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語言是多樣化的,那動物是否也存在語言差異呢

時間 2021-05-30 00:56:58

1樓:姚遠

鳥類這種可以大範圍遷徙的有明顯有口音,但是狗這種被不同的人類分開養大的動物,根本形不成語言體系。

另外,動物不需要表達複雜的概念,需要交流的意思都比較簡單,像貓狗的話聞聞屁股大概就明白對方啥心情,有沒有發情了,其實不咋需要語言。

2樓:

瀉藥。現生人類主要依靠語言傳達資訊,但動物,哪怕是人類近緣都不一定如此依賴於這種聲帶產生有規律震動的方式來傳達資訊。包括氣味在內的化學物質,超聲波,肢體語言,表現語言,以及人類還沒有發現的其他方式都有可能。

資訊傳達手段存在地域,種群,個體差異很自然,也符合進化邏輯。但具體到震動聲帶這一方式覆蓋的範圍內就不好說了。因為很多生物沒有聲帶。

3樓:寵物醫生

人演化中,語言極其特殊。分化出了許多語種方言,動物語言裡,也有地域性差異?

狗也有方言嘛?

人的身旁,狗身影相伴出現。和人一樣,狗語言裡音高、頻次和時間有各種含義,犬叫聲品種不同產生分化。

狗語總體是通用語。北極的阿拉斯加可以和蘇格蘭鬥牛犬相談甚歡。

狗不一定會有自己區域方言,卻會模仿自己主人口音。

狗會有地方性吠叫口音——東北和四川的狗,叫聲存在明顯差異。

狗未必會方言,狗能聽懂我們誇獎和斥責,聽懂說話語義/內容嗎?還是通過語氣/說話方式理解我們意思?

無論語氣如何,狗聽到誇獎時左腦活動活躍。狗具備從語氣分析語義能力。儘管狗很難掌握一門人類語言,但至少對於部分詞彙,狗的確在嘗試進行理解和翻譯。

狗找到了獨特辦法與人溝通上的欠缺。在漫長進化中,犬已能跟人通過眼神交流。

狗與你雙眸相對,人與狗大腦受到刺激並加快分泌催產素,這使得不同物種中的兩個個體很容易建立起情感紐帶。覺得狗像嬰兒一般可愛的時候,狗劫持人類大腦中母性結合機制,趨同進化結果。

狗被噴灑催產素後,狗注視主人時間變長,鏟屎官催產素水平也會因此而公升高。

「狗與人共存,熟練掌握與人建立關係的技能。人與狗的關係是獨一無二的關係。即便是狼,與狗最相似的動物,也不會表現出這類技能或是生理反應——就算是人類飼養的狼也不會。

長期與人一起生活,家養犬很難和同類一起,狼群團隊作戰能力蕩然無存,野狗身上也能發現類似退化。

狗已學會用其他方式獲得補償。更習慣利用人的力量解決問題。

狼會嘗試很多不同錯誤策略解決問題——打碎它,正面應對;當狗察覺難度時,他們往往會回頭找主人尋求幫助。

狗已失去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轉而傾向於選擇依賴於人與狗之間獨特合作。

4樓:小雲哥哥

正如其他回答一樣,動物的交流方式很可能也是存在差異的。

2023年,我在日本京都參加了乙個學術會議。上古漢語白沙系統[1]的作者之一,沙加爾也在,並做了乙個主旨演講,介紹他的團隊在PNAS上發表的有關漢藏語系起源的文章[2](但這個不重要,只是植入廣告)。在會議茶歇期間,我跟沙加爾坐在京都大學校園內聊天。

這時天上飛過幾隻烏鴉,「啊,啊,啊」地叫著。沙加爾說:「你注意了嗎,日本的烏鴉跟法國的烏鴉叫法不一樣!

