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墨翟楊朱是禽獸。如何理解孟子說的

時間 2021-05-10 18:45:29

1樓:無心道人無恥之徒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孝道文化』,這保證了中華民族的2023年以來可持續的發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2023年來,中華民族的祖先傳授給後代的唯一法則。因此,才有了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的體系,以及中國文化的傳統的哲學思想的延續。

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區,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乙個佛學的問題,而不是現實世界的社會學的問題。

故而,孟子說,墨翟楊朱是禽獸。

因為墨翟楊朱,否定人類孝道文化,而強調個人主義的任性的發展。

2樓:徙竹散人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個世界也就安寧了,因為沒人會佔別人便宜,而墨子主張只為別人。

二人的主張是同一件事,只是說得角度不同。至於禽獸,還是看看古代官服上繡得都是什麼再說吧,都是衣冠禽獸。

3樓:林下

老匹夫口嗨罵人罷了,他自己編的書裡這類罵人的話多了去了有什麼好理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也說的很清楚,當然信不信就隨個人嘍。先秦諸子裡老匹夫的文章是第一流的,然而卻很無趣,想來就是少了一些心胸和幽默。

4樓:神棍

這個很好理解。

在孟子看來禽獸都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只有人類才有這種嚴格的社會等級秩序,才有合作協調。在他看來楊朱這樣就是和禽獸一樣的。如果他倆能活到現在楊朱肯定會很解氣的罵回去孟軻有君是禽獸也。

至於墨子兼愛是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孟子的仁愛是愛有差等。在孟子看來墨子不把爸爸當自己的爸爸對待也是禽獸的行為。

5樓:布林喬亞獵食者

先不說「孟子說,墨翟楊朱是禽獸」這句話,我們先看一下背景和大前提,那些先放後面。

諸子百家時期,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在思想與觀念上,是最相悖的對立思想。

儒家主張有次序的仁愛,先愛己,再愛他人;墨家主張兼愛,不論己還是人。

儒家主張禮樂,提倡恢復周禮;墨家反對過多重視禮節,提倡非樂節葬。認為會浪費人力物力。

儒家提倡等級觀念,墨家尚賢尚同。

儒家一般情況常用演繹推理,墨家常用邏輯思維辯證。

儒家仁者愛人,各階級有各階級的生活豐足,從而達到大同社會;墨家「義者利也」,「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儒,人需也,由個人至社會,家天下;墨,繩墨軸線也,先社會規則制度再至個人。

儒家是文科集大成者,墨家是理科工科集大成者。

儒家受眾為卿士大夫,小地主,富農;墨家受眾為手工業者,俠客,平民百姓。

綜上所述,這就是兩種對立思想,而且儒家墨家都是顯學。

楊朱之言是利己主義思想,墨子也是敢公然把利益拿出來談論。而且當時「天下之言不歸楊者即歸墨」。

再回到題目孟子說墨翟楊朱是禽獸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

孟子先說的是墨翟楊朱提倡的思想是「無父」,無父,然後再是禽獸。孟子說「無父」的「父」實際上指的是「父權」的「父」。你不講「父權」,不講「禮」,人與「飛禽走獸」的差別很大在於「禮」,那不就是「禽獸」一類麼?

實際上墨子提倡尊重父親的,但不像儒家那樣通過「父權」和「禮」來作為標榜,約束。

但是,儒家和墨家不僅提倡的思想不一樣,連腦迴路都不一樣。乙個文科思維乙個理科思維。而且難免擦出來火花。

但你學派思想之間是不能動武的,那只有駁倒對面嘍(真動武打不過對面啊)。孟子肯定以儒家的角度宣傳自己的思想並且辯倒,駁倒對立的思想啊。墨子還專門寫了個《非儒》去懟儒家。

但孟子你上來就說人家是禽獸,這和鍵盤俠的作為有啥區別呢?

