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蘇格拉底所說的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

時間 2021-05-14 08:47:06

1樓:菜市場裡的南瓜

這個觀點有很多種說法: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我只能知道我在思考這件事,其它的都是無法確定的」。

康德:「我們只能認識物自體在時空中的樣子,無法認知其本身」。

費希特:「知識靠不被理解的東西進行的永遠不被理解的發展過程」,即作為歷史學的物件的人類社會史」

道德經:知不知,上。

2樓:拉斯柯爾尼科夫

底下的回答看的我有點蒙

我記得這句話是蘇格拉底在為自己辯護時(Apology)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開脫所講的一句話:他追問政治家什麼是正義,詩人什麼是美,祭祀什麼事虔誠,而他們都無法給他乙個最完整和抽象的解釋這個概念的回答,卻聲稱自己對這些概念很懂。蘇格拉底自己也同樣無法給出乙個最好的答案(其實也許他可以,但是他在所有對話裡基本只負責反駁/結構(除了理想國),這就是所謂的蘇式諷刺),但他很誠實,承認自己無知,所以他認為自己比這些聲稱自己很懂的人高明,這就是所謂無知之知。

就這麼簡單。

3樓:加拿大哲學系瘋子

哈哈,瘋子又來啦。

我認為這句話就乙個「場合用語」而已,只是在「表意」。

完全沒有必要用邏輯來分析。因為當年蘇格拉底說出這句話的場合就不是乙個嚴格的邏輯辯論的場合,場合不一樣,要求也就不一樣。因為對面「不講道理」,那就大家一起不講道理咯。

所以沒必要說它是個詭辯或悖論。

4樓:

這玩意兒有個專屬名稱叫「蘇格拉底悖論」,與其先用邏輯學來解釋不如先看看他說這句話的語境,他是跟別人辯論後認為自己唯一清楚的就是很清楚自己是無知的

Plat. Apol. 21d

(試譯:他很聰明,但並非如此,結果我變得討厭他和許多當事人,因此當我離開之時我尋思「我比他要聰明。因為我和他都並非真的知道何為良好,但這人覺得他自個兒什麼時候都不知道,而我一無所知,也不會這麼去思考,那麼我似乎比他要聰明得多,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從他那兒我去了另乙個有名氣的人)

之後還有個衍生版本叫「Liar paradox」(說謊者悖論),其實就是乙個基於Principle of bivalence推導的邏輯矛盾,乙個很明顯的self-reference啦

5樓:供給雅典娜的蘋果

說這句話是詭辯的,可能並不理解蘇格拉底的語境。就語言形式看,「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句話確實涉及乙個指涉問題,和說謊者悖論很相似——但如果語言的功能並非僅僅如此。舉例來說:

當有人問你:「你為什麼不願意改變自己適應流俗?」你回答說:

「我就是我啊!」那些說這句話是詭辯的,似乎陷入一些基礎的邏輯學知識裡太深了(考慮讀一下維根斯坦???)

承認自己的無知,是蘇格拉底認為自己同其他「聰明人」最大的區別,是對神諭的回應。有人曾問「誰是最聰明的人」,得到德爾斐神諭的回答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自己並不覺得如此,但他又不相信神是錯的,因此向許多世人公認是聰明人的人問問題,發現他們並不如傳聞中那樣聰明。

因此他自己得到的結論就是,自己比其他人聰明,乃是由於自己知曉自己的無知。

6樓:草芥

簡單來說就是蘇格拉底知道什麼是他知道的什麼是他不知道的。當然,這聽起來似乎是句廢話,其實不然,仔細想想,多少人都在好為人師,他們以為自己什麼都清楚,其實自己的解答在智者面前只能是貽笑大方。

能對自己認知範圍劃界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了不起的,越是厲害的人越是知道自己的認知範圍,只有真正的蠢材才會認為自己無所不知。

7樓:macy幻火斯丹

這應該是蘇格拉底的一種態度

這種話自然無從字面意思理解,需要背景支撐,蘇格拉底說這話的時代和為什麼這麼說

蘇格拉底用反詰法尋找真理。就是如果你說我知道,代表你能講出道理

例如,你如果是士兵,說要勇敢,代表你知道什麼是勇敢,那麼蘇就會請你解釋。他聽後,會反覆追問,因為很多解釋都是舉例子,而沒有說出勇敢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所以他會說如果最有經驗的人都說不清道不明,代表我們其實不知道,也就有了追問的理由。並且應該是有,不然你就無法擁有對某種概念的共識,也就變成語言無法表達。有沒有結論不是最最關鍵,蘇強調方法,先承認自己不知道,再通過使用這種正反方的反詰法,來趨近真理。

