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的內觀修法與北傳佛教的止觀禪修有什麼異同

時間 2021-05-12 06:53:55

1樓:

北傳的更複雜和廣博。比如觀照吧,南邊只有四念處,而北邊的思維包含了很多很多,你可以學習一下天台宗和寧瑪的大中觀,你就知道北傳的禪修非常殊勝和高貴了。雖然南傳的也不錯。

2樓:

我不是很清楚北傳的止觀禪,以下是南傳的止觀與內觀區別。

幹「內」觀者在持戒清淨後,在未證得任何色界或無色界禪那之前,就著手嘗試觀察五取蘊,名法,色法等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內觀就像徒手游過苦海,過程中會比有船的止觀辛苦。

3樓:Qinyi998

南傳佛教也有人修止觀禪。

止的意思是靜止不動,心在持續覺知目標而達到不散亂的狀態。

有40種方法去修止。白骨觀只是其中一種,觀屍體腐爛的屬於不淨觀,念佛唸法念僧也可以,最簡易常用的是觀呼吸

(念佛不是指念阿彌陀佛,指的是憶念佛陀的德行,比如覺悟者,殺死煩惱的人,人天導師等,共有9個,9選一)

止觀禪修者一般上會從基本的近行定修到初禪2禪3禪4禪,這時可以轉修觀或者再修到8定(4無色定)

另一種叫做純觀行者,就是指只修到近行定或者剎那定就直接修內觀的人。

*近行定可比喻為門口定,安止定(初-4禪)則是在門口裡頭,把五蓋(貪,嗔,掉舉,昏沉,疑)隔離了。

內觀(四念住)通往是通往最終的目標的直接道路。

四念住包含了什麼呢?(身受心法)-觀察你的呼吸,感受,心中的想法,念頭等,就只是持續的覺知它們。

(我們一生下到死基本上這四樣東西都陪著我們,所以觀察它們,必然能發現身心間相互作用,從而了解自身組成乃至世間的真相)

最終會看到無論是物質上的(你的身體的構成元素)(色法)還是心理上的(想法念頭情緒)(名法)都只是在不斷的生-住-滅。

幾乎沒有東西公升起了是不滅的。基於生滅,就看到了無常

(大自然中最長命的樹生下來最終也是要死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既然生下來,必然面對老病死,遇上不喜歡的人事物,和相愛人事物的分離。執著於任何你想要或不想要的事物就是苦。

最終發現無我,即是沒有乙個永恆不變的我/靈魂在操控任何事物,一直在運作的其實是大自然的法則,是各種因緣和合之下的產物,任何乙個條件改變,就壞滅了。(比如你想不要老,無論花多少錢保養也還是會老的。 你想你的身高長多5cm,基本上他不會馬上變長,不能隨心所欲控制。

)然後內觀中有不同的內觀智慧型(大致分成10個觀智)基本上不多做描述。在實際修煉的過程中觀智會一步步提公升,最終達到心不執取而解脫。(因為徹底的看到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對世間不存有貪戀和留戀。

)北傳方面《阿含經》裡頭的教導也是不離四念住。

《法蘊足論》念住品中的內容和南傳的《大念住經》也相應,修法基本上是一樣的

可見四念住是有一定的修行價值的。

瑜伽師地論中描述的則有不同之處。

但是也有其他止觀雙運什麼的其實是念咒+其他方法,他們也管這個叫觀~~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修法

兩邊最大的不同,很可能是一邊主張的是唯一一條通往解脫的道路叫做四念住。

另一邊主張除了四念住,還有83,999種方法可以解脫,所以修念住的時間可能少了,也不是很多人在修。修的觀,也可能是指其他方法而不是四念住。

4樓:內觀禪修

沒有人能告訴你最準確的答案,兩種禪法都體驗一下你就知道真正的答案了

收藏|各省四念處內觀禪修地點及長期閉關中心(新增11處)

5樓:洪權

這個故事要回溯到兩千年前。佛陀去世後,留下的僧人們聚集開始整理資料。因為見地不同,出現了分歧。

一部分人開始走出尼泊爾,走向了其他國家地區。

隨著這個浪潮而外遷的僧侶,被歷史學家稱為北傳。這是按照地域和搬遷分的。

但是,還有一種分法,是佛陀當年說的:大乘。是指找到本源的方法。

所有方法都是工具,唯獨乙個是不變的。那就是本心。這個路線分為兩個:1.唯識學。2.迦葉微笑的禪修。

唯識學,繼承的是自淨其意。而南傳的原始佛徒們是這個方法的一部分而已。留下比較完整的是馬雜湊等。當然,因為高度不夠,只保留了基礎部分的完整。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兩個路線,居然都流傳到了中國。唯識學由唐僧傳入,禪修由達摩傳入。而更有意思的事是,中國本土的道家也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因為道家的融合作用,居然這幾個融合了。

