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初學者如何練好蘭亭序?

時間 2021-05-29 23:01:39

1樓:寵愛

忍不住也來找批評,臨第一遍,自我感覺還有那麼點味道

我個人認為作為愛好,不用想那麼多,又不打算用這個謀生,寫什麼自己開心就好,寫的多了,總會有進步吧,或許我得理解不對

2樓:好菇涼

疫情呆家裡,沒事幹。完整練完了一遍王羲之的聖教序,就著手蘭亭序。有聖教序的底子再來練蘭亭序,會稍微有基礎一些。

一來就上手蘭亭序,還真的hold不住。下圖第一遍完整的蘭亭序。

3樓:hqx

第一張跟著陳忠建寫的,第二張跟著陳國昭寫的 。我是17年底開始學寫毛筆字,零基礎,在網上看教程自學。最開始寫九成宮,然後聖教序和多寶塔,蘭亭寫了四個月,開始背臨,有難度,很猶豫要不要繼續……

4樓:好呢

初學者臨蘭亭序這是找死的行為,你知道蘭亭序在書法界的用處是什麼嗎?蘭亭序是給學書法多年的人晉級用的字帖,初學者學蘭亭序只會走火入魔,因為蘭亭序裡面的每乙個字的行氣和結構都非常複雜,初級的功力很難把握,久而久之容易養成虛筆這種不好的習慣,所以初學者不推薦你學蘭亭,建議從集王聖教序開始入手,如果你是新手,而你的老師推薦你寫蘭亭序,那麼我建議你離開他吧,這種書法老師根本就不靠譜。

5樓:時不利兮騅不逝

小學的時候練過三年的樂毅論,後面因為上學也就暫時擱置了,大學有幸跟著學校的老師上了一學期選修,所以寫了上面這幅作業,雖然還有很大提公升空間,不過寫得自己也算滿意吧~

6樓:tangge

我是先有一點楷書隸書基礎之後臨的蘭亭。在臨摹時切忌隨心所欲,要有耐心,我最開始臨是在初中畢業,那時單字大小只能做到3*3左右,故而臨完整幅作品尺寸大小是原作的兩到三倍那麼大,並且完全沒有蘭亭的精氣形,而後高中沒有臨摹,高中畢業再次臨摹,可能是心智長了,臨摹的字型大小雖然還是偏大,但形稍微有了一些,之後大學四年偶爾寫寫字,這段時間有空閒,又開始臨摹,下圖是最近臨摹作品,尺寸和原作尺寸不相上下。我不是書法行家,只是書法愛好者,個人感覺剛開始臨摹要注意形,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寫,要一筆一畫模仿,臨摹四五次之後,加快書寫速度,力求其中的精氣神。

