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孟子的「仁政」?

時間 2021-05-13 02:24:54

1樓:言峰羅本

這個問題還是不能囿於一般的道德準則,從本質上講就很明白了。

孟子那一套嘴上仁義道德就算呈現出再多的仁義光輝,其本質也只有乙個,那就是千方百計的勸統治者「減速」,讓反動派不那麼反動。這自始至終都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之上,而在根本的階級立場上對「勞力者」懷著無限的鄙夷。

而法家諸位「小人」的各種言論用今天的道德標準看可以說是罪大惡極,但其本質也很簡單,那就是千方百計的讓統治者「加速」到大一統王朝,然而在他們這個計畫中的「加速」之外卻又出現了計畫外的「加速」成果,直接加速到了大澤鄉的暴雨夜,摧毀了古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封建結構,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刻在了這個民族的血脈之中........

所以從民族的立場來講,我們要感謝激進加速出大一統的法家,而不是保守的孟子。

從階級的立場來講,我們更要感謝加速激化也簡化了各種社會矛盾培養出中國庶民反抗性的法家諸位小人,而不是千方百計要幫統治者減速並試圖培養精神封建主的孔孟。

2樓:沐見清

簡單點說吧,孟子的仁政就是民本。

可是孟子有一點沒明白,民本不可以只以民為本,不然恰恰是最大的虐民。

民本需要保護,來自軍隊的保護,可是孟子輕視武力。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也就是說需要法則來學術民,不然就會亂。為什麼民眾會亂?因為逐利。孟子要求人不談利,現實嗎?

不談其他只談仁,本身就是不仁。

且民可與樂成,不可與慮始。你以他為本他反而不領情呢。

3樓:馬爾斯

仁政=維穩。

孟子那套在戰國一點用沒有,在承平年代,有助於維穩,也僅此而已,沒有其他任何作用。

在治國上,談仁政不仁政,道德不道德,這本就是可笑的事情。

封建王朝,老百姓什麼情況下會造反,武將怎樣會用命,應該給文官怎樣的導向等等,這些事情和仁政道德的關係,就是月亮和星星的關係,離的不知道有多遠,乙個是正正經經的人文科學的事情,乙個是模糊的不可言說的事情。

誰要是完全以仁政為原則去治國,恐怕就跟宋襄公一樣,還沒怎麼開始,就被不仁政的敵國打敗了。

我大秦乙個耕戰體系,建立起最早的軍國主義,吊打關東六國,管你仁政不仁政,道德不道德。

4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仁政是一種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從孔子的「仁學」繼承發展而來。是孟子學說中的「仁政」、「民本」思想、「性善論」等政治理想之一。

"仁政"這種儒家思想在它誕生之後的很多個朝代中都作為統治者的思想。這種思想主要宣揚「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理論。

在當代的哲學研究中,這種思想還是具有先進性,時代性。

5樓:

孟子的「仁政」倒是比較具體的,孟子向不同國君的建議內容有:

1 按農林漁規律調整生產,種桑養畜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2.推行禮制教育 (謹詳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3.井田制度(方裡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

4.開放王室獵場(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5.君主帶頭做榜樣(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孟子有福利國家的思想,講求人道主義,憎惡戰爭(善戰者服上刑)。

但是,他過高的估計了「仁政」的力量(到處宣傳七十里王天下),又缺乏外交的知識。

外交方面他有重大的失策:

孟子反感國家之間的聯盟(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他對國家關係缺乏處理能力(「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

他肆無忌憚的宣傳「仁政」的好處是「王天下」,宣揚湯武實行仁政後當天子的好處,這點上,他失去了原則性,以臣伐君,以國伐國,本身就是違反禮制,仁治的。

孟子的仁政,目的是顛覆國家間秩序,統治鄰國,大國豈能容忍?

所以萬章問: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則如之何?

高大上的仁政,已經成為國際間的不安定因素了。孟子四處勸人行仁政,卻無法對付因此帶來的戰爭危機。他只能犟嘴說:天時不如地理,地利不如人和--之類的話。

幸好他的仁政沒人理,否則必然禍國殃民,因為他的目標是」王天下「,他還輕率的說」七年之內,必為政於天下「

說的好聽,七年之內,鄰國不臣服,難道就要強行征服嗎?

恐怖的是,孟子可能正是這麼想的。

齊宣王想要王天下,但是王天下的乙個阻礙是式微的周天子,周天子不肯讓位怎麼辦呢?

齊宣王問孟子:武王伐紂,以臣弒君,可否? 孟子回答: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好個掩耳盜鈴之策,透出了無限殺氣。

後人譏諷孟軻」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問魏齊?「 少不得是以下犯上,以臣弒君,孟子都把宣傳口號給寫出來了。

從這點看,滿口仁政,民重君輕的孟子,他的另一面是乙個不成功的戰爭販子。

他的仁政危險性極大,不值得實行。弄不好就是亡國滅族。

孟子說,墨翟楊朱是禽獸。如何理解孟子說的

無心道人無恥之徒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 孝道文化 這保證了中華民族的5000年以來可持續的發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5000年來,中華民族的祖先傳授給後代的唯一法則。因此,才有了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的體系,以及中國文化的傳統的哲學思想的延續。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區,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願...

如何理解孟子「性善論」的善?

瀧月 孟子 約西元前372 西元前289,名柯,戰國中期魯國鄒人,生於貴族家庭,父親早逝,據說孟母為教其子,曾三遷其居,昔孟母,擇鄰處 和 子不學,斷機杼 的故事廣為流傳。說起孟子,通常和孔子連用,被人說為孔孟,然而孟子其實並不是孔子的學生,他是孔子之孫 子思的門徒。一生崇拜孔子,曾自稱 乃所願,則...

如何評價孟子?

趙馨 在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後,由他所創立的 儒家學說 經由孟子的繼承與發展而變得更加得豐富系統,終於長成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一 孟子繼承了孔子 仁 的學說而又有較大發展 孟子之 仁 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他主張通過施行 仁政 去統一天下,孟子認為 仁政 的核心是 保民 他提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