提高你不扶老人的概率。乙個經常佔小便宜成功的人和乙個經常佔小便宜反而吃虧的人相比,後者更有可能成為乙個更正直的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無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們終衍生出各種各樣的人格,這些人格的養成就來自於經驗,也就是每乙個人的經歷。

10樓:HeaiKun

道德應該是基於利害關係的!

因為評價是否道德,肯定不是他自己評價的,都是由別人來評價的!

做了一件損己利他的事,這是非常有道德的事。

做了一件利己利他的事,這是做了好事。

做了一件利己損他的事,這是缺德的事。

做了一件損己損他的事,除非有深仇大恨,不然就是傻子!

11樓:小董意難平

這是乙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先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吧!如果說道德是基於經驗的,那我們對周圍人不就是千人千面了嘛,我認為善良是與生俱來的,道德也可以從小培養,生活告訴每個人的關於道德的概念或許不一樣,但我認為道德和善良是分不開的,在帶有善良的種子在心中,道德觀念也應該不會差

12樓:大概是乙個人

是的,因為個人是短視且自私的(中性詞),很多做法從個人角度來看是對的,但是不利於種群進步和發展。

比如保護老人和小孩。從個人角度來看,青壯年在生存能力上要比老人和小孩強,危難之際儲存青壯年似乎是正確的選擇。但是人類發展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這種積累需要豐富的知識經驗庫和傳承人,老人就是經驗庫,小孩就是傳承人。

於是就形成了尊老愛幼,保護老人和小孩的道德。

還有乙個例子就是這次疫情下中美兩國的表現,有德和無德,好德和壞德的區別就很明顯了。只能說有歷史經驗沉澱的民族,在應對危機方面有充分的優勢。

所以道德的形成就是經驗的積累。大多數道德都是部分削弱個人利益,強化集體利益。捨棄短期利益,重視長遠利益。

13樓:過客

道德應該是基於個人在上學期間,個人的價值觀,還有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人或者事,從而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每個人的道德不盡相同。

14樓:不惑的人生觀

道德起源於從本能出發的簡單經驗,這些經驗首先形成了一些人們遵從的習俗,進而發展成為道德準則。但道德並不僅僅基於經驗,人類的意識活動在其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一些宗教、文化理論都會成為道德的依據,它們隨著社會的變遷也在進行自我調整。

而這些意識活動所形成的認知超越了簡單的經驗。

15樓:白晝

道德,何為道,何為德。個人認為道指道路、仁道;德指品德、德行。人一生下來就受到父母的影響,會模仿父母的為人處事方式,隨著年齡增長遇到的人越多眼界越高也會影響到乙個人的道德。

道德是基於經驗的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乙個人本來就是怎樣那就是怎樣的,時間的改變僅僅是細微變化,也許人的本性道德從一出生就決定好了,或許更早就決定好了。

16樓:陳霈川

首先得知道道德是什麼,如果分離法律這個硬標準,可以把道德歸結於正義,什麼是正義,正義是一種觀念,在我們心中給我們提供乙個參考,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但這些觀念是與生俱來的嗎? 事實上各參半,後天人為灌輸以及天生人格建立,既然是人為灌輸的,那也不是天生就來而是人類歷史一點點進化積累而來的。如果是人類一昧就知道強取豪奪,同類相殘,這樣的種族注定走向滅亡,唯有報團取暖,團結合作才能保持種族的延續,所以哪些殘暴的個體或,群體會在進化的道路上被滅亡,剩下的個體或群體會一直延續有利於族群延續的優點基因,然後會制定一些規則,來均衡種族利益分配,於似乎誕生了「正義」最後再把正義具象化就是所謂的「法律」。

而前著就是所謂的「道德」但不能更法律掛鉤。

17樓:彷彿在看雲

塑造遵紀守法講道德的社會環境比起混亂對國家而言可以大大降低統治理成本,而我們講道德的傳統也應該是先人千年來總結的正確的經驗。

18樓:哈默

先天後天並沒有區別

先天部分可以看成進化過程中寫在基因裡的行為模式或者社會規則這樣來看

跟後天並沒什麼區別

只要不理解成神秘主義的東西就好

回到問題,道德是先天後天多少都有的

19樓:nothing matter

道德的範圍很廣,有的基於經驗,是具體的人為設計,有的基於非經驗,是抽象的天然稟賦,其中基於經驗的道德也是建立在非經驗的道德基礎上。

第一,亞里斯多德將道德分為公民道德與善人道德。其中公民道德就是依據不同的職業經驗而具有相對性的倫理。相比而言,「善人」的道德則是無分於個體的特殊性,是普遍的,是「統歸於一種至善的品德」的。

第二,休謨則把道德分為自然的德性與人為的德性。例如同情、仁慈等基於人自然情緒而生的道德就是源於自然的德性,無賴於經驗,而正義等人為設計的道德則取決於不同個體與社會的經驗。

第三,康德把道德分為對自己的義務和對他人的義務。其中,對自己的義務包含如勇敢、進取、勤勉這種與他人利益關係無關的品德,因而無須與他人發生關係和經驗。而對他人的義務如誠信則由經驗決定。

莊子講「因是因非」,似乎世界不存在絕對的是非,然而當人們在是非中各執一詞時,恰恰體現了他們的心中都客觀存在乙個道德信念,這樣的道德存在是絕對的,形而上的,而經驗只不過是它的載體,由於載體不同而有差別罷了

20樓:青時節

什麼是道?魯迅的原話,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道是我們的先人們走出來的路,為什麼有的現在能看的見?有的看不見呢?

因為跟著走的人,會發現路的盡頭是什麼?不會吧,是泥潭,是攔路河,這種道你還會再走嗎?所以我們現在就有了乙個新的關於道路的詞,道德,他就是前人的經驗,後人走上去,心中踏實,那是父母給我們指明的康莊大道,同時他也規範了我們走路時的界限,因為道路的旁邊都是岔路,都是邪門歪道。

基於經驗 直觀的東西是嚴密的嗎?

張明宇 看見這問題,我就想起拓撲性質。怎麼說呢,拓撲空間還有相關概念的定義完全是抽象的,但是所展示出來的性質,恰恰是人所能想象到的。比如連通性。連通空間上的實值連續函式,其值域是區間,也就是線段。另外道路連通性蘊含連通性。等等。就題主所說的例子,是當然的。考慮兩個直線的解析式,這構成了乙個二元一次方...

道德的本質源頭是基於什麼開始?

小人物 這個問題在哈弗大學裡有講過,道德的源頭是基於人類和平為目地的,道德簡單來說就是遵循社會規律的行為準則,打個比方,假如所有人都認為用錢買東西是正確的,而突然有一天有乙個人說用石頭買東西是正確的,那麼可以說這個人不道德,罵人不對,犯法不對,因為這會導致擾亂社會秩序,而社會是以和平為發展為基礎的,...

道德評價是基於動機 結果,抑或是品質?

達維多夫 題主提到的這三種方式是常見的三種道德評價方式,可以稱之為 動機論 因果論和德性論。接下來具體闡述下這三種方式的特徵以及優缺點。1.動機論,主要是從實踐行為的動機著手,依據行為的動機來判斷行為本身是否違背道德。這種觀點非常常見,並且也很符合一般人的生活習慣。但是這種觀點的致命缺點在於動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