一般來說我是通臨,現在如果粗臨的話,一遍需要2.5小時左右,精臨的話需要4到5個小時。

7樓:Turbine

從逐字到逐行再到通篇臨摹,注意每個字筆畫輕重的變化,且蘭亭通篇的特點是前松後緊,前楷後行草,總的來說不要急於下筆,一定要把握細節。

8樓:長橋

初學者月蘭亭序,害苦很多人。

初學者第乙個被「害」的地方就是學了蘭亭序徹底不知道藏鋒是何物了。

初學者應該先學隸書或篆書。把藏鋒筆法變成下意識。此後再臨蘭亭序,就理解王羲之的筆鋒為什麼如此如彼了。

乙個不懂得藏鋒的書法者,一輩子都是外行。

9樓:覺斯門下走狗

初學行書不建議直接上手蘭亭。蘭亭序筆法精妙,沒有積累一定的功夫是不可能真正體悟的,反而會因為一味追求形而走偏。行書打底子的帖建議從趙松雪或者公尺南宮練起。

他倆是把王羲之吃透了從不同方向吐出來的神人,但各自都只反映了王羲之書法的乙個方面並將其發揚。所以先拿這倆作為底子,再練蘭亭,會有更多想法。

10樓:浮木

曬一下前兩天的通臨,這是我第一次通臨。沒在蘭亭序上下過多少功夫。之前斷斷續續,零零散散臨過一些片段。

在書法史上,蘭亭序無疑是至尊地位。但如果你是初學者,蘭亭是你無法駕馭的。

蘭亭之美,更多在意趣,你會發現單字拿出來都不怎麼好看,但組合起來怎麼就這麼美!因為它超越了「形」。

初學者,還是要從「形」開始練。

本人從小學書,練過顏真卿。後來不練了,大學畢業後又撿起來,練過魏碑,行書就是聖教序寫得比較多。

唐楷練用筆,魏碑練結字。這些都是基本功。當然隸書也可以。學行書,聖教序你繞不過。

等你技巧日益純熟,下筆自如。再去臨蘭亭序就會覺得so easy。

11樓:黃昊

三歲的楊過如何練好九陰真經,逆轉經脈那種。

開個玩笑,當年我也想過直接寫蘭亭,後來發現自己運筆結構都一塌糊塗,然後開始寫歐,老老實實寫右點撇點懸針垂露,現在也不敢妄言自己入了歐的門,算是走了很長一段彎路。

不過寫字這事,不圖修身養性,就為個自得其樂,怎麼寫都行,初學想寫好蘭亭,沒什麼訣竅吧,大概就是一遍一遍寫。加油。

廢話連篇,不喜請摺疊。

12樓:一荼荼

初學不學蘭亭序,甚至不學行書,要先用楷書打基礎,一是為了加強筆力,二是為了加強結構。楷書有了基礎再學行書,注意一點就是,行書與楷書的學習在方圓筆上要保持統一,也就是楷書學方筆型的行書也要學方筆型的,不然會很彆扭。蘭亭序是以上都做好以後才能學的,沒個時間可不行

13樓:魚翅定一

好吧,作為乙個從小被老爹按在家裡練書法的人路過回答一下。題主問如何練好蘭亭序,以我目前的情況來看。沒啥捷徑可走,就是不停的練。

但是!如果你是真的想把它學精的話,不要從頭寫到尾。因為你會發現非!

常!費!神!

那麼怎麼辦呢~把一張蘭亭序分割每份分三到四列,每次就只練那三列。作為初學者,不建議你上來直接臨摹,最好可以描!去搞乙個你認為合適大小的彩印版本蘭亭序(可以是長卷,也可以是裁剪好的一段一段的)放在玻璃板上鋪上宣紙,底下墊燈源(ps:

個人建議日光燈)然後進行描(小竅門:描紅時可從左至右,這樣就不會弄髒袖子)。注意,你現在要做的不是像批量任務一樣不停的刷宣紙,這樣毫無用處。

你需要再拿乙個放大版的字帖。仔細研究它的起筆、落筆、粗細,都要拿捏的十分準確,再在宣紙上落筆開幹。雖然蘭亭序是行書,但是,作為初學者切勿操之過急,請慢慢寫,理解每乙個字,每一筆。

請不斷重複我上述所說的方法進行練習,等到你練了大概20多張(整張)的時候去嘗試一下臨摹。這時候你的腦海中肯定會有對這幅字的理解,以及印象,包括它的位置,輕重緩急,帶著這些東西,去完成一幅。你寫完以後肯定會發現,臥槽!

老子這寫的是什麼玩意,醜炸了,大兄弟,這已經很好了。這時,拿著臨摹的和你往日描紅的進行對比,相信你馬上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沒關係,帶著這些不足去原帖中尋找答案。

其實書法這種東西自學還真挺難的,如果我爸不是書法家我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和它有交集。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有乙個經驗老道的老師在你一旁看著,教你筆法,幫你改正,你的進步和沒有老師比真的是飛速的!哈哈,跑題啦。

題主有啥不懂得可以問我,我不懂我去問我家大boss。

ps:上一張自己寫的。

就醬紫。

請問一下聖教序和蘭亭序有什麼不同?初學者適合練哪個?謝謝!

大恐龍618書畫定 首先學行書以前要先學楷書,並且基礎要好。行書中當屬蘭亭序最好。個人覺得行書初學者先學趙孟頫的行書較好,原因如下 趙孟頫的行書源於蘭亭序,筆法極相似,趙體行書學起來容易些。蘭亭序的筆法非常難,初學者不易掌握。趙體有一定基礎後再學蘭亭較好。聖教序是懷仁集王羲之所有行書中經典字型而成,...

新手如何正確的臨寫蘭亭序?

玉 奇 聽我一言,花兩年時間系統臨摹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你在試試臨 蘭亭序 祭侄文稿 和 寒食帖 等,系統學習大王筆法。最近臨作,請指正 可以可以嗎 本人並沒有專門學過二王,寫的不好輕噴 王羲之的書法就像是九陰真經,其後出名的主流書法大多與它有聯絡。學起來自然有很多奧義hhh 建議還是從用筆學起,...

初學者怎樣判斷書法作品水平?

Brant 把二玄社的中國法書選看一遍。基本上該見過的書體就都見過了。中國書法最早大篆小篆,下來兩漢隸書,再往後是晉魏唐二王一脈和學習二王一脈自己發展的。把這三條主要脈絡把握住,追本溯源書法作品的好壞就能比較出來了。 桐微 對比古貼,對於別人寫的正楷或者行楷來說,看每橫每豎彼此的位置,看筆畫,看頓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