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能讀懂四大名著嗎?

時間 2021-05-06 12:13:33

1樓:wangzh

到二十歲再看四大,已經是太遲了。

錯過了發育期,你再吃什麼補劑都沒有辦法吸收。就和你的身高一樣,再怎麼努力,長高的機會已經錯過。

二十前你作什麼去了?看小時代啦還是迷上了天才毒妃之類的故事?

到了二十歲之後,你的口味已經定型。喝豆汁,喝羊湯,王致和臭豆腐就饅頭。

捨此之外,你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

乾紅加雪碧,愛情買賣與酒醉的蝴蝶。

2樓:嶽麓韶陽

瀉藥。鄙人讀名著其實很晚,到高中才算真正看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三部原著。《紅樓夢》除了中學課文,剩下的內容基本沒看過,倒是在大約一年前硬著頭皮看完了《東周列國志》和《儒林外史》。

題主問的是「24歲能否看懂四大名著」,其實「懂」和「不懂」並沒有硬性標準。但僅就鄙人的閱讀感受來說,如果您真的有時間,有精力也有興趣的話,名著既值得常讀,也值得細讀。

另外,對名著的理解並不是只與年齡有關,年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人的閱歷和認知水平,但也因人而異。鄙人就遇到過不少奇葩(畢竟水群多),有二三十歲還熱衷於低端陰謀論的;也有結婚生子了,還把網文評書設定當成事實來抬槓的。這些人往往也覺得自己很「懂」名著,但對鄙人而言,一直以這種方式去看名著,過於膚淺,沒什麼意義。

所以讀名著也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只要方法得當,那麼讀得越多,「懂」得自然也多。下面鄙人粗略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再者,如果要想讀懂名著,就不能閉門造車,僅侷限於原著,名著其實是一扇窗,推開窗後才是無限風光。如果您不滿足於讀懂名著本身的故事,還希望了解其背後的更多奧妙,那麼不妨多看看名家解讀名著的書籍,同時廣泛涉獵文史知識。當你有所涉獵並有所思考,必定能夠開闊眼界,提公升認知,對名著自然也就更「懂」了。

《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沈伯俊批評本:毛批本不用過多介紹,推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平裝本。沈伯俊先生是現代研究《三國演義》的大家,他的批評本在毛本的基礎上又修正了很多硬傷和BUG,讀老先生的評語也能令讀者受益匪淺。

《水滸傳》金批本,同樣推薦上海古籍平裝本,今人批評本還沒有特別好的版本。

《西遊記》張書紳批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黃周星批評本(中華書局)、今人李天飛注評本(中華書局)。李天飛注評本注釋詳盡,能夠解開普通讀者對西遊故事和人物原型的很多疑惑。

《紅樓夢》三家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脂硯齋評本(嶽麓書社)。這個也不多介紹了,鄙人入了還沒看[手動狗頭]。

不做專業研究,只想提公升認識增長見聞,看看這些其實也就足夠了。如果對其中哪一本特別感興趣再去看學術類研究解讀吧!

3樓:王不廢

二十歲太籠統。

王勃的二十歲能跟我的二十歲一樣嗎?

我二十歲就會用五筆輸入法了,王勃他會嗎?會嗎?會嗎?

對不起,我是吹牛的,我現在六十歲了都不會用五筆輸入法。

但是六十歲的我現在學會了用鼻涕吹泡泡,當然,王勃當年可能也會,而且可能六歲就會了。

哎!一聲嘆息。

4樓:笑傲蒼穹06

敢說讀懂了四大名著,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讀幾遍就懂了能稱為名著嗎?筆者從初中開始讀紅樓夢,到如今十幾年過去了,自己覺得讀了幾本書,紅樓夢,每幾年就讀一次,伴隨我的成長,閱歷見識的增加,每次閱讀的感受都不一樣,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經歷過了,才可能體會到作者字裡行間的心酸吧!

我是不太認同傳統的四大名著稱謂的,我心中的四大名著(如果非得是四個的話)應該是:紅樓夢,西遊記,金瓶梅,海上花列傳。

紅樓夢,不多說了,陪伴十幾年,讀過很多遍,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一部分。

西遊記,從動畫片開始,到電視劇集,到原書,原書是蘊含有很多智慧型的,也很辯證,以前在貼吧看過乙個分析西遊記的帖子,不完全贊同,但是很受益,如果不是對中國古代的文化存在瞭如指掌的話,很難讀懂它的很多描寫。本知友非常喜歡豬八戒這個藝術形象,不管是原著中還是影視作品中,豬八戒都是鮮活的存在,豬八戒是為自我而存在的。

