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可 孟子的人性善嗎?

時間 2021-05-11 19:58:08

1樓:

小孩子是不能算人的。

如果人不能被塑造為人,那善惡也就沒有意義了。

性本善的問題不在於性也不在於善,而在於本是指什麼,不管本是指初還是指源流,它都不是指起點,而是指終點。

舉個不恰當的比方,蘑菇總是寫,魔法師終其一生追求魔法根源,這個根源也許是指萬物的起點,魔法的起點,但絕對不是指魔術師的起點。

本來文言文已經極其簡略,再粗暴的縮成三字經,根本沒法看,只能思無邪。中文歧義的問題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問題。

再接著上面舉個例子。

如果把人之初性本善理解成: 魔法師生下來就會不自覺被根源所吸引,一生都在追求根源。

這是很容易理解也是全世界的常識,譬如傳火什麼的都是這樣,大家一講就懂。因為這不是什麼玄學也不是什麼獨有,而是任何文明都是這樣理解的。

但如果把人之初性本善直接說成,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那恐怕大家都只能是一臉懵逼,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這比人一出生就帶有原罪更難令人理解,畢竟人一生下來即為獸,和人出生帶有原罪是有共性的,但人一出生就是善良,這是違背一般人的認知

2樓:期望

人性如同魔童降世裡的混元珠

靈珠助周伐紂,生來為善,卻也有做壞事的時候。魔珠為禍人間,生來為惡,卻也有一心向善的時候。

本人觀點更偏向於生之為惡,後而教化。

3樓:南城青年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認可的。但是我認為的人之初,應該是你剛從母體出來時,所有的行為反應都是靠本能的階段。一但過了這一階段,有自主行為,人就可為善或可為惡了。

4樓:龔敏迪

孟子說性善,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楊雄說人性混,從此,有關性的爭論,就延續了很久。

孟子性善的根據是人皆有測隱之心,以及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所以「人無有不善」。然而羞惡、恭敬、是非之心的善惡標準,也是因人而異的,就是測隱之心,也是出自省身自警的本能,並不能說這就是仁的表現,等到看清了井圈上玩的嬰兒是仇家之子以後,測隱之心也就不同了。所以孔子也不過說了: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告子認為性無善惡,「食色性也」那是動物性的本能。什麼樣的人和物,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就會有什麼樣性的表現,其基礎是生命的延續;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說,認為有「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鬥筲之性」,這顯然是為上層服務的。唐朝思想家李翱,則提出「性善情惡」說,把性與情做了區分。

張載把性分為至善的天地之性,和善惡混雜的氣質之性,似乎也未必說清楚。

孟子是儒家的「亞聖」,他的言論一向以善辯著稱,但他的善辯卻多有偷換概念,似是而非之嫌疑。所以早在漢代,王充就寫了《刺孟》篇,抓住其中孟子言行不一,前後矛盾,答非所問,陰陽兩面,無理狡辯的地方,逐一進行揭露和駁斥。到了宋代,「罵孟子」不僅成為市井談資,還出現了何涉的《刪孟》、李覯的《常語》、蘇軾的《與孟子辯》、陳次公的《述常語》、劉原父的《明舜》等貶斥孟子的文章。

元人白珽的《湛淵靜語》中引倪公思的話說:「司馬溫公乃著《疑孟》,何也?答曰:

蓋有為也。當是時,王安石假《孟子》大有為之說,欲人主師尊之,變亂法度,是以溫公致疑於《孟子》,以為安石之言,未可盡信也。」宋人罵孟子,雖然多少與王安石喜歡孟子有關,但與孟子論辯中強詞奪理的特徵,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就拿《孟子》中告子與孟子有關性的爭論來說,告子說:「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即人性和天然的杞柳一樣,沒什麼善惡之分,經過了加工,柔軟的杞柳才能成為有用器具的桮棬,仁義也是人經過後天的培養才能產生的德行。

可是孟子卻偷換了概念,把議論扯到了「順杞柳之性」和「抑制杞柳之性」的問題上來了,他說抑制杞柳之性而做成桮棬,不就等於說是抑制人的本性來達到仁義嗎?緊接著就給告子扣上了,「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的罪名。杞柳的柔軟是它的性,但經過加工,可以做成善的桮棬,誰又能保證不可以做成惡的,甚至是殺人放火的器具呢?

怎能道清兩者究竟何為順了杞柳之性,何為抑制了杞柳之性?孟子自己也說:「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

」嗎?那麼性善又從何說起?

和「義」一樣,《中庸》:「言必行,行必果。」孟子卻說: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言必行,行必果,是對下層的要求,「大人」可以不擇手段,因為「義」和「善」都可以用自己的標準去界定。

《清山道話》裡有個李覯討厭孟子的故事:某位讀書人知道他不喜歡孟子,於是專門寫了幾首咒罵孟子的詩歌,前往李覯府上混飯吃。當李覯讀到關於舜的:

「完廩捐階未可知,孟子深信還可痴,丈人方且為天子,女婿如何人殺之」詩句時不禁大喜,馬上將此人奉為上賓。他們一邊舉杯痛飲,一邊切磋「罵孟」心得,「流連數日,所談無非罵孟子也」。在堯的時代,就是舜的父子、兄弟之間,不是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性善」嗎?

孟子:「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精神固然可嘉,他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也極其可貴。

但正如他一邊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緊接著又說:「由週而來,七百有餘歲矣」的矛盾一樣。

孟子不顧孔子崇拜堯、舜、周公的事實,說:「孔子賢於堯、舜,為生民以來所未有。」在回答齊宣王提問時,又說: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可是孔子卻明明說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還說:「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齊桓公的事,不就是管仲的事嗎?

性善說也是如此,正如李贄所說,孟子是將自己錯誤的己見,作為了絕對真理的「定說」,並用它來抵制並覆蓋所有其他人的「眾說」。這樣自以為是的偏執,為後儒樹立了乙個獨斷專橫、強詞奪理的壞榜樣。

時常看到人性冷漠,為什麼大家還會提倡人性善良?

zhinan 善不夠用了唄。建議不要用這麼單純的視角看待社會問題,一切都是利益綜合博弈的結果,影視專家文化訪談類作品只是順應利益,蹭實事熱點的產品,他們的結論與引導論證過程屬於辯證技巧。不需要太糾結善與惡。天地不仁以萬無物為芻狗。活在當下,且行且適應。如果有能力可以自選圈子活得感性,不然只有流浪追逐...

荀子與孟子的人性觀點問題?

其實,其實吧!啊!那孟子的性善論其實那只不過是乙個異端邪說而已罷了,只有那荀子的性惡論才更接近於那乙個最本來的 最本真的 最純粹的 那全地球全體整個70億人口人類的那乙個全人性本質的最純真的現實事實的歷史真相.呀!啊! hellowsky 性善性惡,都是本性。兩位先哲都看得到人性問題的實質。無論是孟...

是孟子的人性本善正確還是荀子的人性本惡正確?

已重置 孟子與荀子的人性論的分歧是一種有限的分歧,他們都不反對人的自覺和教化的作用。孟子的 人性 指的是先驗的道德萌芽,而荀子的 人性 指的是先天的非道德的自然本質。到宋代,張載就提出了人既有 天地之性 又有 氣質之性 算是對荀子的進一步總結。人文的東西很難分對錯,因為你連對錯的尺子都不好找。 已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