」然後,他就開始學法國的烏鴉叫,又學日本的烏鴉叫。經他這麼一學,我發現還真的不一樣。

這篇文章是Roach et al (2017)發表在The Auk上的[3],研究了隱士夜鶇(Catharus guttatus)的鳴唱結構(song structure),並發現美國東西部的隱士夜鶇鳴唱的結構有著顯著的區別。

隱士夜鶇

研究者們錄製了101個鳴唱錄音,並把錄音按地理區域分成三類,北部、西部低地和西部山區。當然,他們對每只隱士夜鶇的亞種也做了詳細的記錄。

處理好錄音以後,研究者就對鳴唱錄音的聲譜圖進行研究。他們分析了八個變數:

前奏起始頻率(FI1)

前奏結束頻率(FI2)

前奏起始頻率和結束頻率的差(FIΔ)

前奏之後的最大能量所在的頻率(FPPeak)

前奏之後的最小能量所在的頻率(FPMin)

前奏之後的頻寬(FPBand)

前奏的時長

前奏後的時長

如圖所示:

實驗結果如下圖,選取了每乙個地區的一些亞種的有代表性的鳴唱模式:

原來,北部的隱士夜鶇的前奏的頻率頻率不一,FI1在1700-5000Hz之間,而西部低地在4000-5500Hz,西部山區的則在3000-4000Hz。前奏起始和結束的頻率差最大的是西部低地的隱士夜鶇,而北部的頻率差則最小。具體資料可以看下表:

研究者還做了乙個區別功能分析(Discrminant function analysis),分析結果發現,三個地理區域的隱士夜鶇的鳴唱結構有著顯著的區別,北部和西部低地的隱士夜鶇稍微接近,而西部山區的則更加不同。如下圖所示。

隱士夜鶇的鳴唱結構也許跟海拔高度和居住環境有關。高海拔地區,由於樹木稀少,地勢開闊,很可能因此造就了更高頻率的前奏,這一結論跟過去對其它品種的鳥類的觀察一致。低頻率的前奏則更集中在美國西部的地中海森林一帶,可能因為高頻率的聲音會被環境聲(如雨聲)所干擾。

5樓:kmc

美國哪有金絲猴?北美缺乏靈長類動物。

動物的方言主要體現在大體型群居動物之中,太平洋、大西洋的藍鯨群之間存在方言現象,不僅是兩大洋之間,同個大洋之內不同鯨群間也存在方言差異。

陸地上,非洲象的群體間有方言差異。

這是較顯著的例子。

小體型動物間,則不那麼顯著,但只要是群居的,發聲音調豐富的,也會存在較細微的方言差異。

比如鳥類,差異就細微又豐富。

其他的犬科、貓科、靈長類等動物,結群豐富時也觀察到過類似現象。

6樓:CHPS

我記得之前我在那個文章裡談到過這個話題。你說得是對得,我們在上大學得時候做過這種實驗,以鳥類為主要實驗物件。大致方法啊,美國烏鴉得報警聲音,和發現食物得聲音,拿到西班牙做實驗,和拿到中國做實驗,中國和西班牙得烏鴉聽不懂。

類似同樣還用了別得種類得鳥類做實驗,結論一樣。最後說明每個地區得同一種類動物也存在語言差異,類似咱們說得地方話。互相之間交流會存在問題,或者幾乎無法交流。

語言的多樣化在未來的人類進步中會被逐漸淘汰嗎?

模因論 會語言的生存依賴於社會圈子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會發展出一種適應高智商思維的語言體系終極語言 Froda語 小雲哥哥 也許可以通過乙個案例來了解這個問題。3000多年前,亞平寧半島中部有乙個部落,叫拉丁人。他們的土地很小,遠遠不及它們的鄰居翁布里亞和伊特拉斯坎文明的領土。後來呢,這個部落的民...

人類是如何了解動物類的語言的?

全力的一度狐 沒有責任但有動機。且正在轟轟烈烈得進行,並小有所成。人類希望具備有限且可控智慧型的其他物種來幫助自身分擔一部分勞動。對狗和其他一些動物的馴化都是出於這樣的目的。然而人類意義上的智慧型作為一種非主流的生存解決方案,在生物界並沒有廣泛的應用基礎。因此人類在動物身上收穫的成果有限。畢竟,人類...

如果人類是純肉食動物或純素食動物,人類文明會是什麼樣的?

快樂吃手手 人類文明倒是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若果人是純食肉動物世界上的植物種類和數量會少很多,原本除了食用沒別的其他作用的植物有可能被當成 害草 都除掉了,或者被人類擠占了生存空間 用來造房子或者養動物 最後滅絕了。同理如果人是純食草動物也是一樣的。總之,地球上不被人類需要的東西下場都挺慘。 天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