金瓶梅,熟讀紅樓夢的讀者應該都有這樣直觀的感覺:紅樓夢的作者很受金瓶梅的影響,究竟誰走的更遠,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你喜歡讀紅樓夢,不妨再讀讀金瓶梅,不會讓你失望的,劉心武不是也研讀金瓶梅麼!紅樓夢的原著沒有結尾,續作總是不能使人滿意,讀讀金瓶梅,也許能體會一下紅樓夢的結尾可能是什麼樣子的。

另外,個人感覺金瓶梅要讀出點味道來,知識門檻和閱歷門檻都比較高。

海上花列傳,張愛玲推薦的,此書原來是江南蘇語(我也不是很懂呢)?為了普及張愛玲將其翻譯成普通話了,讀這本書的感覺,是很徹底!這是乙個社會的角落,存在過的形形色色的人等,彷彿又似曾相識,名副其實的文學經典。

三國演義就不會推薦給大家,該書把人物都臉譜化片面化了,不管是歷史還是生活,人都是多樣化存在的,如果不了解歷史的人以三國演義為真,其人生觀會有很大問題,該書把那個年代本該有的英雄事蹟都弱智化了。比如諸葛亮草船借箭舌戰群儒這類東西感覺真是個傻叉!我認為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看的話最好拿來和三國志一起看。

水滸傳,也不能算為名著,水滸傳有乙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嗜殺戮!以殺人為樂以殺人為榮,這是在任何社會形態下都不應該提倡的,作者對肆意妄為橫行殺戮的行為沒有做應有的批判,反而還略帶欣賞,實在應該反對!!

5樓:木山

其實很多東西很簡單,我們覺得深奧,只是我們自己想的太複雜罷了。比如《西遊記》,你認為他很簡單,不就是乙個師傅,三個徒弟上西天取經的故事嗎!那你不用到十九歲,你九歲就能讀懂。

你要是認為他很複雜,比如認為西遊是場陰謀,那你九十歲也讀不懂。

6樓:公尺飯

那要看你的閱讀能力,原著需要文言文功底,還要懂得歷史背景。重視閱讀的人,小學生就能讀懂四大名著的原著了。而閱讀能力差的,大學畢業也未必能讀懂。

7樓:楊志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突然想到,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你回答的時候要多想想作者是不是這樣想的」或者類似「做閱讀理解要盡可能跟答案一樣標準」事實上答案真的就只有這乙個嗎?事實上作者就算真的想的和18歲的年輕人不一樣又有何妨,四大名著作者都死了多少年了?不一樣時代的人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些新的感受或感悟才是真正對這個時代有價值的東西。

老人看書自然會代入自己的想法、代入自己的經歷,過於追求讓自己的觀點和別人齊平豈不是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如果老是揪著標準答案不放,我們也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了

8樓:「已登出」

能,但是不同年齡不同心境看的感悟會不一樣,要不然怎麼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呢。個人建議越早讀越好,年紀小的時候讀有時候反而會有很多新奇的角度,等到後面通讀多遍後,再結合小時候的閱讀體驗,會覺得很有意思。

9樓:一次就好

18歲怎麼可能讀懂紅樓。紅樓描寫的人性,複雜的社會關係,王熙鳳的手段,各個人物的背景、性格,精湛的文學技巧,乙個18歲的孩子怎麼可能明白。

「沒有人能夠續寫紅樓夢」 這部書的水平到了什麼地步

10樓:玩命bao交大

看懂不難,都是半文半白的,比文言文閱讀理解簡單多了。也就紅樓夢費勁。我初一看紅樓夢,那時候不通男女之事,對那些或明或暗的性描寫沒有概念,不過現在的孩子都有手機,應該都懂。

不過即使能知道劇情,深度理解還是有難度。這個理解是要結合閱歷,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從這個角度出發,三國演義應該是最簡單理解的。至少作者一直都在告訴你劉備一夥人的奮鬥,為大漢為天下蒼生。但是也就是有個概念,攜民渡江這種劇情就算知道也未必理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讀完都說劉備虛偽的原因。

水滸傳和紅樓夢更難。這兩部是對立作品,乙個講的富人的墮落,乙個是窮人的墮落,都是墮落,但是作者從來沒有對江湖或者社會有過特別的說明,基本都是平鋪直敘,靠事件推動劇情凸現主題。小時候最喜歡賈寶玉長得帥女生緣好不學習還有一堆歪理(尤其符合我這樣的差生),長大再讀才知道作為榮國府的新一代頂梁柱,寶玉(包括哥哥賈璉)承擔著家族在廟堂之上得以有一席之地,承擔著繼往開來,將家族發揚光大的使命。

