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推薦讀四大名著,但是怎麼引導孩子讀呢?很迷茫?

時間 2021-05-30 07:42:59

1樓:

四大名著已成為必考書目,孩子不愛讀怎麼辦?

竇神攜四位北大、北師學霸名師,300期課程系統梳理原著、緊扣課內考點,助孩子輕鬆搞定四大名著。下方是5折優惠通道,立享折扣!

2樓:嘉陵江黃臘丁

為孩子成長計,閱讀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為過。閱讀既培養孩子思維,又為孩子提供知識背景。大量閱讀的孩子,大概率避開學習困難,且學習潛能,後勁十足。

孩子讀書了,讀書即字面意,大量地讀書,閱讀各種圖書。凡不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書籍,均可納入閱讀範圍。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總有一類圖書,與孩子好奇心契合。總有一類圖書,孩子閱讀後有收穫感,有愉悅感。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後,可根據孩子閱讀興趣點,誘導,暗示,孩子讀名著。

名著為時間,千千萬萬人員經長期篩選而出,為同類書籍中的精華,當然值得反覆研讀。

孩子易受暗示,親人陪著讀,到圖書館,新華書店讀,幾個小朋友一起讀,老師表揚下讀,都是不錯的辦法。

3樓:德芙絲滑滑

多大的孩子呀。其實四大名著對中學及以下的孩子是有點晦澀的。甚至成年人讀都很難讀進去。

你可以這樣,自己讀一讀,可以約孩子一起閱讀,每天問問他書中的一些情節,激發他的興趣。可以從西遊記先來,感覺孩子會比較喜歡這個

4樓:馬尾辮

來說一下我和我弟弟,文學素養相對於同時期的小朋友來說,都要高一些,這主要感謝我媽。

我爸媽管我們管的比較嚴格。我是比較滑頭不太聽話的那乙個,但我不會明著反抗,因為會被揍一頓(雖然是個姑娘,挨得打還是不少)。平時呆著自己的房間裡是不允許隨隨便便出來的。

那個房間,手機、電腦甚至連個鐘都沒有。只有我和我的作業,還有從小積累的課外書。上了初中後,更是被限制了自由。

寫完了作業,實在沒事兒幹,便把能看的書都看了一遍。書也不多,看完了就再看一遍。初一到初二,我基本上把我存的課外書都裡裡外外看了三遍。

期間為了應試,還背了幾個好的開頭結尾。我記得有一本書叫《時文選粹》,是本系列散文集,真的是「翻爛了」,哪篇文章在哪個地方講什麼事情,基本門清。一年多,我讀了小學五六年級共四冊的《新閱讀》、《巴黎聖母院》、《格蘭克船長的兒女》、《水滸》(家裡只有這些厚書,還有一本《愛的教育》恕我實在沒看下去,現在覺得,它是給大人看的)、兩大厚本《作文選》(一直以為「佚名」是個人,太能寫了,作者全是他!

)、數不清的雜誌(讀者,科苑,遼寧青年,少年大世界)等等等。甚至把路邊發的「兩姓雜誌」都看了。實在沒東西看,把卷子上的閱讀,練習冊上的閱讀都看了。

真是懷念那個時候,只要讓我不學習,我讀書看報還是可以的。那這樣廣泛的閱讀有什麼作用呢?作用就是,語文成績噌噌噌上來了。

150分的卷子考130多的時候不敢相信。因為以前考個100分都很高了。作文獲獎,詩歌獲獎,寫作水平到現在也是受益於當時的閱讀。

因為寫作還行,也算有了特長,有了標籤。多年後報了中文系。至於《紅樓夢》,大學的時候一位教授講得繪聲繪色,我還是看了很久堅持看完了。

這真是一本,讀的時候略微痛苦,時至今日回味無窮的好書。可以參照《中國古代文學史》進行閱讀。可以先讓孩子看點感興趣的,難啃的骨頭放在後面。

我弟弟,聽話的孩子,學習好,基本穩居第一。我媽被我不學習傷心後,期望全在弟弟身上。電視機別想了。

一次弟弟看電視被發現了,我媽給了兩嘴巴。我聽說了這件事情,也覺得有些過了。小孩哪有不偷看電視的?

但是弟弟很要強,從此之後,再也不偷看電視。還是那句話,實在悶得慌,咋辦,看書唄。他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剩下的滾瓜爛熟。

尤其是《水滸傳》,人物小傳說來就來,什麼時候什麼事,說得明明白白。我以前看過的書他全看了,我沒看過的(就是那本《愛的教育》),他也看了,語文比我還要好。我一直認為,閱讀是語文的基礎。

閱讀更是寫作的搖籃。長大後看書少了,看手機多了,我很懷念當初沒有電子產品,我媽管我的年代。媽媽,請再管我一次!