當然,我是讚賞墨家思想的。至於儒家麼,呵呵。你就拿新冠疫情這段時間來說,不兼愛,不尚同,人民不團結一起,中國怎麼能在短時間內變成一方淨土?

難不成要給人分階級去用不同的方式防疫,上層高階醫療,底層群體免疫???

6樓:雛陽神目

諸子思想的關聯性十分強,每個諸子的話都跟當時的時政,以及對話的人物相關。詳情可以看專欄

孟子說這句話理由,可以在專欄墨家篇,儒家篇道家篇楊朱里都有反覆提到。

7樓:大頭

你看儒家就看荀子就好了,此人治學嚴謹,講出了儒家存在的意義。

孔是知道一部分並不全知道,孟就是純嘴炮。

儒家自三代的時候就有了,孔子不是儒家創始人,莊子裡有提到過。

禮記的禮運篇寫的很清楚,自從到「小康社會」之後,人人為己,人人任人唯親,人人騙,也暗示一切名聲太響的人物都是虛名大於實際,所以,孔啥樣,孟啥樣,題主可以讀過他們的書後去仔細琢磨。

孔還是有一定道行的,至少在說話技巧方面,可以擔當中國兩千年第一人。

8樓:5066518

孔子誅少正卯。孟子罵人禽獸。後世儒家有樣學樣。

很合理不是嗎。畢竟聖人都這麼做了。所以遇到反對儒家的。

哪怕辯論不贏對面。想辦法把對方乾掉就行了。千百年儒家致勝手段。

9樓:賣水囊沼氣袋油囊

因為應當該愛護的時候愛護,該自私的時候自私,楊墨選一端來做,又做不開,多笨呢。既然說兼愛又沒辦法兼愛,說「絕對的自私」又沒辦法做到絕對的自私。參考「無可,無不可」「審時度勢」就明白了。

不過可惜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是學說和書籍上可以學的來的,要有自己的人生經驗。所以孟子也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而書大部分就是承載大家思想的東西。所以莊子也說書是古人的糟粕。

不過這個糟粕結合起後生的經驗,天生的智慧型,就可以讀讀看。

至於罵楊墨是禽獸,可能是古代禽獸的用法和今天不一樣。禽獸在今天是罵人,古代不是這個意思。禽,天上飛。獸,地上走。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

10樓:嘿籽丶

《孟子.滕文公》篇雲:「楊朱、墨翟之言盈全國,全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  為何孟子罵墨子是禽獸?

孟子罵墨子禽獸了。一起被罵禽獸的還有楊子,即楊朱。孟子之所以罵楊朱禽獸,是由於楊朱建議:

拔一毛以利全國而不為也。或許楊朱過於自私了,該罵。那麼為何罵墨子禽獸呢?

墨子建議兼愛,這在孟子看來,「是無父也」!孟子以為儒家所謂的「仁」首先就是「親親」。何謂也?

「親親」就是愛自己的親人,如爸爸媽媽兄弟等。而墨子所謂的兼愛與「親親」是牴觸的。所以孟子以為,墨子「兼愛」就是愛他人,而不愛自己的父親,所以「是無父也」!

這不是曲解墨子所建議的「兼愛」嗎?

而孟子所謂的「親親」又是什麼姿色呢?或者說儒家所謂的「仁」是什麼姿色呢?孟子說,禹把王位傳給啟就是這種所謂的「仁」,就是這種所謂的「親親」;舜為何把王位禪讓給禹呢?

由於舜的兒子不肖,否則沒禹的份;堯為何把王位禪讓給舜呢?由於堯的兒子不肖,否則沒舜的份。王位是全國公器,孟子大方地把它私有給王室了。

孟子說,舜等候堯的兒子棄暗投明,三年不見起色,所以就頂替了王位;禹等候舜的兒子棄暗投明,三年不見起色,所以就頂替了王位。孟子是否胡言亂語權且不說。且說孟子為何這麼大方呢?