留在了中國的很多高人資料中。當然,到了現代,幾乎絕跡。

因為,能再現的人幾乎沒有。

而大乘,是指唯識禪,南北傳是歷史學家們的笑談。因為,這兩個流傳的都是斷章取義或個人理解。因為,只要看看結果就非常清楚。這三個概念和所指內容,經常有人分不清,還自己亂解釋。

把北傳當大乘的錯誤有之,把南傳當原始佛教的有之,把北傳當入世的有之。都是凡人理解。

並沒有從修心的效果上去看結果。

因此,內觀和止觀如果指修的方法,那麼都走錯了方向。名稱卻很響亮。因為,佛陀時代,有幾個步驟。

進入僧團,先靜坐。自淨其意。然後,觀心無償。

觀一切無我這個執著。無我體驗到了,身心暢然。可是,這個還不夠。

斷我見還只是初果,要進一步,無我是沒有主人嗎?非你而誰?這才是開悟。

所以,不是內觀和止觀的差異,而是方法流傳到現代,很多地方被改成沒有效果的作態。

6樓:王五

查了一下帕奧系對北傳的五停心觀的一部分看法數息觀(安般念):南傳看來同時包含止和觀

慈心觀(慈悲觀):在南傳看來屬於止而不屬於觀不淨觀:南傳看來同時包含止和觀

其他的,

白骨觀:南傳覺得不屬於觀

7樓:alphago

南傳的內觀以葛印卡內觀為例,是建立在四聖諦十二因緣基礎上的。沿著觸-受-愛-取-有,通過對於受進行觀察,切斷受-愛的反應鏈,從而中斷輪迴過程。

北傳的止觀,得具體法門具體分析,但大部分所謂的止觀雙運,如念佛持咒等,其實只是心緣一處,一念代萬念的止禪,可得定,但跟理路清晰,目標明確,奔著斷輪迴去的內觀不是乙個套路。

8樓:

沙門寂然

回答了問題 · 5 小時前

南傳佛教的內觀修法與北傳佛教的止觀禪修有什麼異同?

2 人贊同了該回答

根本見地不同,所以即使是形式相似的觀呼吸等禪修方便方法,所導致的最後的境果,也是不同的了。

爵士貓還有 3 分鐘

謬論,難道不是乙個佛祖嗎

9樓:江先生

沒有怎麼接觸過北傳止觀,稍微接觸過南傳修行,只從歷史稍微入手說說我的個人看法,請勿因以下說法恐嚇我,以下:從禪宗說打坐是枯坐,坐著和石頭一樣,就說明那時開始北傳打坐已經偏離了原來的教法,無法讓人獲得解脫,我們知道北傳有念珠木魚咒語佛號等鋪助打坐的,但是這種有規律一直迴圈的東西有沒覺得和催眠術很像,同樣是無聊的重複,然後失去了感知,同樣,如果你接觸過正統南傳的教法,你就知道打坐是修行中的實修,就像實驗是科學的基石一樣,打坐也是,它的特點是方法簡單,甚至佛陀在經中說,只要有人按他的方法持續精進修行七年甚至有的智慧型福德深厚的只要七天,就可以證得阿羅漢

漢傳佛教 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的教義有本質的差別嗎?

已登出 作為正在吃蘋果的人,聽你們講紅的,圓的,甜的,表示無可奈何。作為解脫的人,聽你們講解脫的離,證,布施三種屬性,表示無可奈何。 淨琉璃 本質上沒有差別,唯一的差別就是接引眾生學佛的方式方法不同,猶如條條大道通長安,每個宗派都是以解脫為最終目的的。其實佛教能有這麼多分支,恰好說明佛教的圓融無礙,...

南傳佛教的實修法門裡,修觀之前必須修定嗎?

葉山平仲 我倒是很好奇,有沒有純止的禪定或者純觀得禪定?沒有觀的止是什麼樣的?難道不是只有涅槃才能達到真正的止嗎?觀呼吸的觀境不就是風相 緣於空境的止不還是在觀空相嘛。沒有止的觀是在看電影嗎?hhhhhhh 已登出 定是指定心所,是心自帶的功能,用途是專注人的注意力 人的注意力平時大部分時候都是專注...

佛教傳法是可以收費的麼

正知苑 不能。販售佛法是大惡業。真佛子也絕不會收費。按佛教誨修六度,包括法布施都來不及,怎麼會收費?凡是收費的都是假佛子,假大師。請讀 佛說法律三昧經 https zxxy.org brzh fsflsmj 昌隆 可以,某種程度上必須要收,不收佛法就會與婆娑世界的緣分就淺了。除非直接以報身,神通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