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中的 止觀禪法 和 四念處 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1-05-31 14:12:22

1樓:俠心隱者

佛曰:一切眾生,皆有四食,其中一食就是念食。在這裡,「食」之一字,是極其離相的說辭,當然,如果要展開來精確地說的話,叫即相而離相——名可名,非常名也!

食者:眾識意義(即世俗意義)上來看,是「吃」這個動作,而其本質卻是長養之義!長養者:

字面解是延續義,而實質卻是成長義(大乘到這裡就沒必要再解釋了,而在聲聞乘中是需要分開說的,否則十四無計這個題設就無以維持)——分開來說就是:輪迴眾生,就好比胡亂找東東填肚子,運氣好,就往人天發展;運氣不好,就墜落到三惡。而對於趣於四雙八輩的眾生,以唯食(念食)佛法故,長養(成長)於解脫。

上面囉囉嗦嗦一大堆,就是想說明:禪即念住。何以故?

「禪」之一字,其實是洋話,翻譯成土話就是「思維修」或叫「靜慮」……思維修者,其實就是修思維;靜慮者,就是靜靜的思慮。在這裡:「靜」,就是「定」義!

何謂也?定者,不動是!心一境是!!

何謂心一境?唯求解脫是(這裡單指趣於四雙八輩者,外道境界不在此列)!!!

暫時醬吧

2樓:悟道人R

四念處是四個觀的物件,分別是身、受、心、法。觀的方法是只做觀察,不做分別與控制。

止觀則是強調觀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先止住心再起觀,這樣能看的更清楚。就好像跑步的人想看清報紙,需要先停下腳步。

3樓:「已登出」

禪修如果想要進入安止定,所緣必須維持乙個常態或者說是不生滅的概念法,這是公認的教義。

但是常態是乙個很模糊的名字,讓人想不到這裡面有多「犯規」的做法:類似於微積分的思想,可以把某種動態(意思是觀禪的物件:究竟的名色法)離散化成一系列的概念法的常態--止觀的所緣。

比如觀呼吸可以分為三相:中相,出息相,入息相

1.呼吸身相(中相的延拓,可以看成增加了在呼吸身上稠密的一系列所緣),

2.出、入息相(合稱,以下皆合稱),

3.出、入息的粗度(地)、粘度(水)、長度(風)、溫度(火)相(這是四界分別相。本來身念處也有四界分別相並且包含呼吸的四界分別,畢竟呼吸作為身行的一部分,但這裡在講出入息念,所以單獨提出來)

4.出、入息覺四念處、厭離、解脫相。

我認為這個觀呼吸的方法是一切止觀的終極,它在用不計其數的概念法劃分、分類身心諸行的究竟名色法,分類然後整理並長期觀察的結果是使人看到十二緣起的流轉(究竟名色法的演變)。

然後順著緣起流轉實證四聖諦,最終以苦滅道跡聖諦(八聖道)破除種種無明以至於解脫。(據說解脫時定力會增強,讓止觀進入安止定的範圍,我猜這就是道諦裡說的正定。但這裡有些爭議,我沒有分辨的能力,只能說止觀的確擁有一些定力。

畢竟有些經典裡也說慧解脫阿羅漢只需要擁有初禪的近行定力)

所以標題的回答是什麼呢? 止觀禪法分三種:

止禪是以常態(概念法)為所緣(外道共法),

觀禪以動態(究竟法)為所緣(外道共法),

既止又觀禪(止觀)以動態的離散常態為所緣(外道共法)。

四念處就是止觀的一種(與外道不共,因為四念處是十二緣起的一支:行支。當止觀四念處時必然順著十二緣起而走向開悟)。

4樓:吳天天

四念處包含了許多具體的止觀法門和整個修行次第。比如說身念處:通過修行不淨觀,取白遍我們能達到四禪。

這是止。而身至念也可以指導我們修行四界觀裡的四十二身分,還有安般念,這是觀行。

其次,也可以這樣理解:修行第一步是身隨觀身而住,這是停留在表面的色法層次,其次是受隨觀受而住,這就上公升到了心所法層面(觸受想思作意),而心隨觀心而住又上公升了乙個層次,由覺察具體繁瑣的心所法上公升到了了知更細微的心王法。最後法隨觀法而住則由觀名色上公升到了覺知整個蘊界處三科,一切有為法的層面。