我媽:「算了,打了幾下現在還記得。」

嘿嘿,不記仇,忘了。

5樓:錄音機

這些書,可是全部都是有,消極黑暗的內容哦。

你們這些綿羊家長,真的敢拿這種虎狼之書,給孩子們看?

現在新推金庸,為什麼老是以郭靖為主。不言自明啊。

優先推薦《西遊記》,你要是不聽話,我就念緊箍(gu)咒哦。

實在是太搞笑了。這樣,我稍微透露一點,讓各位一窺名著的真實內涵。

比如,以另一邊的實力,他們怎麼能活著完成任務的?

比如,如何用最少的錢,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

比如,紅色藥丸和藍色藥丸,要吃哪顆?(既是問你,也是問孩子)

6樓:化學狂人

孩子小的話可以挑選章節來讀,關雲長刮骨療毒,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趙雲救少主,木牛流馬,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黛玉葬花等等,可以結合動畫片,小人書,自己繪畫等等來學習

7樓:mimimiaowu

其實我個人覺得四大名著不應該初中生必讀。大家應該都聽過:「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

這老話個人認為還是有點道理的,對四大名著了解越深越不覺得應該給孩子作為必讀的課外閱讀書籍。提高文學修養的話,詩詞歌賦和一些節選文言文都是很好的素材了。作為普通了解或個人愛好,可以像我們小時候那樣,看電視劇集或聽一些適合自己年齡層次的名家講座。

整套原著作為個人愛好自己選擇即可(禁止也沒必要,只是不推薦作為必讀書目,讀的話還是最好在三觀正確的師長引導下讀最好。當然,就算看了涉黃書也不見得會變壞,只是覺得沒必要過於要求青少年讀原著全集)。

8樓:老泥鰍

男孩先讀水滸傳,女孩先讀紅樓夢。

我建議哦,十歲以下不要讀原著,原著裡面有消極悲觀黑暗的東西,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十幾歲的時候可以讀原著。

9樓:開心媽媽

我剛好可以分享給你好幾個版本的四大名著,你可以試試。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閱讀水平,從畫多字少的漫畫書逐漸過度到畫少字多的原著。我孩子小時候看過很多版本四大名著,而且那時候還照著畫金陵十二釵,畫關羽張飛等人物,簡直太可愛了我都給她收藏著呢!

還有一部動畫片《三國演義》,每集20多分鐘吧,共52集,我們家從網路電視看了二十多遍了,依然喜歡,我們三個人都搶著說台詞,這也是學習之餘的樂趣。裡面的主題歌超級好聽,搜一下《夢在燃燒》!

10樓:久航伴學網

看什麼學段了,不一樣的學段,或者說不一樣的年齡對四大名著的理解層次不一樣。閱讀名著對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現狀作者的情感觀點都會有所了解,可以家長讀,然後找些有趣的故事情節當做小故事講給孩子聽,慢慢培養孩子的興趣,陪著孩子一起讀也不失為良策。家長的陪伴很重要

11樓:晶小晶

孩子幾年級呢?最好是從小學低段開始,先熟透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著故事或者看一些帶拼音的少年版名著故事,讓孩子對人物和情節有乙個大概的了解並產生一定的興趣。到小學四年級開始,可以先讀《三國演義》原著,注意閱讀方法:

不要糾結一些不會讀或者完全不懂的字,最好是藉著之前的淺顯了解聯絡上下文去猜讀,也可以跳讀。還有就是親子共讀,父母邊讀邊繪聲繪色地講,孩子聽,這也是為了培養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要孩子產生了閱讀興趣,後續你就不用操心了,他自己有時間就會開始讀了。(自家娃的實踐經驗)

12樓:說讀寫

讀四大名著對孩子的成長肯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但是因為四大名著都是用文言文寫的,雖然都不是很深奧的那種,孩子要完全讀明白也不容易。

我個人還覺得,適當借助影視,也是乙個讓孩子快速入門四大名著的乙個好方法。小時候,我就是因為看了動畫版的「西遊記」才喜歡上讀原著的,還看得津津有味。

13樓:語冰書堂·老廖

先挑簡單的,如水滸傳或者西遊記,給孩子看。孩子如果小,可以先選精彩的有英雄戰鬥或者鬥法等緊張情節的故事給孩子講。興趣最重要!