還有就是從知識本身來理解

圓的面積大小代表知識的多少,圓的面積越大接觸的外界也越大,如此你不知道的東西也越多。也就沒法那麼自信的說我知道了,只能謙虛。

8樓:

基本同意阿胡拉瑪茲達同學的答覆,我想再補充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蘇格拉底,作為乙個論辯高手,自然是知道如何去論辯,如果設定陷阱,讓對方掉坑。所以這個起點就是乙個別人無法攻擊的起點,因為這個起點就包含了自己對自己的否定。

所以這樣乙個廢話,乙個自己否定自己的東西,就確保了蘇格拉底論辯立於不敗之地。

懷疑主義同詭辯論的區別是不一樣的,這個區別是,懷疑主義最後是要提出自己的觀點。懷疑只是一種方法,或者只是一種工具,構成過程,但不構成目的。詭辯的目的就是懷疑,懷疑就是目的,他不立論,因為他知道,你立論必然被懷疑,被打破。

所以詭辯派只有乙個作為—破壞。

蘇格拉底這樣的論證,和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是存在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是從乙個確定的起點,開始推論。

蘇格拉底之所以不是詭辯,只是因為他只是把懷疑當做工具,當做乙個過程,他想通過這個過程導向乙個結果,譬如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崇高。希望得出乙個確定的規定性,而不是一味地反對,這個就不是一般的懷疑論者所能達到的。

所以,黑格爾說他的方法是辯證法,而不是詭辯,道理就在這裡。

9樓:斯卡布羅集市精靈

孩童時代,啥都不懂,經常問為什麼?隨著漸漸長大開始學習,知道的東西多了,不知道的東西呢更多了!對於乙個熱愛學習的人來說,學的越多越感覺自己無知,自己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看看圖書館,我們讀過的書有多少呢?沒讀過的書數不勝數。

10樓:步社行悟

作為乙個哲學愛好者我簡單的說說你當個參考吧。

解釋這個觀點的話應該往後看,看看引發了何種哲學論域。首先我認為對於這個表達最為直接的就是他的徒孫亞里斯多德:求知是人的本能。

因為自認無知所以蘇格拉底對外在的事物充滿了求知慾望,渴望交流來確定模糊不知的美德,而無法確信的知道經過之後的哲學歷程也演化為懷疑主義,並直接激發了康德的先驗觀以及之後知識論的開端,所以蘇格拉底的無知好似芝諾的圓呀。

11樓:康熹

乙個人能夠做到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是一種打破舊有認知,胸懷足夠開啟去接納的狀態,接納人和事的多變性,看待事物更客觀,更立體。

12樓:七重夢境

這句話實際引用了絕對化。這句話是一句詩歌一樣表達情緒的句子,不是乙個邏輯嚴密的句子。在絕對話的情況下,你確實不能舉到乙個你絕對知道的例子。但我不否認絕對化的存在。

如何理解蘇格拉底的「無知之知」?

淵魚 在柏拉圖 申辯篇 中蘇格拉底對第一組指控的申辯中有關 無知之知 的主要段落 蘇格拉底對第二組指控的申辯中有關無知之知的主要段落 申辯篇 的副標題是 倫理的 柏拉圖筆下蘇格拉底的申辯主要引導向一種對其倫理學的闡述,即,什麼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蘇格拉底先就什麼是智慧型做出了申辯。在其中他通過說明各...

如何理解「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能夠得出普遍公認的命題知識無從保證其真理性?

老楊 這個才是真正的認識的精髓,是古希臘的精髓。什麼是認識,我們常常樸素地認為是得到客觀物件自己本身的東西 如規律 但是古希臘的對認識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他們理解到認識是用我們的主觀的思想去解釋客觀。用觀念去解釋客觀。認識得到的知識,不是客觀本身的東西,而是我們自己的觀念。知識最首要的是符合我們主觀的...

尼采究竟是如何看待蘇格拉底的?

希帕蒂婭 考夫曼的書嗎,這裡還有一本其它作者的Nietzsche s View of Socrates 尼采眼中的蘇格拉底 感覺涉及到的面還挺全的 Kvertia 尼采寫 悲劇的誕生 時並不懂得蘇格拉底。當時提出的阿波羅與狄俄尼索斯型別論雖然有所洞見,但缺失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阿里阿徳涅 的線索。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