5樓:洪權

【圓覺經】是提出止觀禪的源頭。

【四念處經】是提出四念處的地方。

止觀禪,是所有修心方法的總綱。止,是由澄諸念,其心自顯。觀,是以幻對幻,抽離而觀。禪,是任運止觀,而隨意。

再具體每乙個方法,止,是靜坐放鬆。如道家的致虛極。觀,四念處修,七覺支,三十六道品。止觀同修,觀呼吸,九住心,白骨觀,白淨觀,念佛。

6樓:齊天大聖

止觀的範圍很廣,四念住屬於止觀中的一種觀法。止代表定,觀代表慧,而四念住是和慧相關的部分,幫助你領悟佛理的教法,而定則是慧的前提,慧脫離定而思維,會非常散亂,不會產生顯著的作用,所以佛教的一切智慧型,都依賴定而產生,而定本質上就是指心的專注,沒專注,不能領悟佛法。

四念住實際上是佛教的一種教條,佛教的標誌性旗號,也是佛教核心的價值觀之一,和苦諦相應。外道主張涅槃是常樂我淨的,佛陀講,心無常,受是苦,法無我,身不淨,根本沒有常樂我淨的涅槃存在,和外道對著幹,是佛教的標誌語。同時四念住實際上也是在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而這個結論可以直接導向苦諦,因為苦諦的行相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基本等於四念住,所以止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種觀法就是在定中觀四念住而逐漸的導向認同苦諦,當四諦都證得的時候,就是初果羅漢,而四諦的加行觀,就是觀四念住而公升起對苦諦的認同,從而引發其餘的聖諦。

7樓:張熠璇

就好像看一幅畫,從上看到下和從左看到右的關係。看的方式不同,但看的都是同一幅畫。同理,「止觀」和「四念處」是對同乙個過程從不同角度的描述,四念處中有止有觀,止觀也不離四念處。

嚴格來說止觀的範圍比四念處稍大,一些有助於心平靜的技巧可能不屬於四念處,但屬於「止」,如佛隨念、慈心禪等,但到了正餐時間一定是回歸四念處的。

從開始修行到最終解脫的整個過程就是在不斷培育戒定慧、實踐八正道,而止觀也好,四念處、七覺支也好,都是對這同乙個過程從某乙個角度的描述。

8樓:牧九

談一下自己對止觀的理解,還請大家指教。我覺得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有過類似於止觀雙運的經歷,只不過程度的深淺不同。一般在學習或工作時在想著當前的問題時突然想到這事那事而走神,或者想到今天中午吃什麼,或者想起了某部電影某首歌,過了一會才發覺自己走神了,又回到自己的主題上,這就是處在散亂中。

另一種情況就是想著問題或工作著瞌睡了,大腦不清醒了,或者一片空白,這就是處於昏沉中。其實很多人包括自己都經常在這兩種狀態中輪轉。

但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個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就是特別專注的思考問題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外界的聲音雖然還可以聽到,比如他人談話聲、唱歌聲、汽車聲、除草機的聲音,但卻沒有因此而起什麼妄念,都沒有讓你分神,僅僅是聽到了而已,自己內心也沒有攀緣走神想起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當外界的聲音沒有干擾到你、眼前走動的人沒有干擾到你、聞到的或香味或臭味沒有干擾到你、自己也不走神,這就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這時就是具備了定,也就是止。而在此時思維清明,精神煥發,能夠進行非常專注的思考,而且能夠持續有效的在乙個問題上思考,覺得乙個小時轉瞬而逝,這就是觀了!這種狀態下就是同時具備了止觀。

相信這種經歷很多人都有,進入了這種狀態一般思考效率與質量非常高,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偶爾可以進入這種狀態,大部分都是在散亂與昏沉間打轉轉,而禪修則的目的之一讓人可以隨意進入這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思維佛法用功才有更有效率!

為什麼說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講,若不修止而直接修觀直接思維佛法有效果嗎,肯定有,只不過效率質量不高,就像我們平時一邊走神一邊學習,也有效果!再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例子,普通人的就如同拿又鈍又鏽的斧子砍樹,雖然不甚鋒利,但也能砍進去三分,持續砍下去也有效果!

而修止就如同磨斧子,除其鏽而銳其鋒,然後砍樹則事半而功倍矣!但人之稟賦不同,有人生來就有不錯的定力,自帶一把銳斧,做事及思維本來就很專注,而大部分人的斧子都要來打磨打磨!