有興趣了,他們自己會去看。另外,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不建議看繪本,可以直接看原著。

14樓:祁語奇石

讀書要有個循序漸進,每個人閱讀理解能力不同,對書的選擇在同一時期亦不同。讀書是為了學習知識和心靈上等到快樂,如果為了任務而讀課外書,除了痛苦乏味而使人昏昏欲睡,實在是弊大於益,這樣不如不讀。我建議你問問孩子的想法和目前他喜歡讀什麼型別的書。

不如我就讀不進去外國長篇名著和古典名著,特別是四大名著,故事都知道,裡邊的用詞和現代人表達方式大相徑庭,實在是晦澀難懂。如果一定要我讀四大名著,我寧願看故事會和社科雜書。

15樓:阿初

對於比較難啃的必讀書目,可以制定閱讀計畫,規定每天讀的基本頁數,分期閱讀。

在讀的時候可以引導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做一下人物形象梳理。

也可以在讀的時候,輔助聽一聽網上的名著解讀。比如說大語文上關於這類必讀書的解讀。

16樓:白衣如墨

首先,我們需要思考一下,老師推薦孩子讀四大名著的目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一方面呢,那肯定是因為考試要考啦。四大名著的內容基本上都屬於語文文學常識,是中高考的必考點。其二,四大名著能一直流傳到今天,並且依然為現代人所喜愛,就足以證明它超強的可讀性。

其三,四大名著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密碼,它強大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可以說,不閱讀四大名著就不可能了解中國,了解中中國人,了解中國社會。

第二點,也是重點,那就是怎樣引導孩子閱讀呢?很簡單啊,答案就是家長

要引導孩子閱讀,家長自己就要閱讀。當然如果是家長和孩子一起讀,那就更好了。

1、家長和孩子一起讀,除了陪伴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及時的反饋

孩子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和疑惑,比如說某個生僻字的讀音,再比如說某個人物的心理轉變等等。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積極地和孩子一起面對和經歷這些疑惑和困難,並且可以嘗試去解決它。當然,在這裡家長的作用並不是一定要解決這些問題(問題可以交給老師),而是說我們不能放任那些困難不斷的累積,最終讓孩子的閱讀總是卡在某乙個地方,乃至放棄和厭惡。

2、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單純地閱讀不是重點,重點要放在讀完之後的交流上面。

有效的閱讀和學習,是缺少不了輸出這樣乙個過程的。孩子在讀完一本書的某一章或者是某乙個大的故事情節後,他所獲得的知識只是一些零散的資訊,不經過強化的話,是很容易遺忘的。而家長與孩子的交流就是一種強化,孩子會盡可能地把腦海中的零散資訊給組織起來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而這就是乙個輸出的過程。

輸出的方式也並不唯一,也可以寫讀書筆記或者是讀後感。

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就是要堅持。

讀書是天底下最昂貴的事情,因為我們為之付出的代價是時間和耐心,而這兩種東西卻偏偏又是我們最缺少的。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

四大名著排名如何?

庭中奇樹 個人從小看的是三國,三國自然不必說。讀了西遊覺得西遊也是光怪陸離十分有趣,再直到讀了紅樓,紅樓才是每乙個片段都寫的妙趣橫生,書皮都被我翻爛了。紅樓最高,剩下的感覺都不好排。 鴻海 四大名著排名有多種排法,側重點不同,排名就不同!個人認為排名應當按對社會的影響力大小來排名吧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

四大名著為何沒有金瓶梅?

小二郎 本來是有金瓶梅的,紅樓出現之前。但是奈何曹雪芹是大戶人家的孩子,寫出的東西也高階很多。賈家是官宦之家,西門慶家是商賈之家。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家境來看都是賈家更有品味一些,紅樓夢裡各種吃食不用說了,咱們別說吃過見過,很多聽都沒聽說過,金瓶梅裡西門慶小老婆們好像有一次一起燉了豬頭肉吃來著 再者金...

四大名著是什麼個順序?

白手為誰雄 名著們其實恰好是乙個國家各時期的縮影,聯絡起來猶如咬著自己尾巴的長蛇,如果非要選個蛇頭,那就三國吧,記述乙個國家倒下的最後時刻到重建乙個國家的最初時刻 三國之後便是紅樓,形象展現兩個國公府 參與重建國家的重要將領 怎樣一步步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唯一遺憾,後數十回遺失 紅樓是關於上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