衣來伸手的權利對應小小年紀不應該承擔的使命責任義務。而賈府男丁很顯然,沒有能挑起大樑。曹雪芹再怎麼誇寶玉聰穎,也沒法掩飾他的不負責與對家族的負面影響(當然責任不在乙個人身上)。

小時候看水滸傳宋江沒事就合計投降太鬧心,長大再看才知道這才是對兄弟負責的體現。大軍班師回朝,林沖武松不願追隨。這倆人和宋江有明顯的不同。

林沖是被上司欺壓,老婆被霸佔,自己被逼到忍無可忍;武松是有理難訴只能靠自己伸張正義。這倆人已經對宋庭不抱有一點希望,而宋江自己殺了媳婦,是主動選擇,當然也希望早日洗刷罪名,永遠在體制內。這些深層次的描寫,孩子很難看出來。

最後是西遊記,這部書看的少,沒法評價。而且這部書也是爭議最大的,不知道真的是內涵不斷的佛教道教之書,還是僅僅是拼湊出來的霸道Quattroporte(猴子)爽文,所以就不評價了。

11樓:夢想依舊

完全沒問題。

小弟初中二年級讀《三國演義》,彼時13歲左右,到16歲時已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約18歲四大名著其他三本全部讀完。

現在而立之年,《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仍然會偶爾翻一遍,從無厭倦。鐵桿三國愛好者,不僅僅是演義,《三國志》以及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都已看過,個人倍為推崇方北辰教授的幾本三國書,寫的極好。另有趙玉平教授的三國智慧型解讀系列,非常實用。

12樓:李靖巖

為什麼要讀懂?一本書能看進去,不討厭,還覺得好玩,不就可以了?讀懂的標準是什麼,讀懂了又有什麼好處?

帶著功利心去讀實用的書,沒有什麼。帶著功利心去讀無用之用的書,還不如不讀吧。

13樓:月光疾風

西遊記裡熱熱鬧鬧的打妖怪好懂,可裡面又是金公木母,又是黃婆奼女的,就比較不好理解了。

紅樓夢裡乙個乙個事件好懂,但是往往前面第六回的乙個事兒,和第三十四回的乙個事兒有關聯,第八回的一句話又和第六十九回某個事兒有關係,這個就比較難懂了。

14樓:心心子

「十八歲能讀懂四大名著「和「十八歲能讀四大名著」 是兩種概念。

別說18歲能不能讀懂四大名著,就算是28-38-48-58歲也未必能讀懂四大名著。

那些紅學家們研究紅樓夢十幾年,現在都還在讀,不能說他們沒讀懂,只是還有很多內容沒讀懂。

「讀懂」 是個很龐大的問題,你是指讀懂一部分內容啊?還是指讀懂四大名著其中的一本書的全部內容啊?

不過從問題來看:「十八歲能讀懂四大名著嗎?」 這個很難,因為在你看來你讀懂了的內容,別人卻不覺得是真理。

十八歲別說能讀懂四大名著,就是能把四大名著看個三四遍都是很厲害了。

四大名著排名如何?

庭中奇樹 個人從小看的是三國,三國自然不必說。讀了西遊覺得西遊也是光怪陸離十分有趣,再直到讀了紅樓,紅樓才是每乙個片段都寫的妙趣橫生,書皮都被我翻爛了。紅樓最高,剩下的感覺都不好排。 鴻海 四大名著排名有多種排法,側重點不同,排名就不同!個人認為排名應當按對社會的影響力大小來排名吧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

四大名著為何沒有金瓶梅?

小二郎 本來是有金瓶梅的,紅樓出現之前。但是奈何曹雪芹是大戶人家的孩子,寫出的東西也高階很多。賈家是官宦之家,西門慶家是商賈之家。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家境來看都是賈家更有品味一些,紅樓夢裡各種吃食不用說了,咱們別說吃過見過,很多聽都沒聽說過,金瓶梅裡西門慶小老婆們好像有一次一起燉了豬頭肉吃來著 再者金...

四大名著是什麼個順序?

白手為誰雄 名著們其實恰好是乙個國家各時期的縮影,聯絡起來猶如咬著自己尾巴的長蛇,如果非要選個蛇頭,那就三國吧,記述乙個國家倒下的最後時刻到重建乙個國家的最初時刻 三國之後便是紅樓,形象展現兩個國公府 參與重建國家的重要將領 怎樣一步步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唯一遺憾,後數十回遺失 紅樓是關於上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