這是拿生活中的經歷來講一下自己理解的止觀,生活中的這種專注離正定肯定還有段距離,但是已經初具規模了,我覺得可以讓人有個直觀的認識。

上面答案寫於一年多前。昨天看到學誠法師的一句法語,讀完心有所觸,補錄於此。2017-2-28

9樓:空性

止觀就是四念處。

什麼是四念處呢?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念處也叫覺知,也可以理解為:觀。

人由身、心兩部分組成,就身體而言,有觀身和觀受兩部分。

觀身相對粗糙,而觀受相比很微細。

觀身是指:當下對自己的身體的行為保持清楚的了知,我知道我在走路,我在邁左腳、我在邁右腳,我在吃飯,我在拿起筷子,我在張嘴,等等,保持清楚的了知。

觀受是指:對身體上的感受保持清楚的了知,相比觀身,微細了很多,需要心非常的敏銳才能做到。需要經由禪坐,不斷的觀察出入息,然後培養心的敏銳度,以此來觀察身體的感受。

就心而言,有觀心和觀法兩部分,法是指心中公升起的所有的念頭。

觀心粗糙,觀法微細。

觀心是指:對心中所公升起的感受保持覺知。

觀法是指:對心中公升起的所有的念頭保持覺知,比觀心更加微細。觀心,很粗糙的覺知能力就可以做到,但觀法就需要非常清晰的覺知與心的定力。

佛陀未出世時,世間就有四禪八定的修法,後來佛陀修到了最高的第七定和第八定,但並不能解脫。後來在菩提樹下發願,不至解脫,誓不起身。

後來達到涅槃,覺悟的關鍵在於,發現了觀智。並且踐行了觀智。

什麼是觀智?就是對身、受、心、法保持覺知。這裡的觀的意思也等同於覺知。

之後四十五年的教化,佛陀根據不同的根器教導了不同的傳承,有的從觀身入手,有的從觀受入手,有的從觀心入手,有的從觀法入手。這就是種種傳承的區別之所在。

就止觀而言,修行的根本在於先修止,再修觀,修到四禪再修觀智。

但要知道,修到四禪是很難的,但為什麼會有止觀這個傳承呢?因為四禪八定在當時盛行,除了佛陀外也有很多人修,這時要到佛陀處來求法,便需學習觀智。

觀智的基礎,從近行定就可以修,也就是佛陀發現的第九次第定。

心有定力了才能修觀。但對於那些在四禪八定上有了很高修行的人,再修定就沒有意義了,這時便需直接修觀,這時便有了止觀的傳承。

因為要修觀智,必須先有心的定。而心的定力的不同,所以入手的方法也就不同。

對於在四禪八定上修的很好的人,他們心的定力有了很好的基礎。便可以直接從觀法入手。

對於定力稍微差些的人便可以從觀心開始。

再差些的人可以從觀受開始。

再差些的人便可以從觀身開始。

這便是次第的過程。

南傳佛教的內觀修法與北傳佛教的止觀禪修有什麼異同

北傳的更複雜和廣博。比如觀照吧,南邊只有四念處,而北邊的思維包含了很多很多,你可以學習一下天台宗和寧瑪的大中觀,你就知道北傳的禪修非常殊勝和高貴了。雖然南傳的也不錯。 我不是很清楚北傳的止觀禪,以下是南傳的止觀與內觀區別。幹 內 觀者在持戒清淨後,在未證得任何色界或無色界禪那之前,就著手嘗試觀察五取...

上座部 大乘佛教 藏傳佛教一致認可的法有哪些?

真心從來本是真 第01集三乘菩提的關係正禮老師 大乘,二乘佛教可以看看這個,三乘菩提指聲聞,緣覺 合稱二乘 以及佛菩提乘 藏傳佛教看下面這個 www.lvdumu.cn 已登出 佛陀教法的基礎是緣起法,核心目的是通過證實四聖諦實現滅苦,並且認為成功實現滅苦的修行者在當世生命結束後不再以任何形式出現在...

請問上座部佛教中的十遍是什麼?

程昱森 止業處。用名稱區分了四十業處 十遍 十不淨 十隨念 四梵住 四無色 一想 一差別。以這四十種業處之一為所緣,培育心的一境性,當心持續專注於所緣一段世間,將會有禪相出現。 齊天大聖 十遍處是和八解脫八勝處配套的一套修行方法,八解脫是指在初二四禪,四無色定和滅盡定中遠離貪愛,八勝處要比八解脫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