且說孟子為何這麼大方呢?孟子所謂的「仁」,所謂的「親親」還包含分封族人和功臣,以及實施世襲準則。以周代來說,武王應該分封兄弟為諸侯,各個諸侯也應該分封自己的族人為大夫,而且應該世襲。

孟子大約也享受到分封制的好處了,因而宣揚世襲制,宣揚分封制。孟子充沛的浩然之氣大約就是這麼來的。

墨子宣揚「兼愛」,與孟子所謂的「仁」,所謂的「親親」明顯存在牴觸,因而墨子難免被孟子罵為禽獸。更有甚者,墨子宣揚民主,宣揚推舉,這不是否定世襲制嗎?難怪孟子破口罵道:

「是無父也!」「是禽獸也!」

11樓:萃豐

孟子說: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孟子》

在這裡,孟子說「耳目之官」雖然能攝取萬物,但沒有思考的屬性,因此常常被事物所遮蔽,不能見其本性(「蔽於物」)。禽獸也有耳目,所以單就「耳目之官」來說,人與禽獸尚無差別。人與禽獸的差別,則在於「心之官」。

在心的思與不思之間,是得與不得。如單單聽從「耳目之官」,而不以「心之官」思之,則會「陷溺其心」。故,孟子還說「從其大體(心之官)為大人,從其小體(耳目之官)為小人」。

所以,孟子說楊朱墨翟是禽獸,是說他們的學說是「耳目之官」,而沒有「心之官」,與禽獸無異。

12樓:

儒家希望搞宗法制封建社會

墨子搞的是共濟會式組織

楊朱是個人主義。

互相批評正常,但殘酷的競爭只能允許作為外道的法家生存下來。

他們都生錯了。

13樓:甜瓜徹蒂甜

伊川先生曰:儒者潛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終則不可救。

如"師也過,商也不及",於聖人中道,師只是過於厚些,商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則漸至於兼愛,不及則便至於為我。其過不及同出於儒者,其末遂至楊墨。

至如楊墨,亦未至於無父無君。孟子推之便至於此,蓋其查必至於是也。——《近思錄》

14樓:自然之理

楊朱墨翟主張人性自由,猶如動物般生活,無拘無束,隨性而自由,不被人統治,不統治他人。墨家學說聚集的就是具有大同思想的一群人,他們以天下太平為己任,勸人向善不要功利!可惜孟子自以為看懂了這個世界,對於理想世界的墨家學派他為了保衛儒家而諷刺墨家:

這樣「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如何理解王興說 谷歌所謂 20 自由時間是狠毒的 ?

支浩宇 乙個星期才一天的時間,能做出什麼成果?真有成果也絕對不是這20 時間的功勞。平常下班了看不看書?關不關注技術新動向?這些不全都是時間嗎,而且都是個人休息時間,和公司給的20 一點關係都沒有。 roocompany 真正希望員工搞點創新出來,應該給100 的時間,所有員工的20 有效還是20 ...

如何理解機器學習中說深度學習和整合學習是黑箱模型?

Ada 深度學習和整合學習都是機器學習裡面的分支,裡面主要涉及到的技術就是神經網路。而之所以說它們是黑箱模型,主要是因為它們所使用的神經網路技術的不可解釋性。神經網路是一種模擬人的大腦思考計算的演算法,裡面涉及到了很多的計算層級,每乙個層級裡面又有很多的計算節點,同一層級的各個節點之間,不同層級之間...

你是如何理解加繆說的 「談論你所愛的事物,最好的方法是輕輕說起它。」這句話的?

十安 人不能一直喝酒 但能一直喝茶 無論是人或者物,你都不可能一直保持著最初的熱情,與其在熱情消退之後,變得空虛寂寞,時不時感到焦慮,甚至產生 我是否真的熱愛 這種疑慮。不如在一開始就將感情內斂,平淡的味道裡藏著甘甜,雖然沒有初嚐烈酒時的刺激,但勝在長久。與其將自己的愛化作烟花,轉瞬即逝。不如慢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