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佛教還是入道教?

時間 2021-05-11 17:26:55

1樓:佛只渡惡人

很簡單,這個問題就和找啥樣的物件一樣。

如果把宗教比做人,佛教就是渣男和綠茶,道教就是老實男人和良家婦女。佛教喜歡吹噓炒作,靠著所謂的教義意淫,讓無知的百姓上當,很符合太平盛世下上層統治者的統治需求。道教是踏踏實實得修煉自我,和上層統治者意願相悖所以完成道教在今天很低調。

如果題主只是願意逃避,選擇佛教,但實質終究是自我欺騙。如果願意真真實實的提高自我有實質的改善,選擇道教,但需要很大的勇氣,在今天能不受世俗和佛托影響選擇道教是需要勇氣很可嘉的!

2樓:清華

我覺得還是入道教好。因為道教可以選,選全真派或者正一派,正一派又分為出家道士和火局道士。火局道士就是可以居家,可以喝酒吃肉甚至談戀愛結婚。

而且道教本身就很崇尚自由,因此道教信徒也相對於佛教信徒過的自由一點。我不知道四大排不排斥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是我知道很多專案估計有宗教信仰的人沒法接。但是如果進了安永的話那就不一樣了,安永本身就很注重員工的個性發展,並且很鼓勵員工發展個性。

如果我說我和你信奉道教,他們一定很支援我,就算我不穿工作服穿一身道袍來上班他們也不會說什麼的。我也想過如果我穿一身道袍去學校上課會怎樣,不用問,我一定會成為同學眼中的焦點。你想啊,我人緣那麼差,還那麼「敏感」,我要是不「火」 還能誰「火」啊。

3樓:楊超

學心理學,把所有流派的心理學都學一遍,挑乙個流派作為自我思考方式的參考準則,追尋自我思想解脫,一般不建議追求信仰宗教,容易引發對原有社會觀念的根本否定,從乙個極端走向另乙個極端!最後,抱抱你(提問者),難過就哭出來後好好睡一覺吧!

4樓:葉初棠

兩個教派本身並無優劣之分,就看你個人與哪一家更有緣。

多讀一些故事,歷史之類的,選擇自己喜歡有興趣深究的那乙個教派就好。

輸入法切成繁體了,懶得切回來了

5樓:古怪老師

受到那邊的影響更多一些,自己對那個教派是發自肺腑的尊敬,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再做選擇。

如果只是處於低谷需要寄託的話,國外的互助會要比入教獲得的幫助要大很多,但道教的一些理念知識,不止在得到了心靈寄託,在生活上也會提供很多幫助,也是正確的人生追求。

所以入佛還是入道,先想清楚自己真的需要或者說真的想要接觸哪個教,等真想清楚的那一天,也就不需要糾結了。

6樓:江先生

如果只是想找個信仰都可以,兩者都推崇儉樸的生活,慈悲的與人為善,有人說兩者本質是一樣的殊途同歸,但是實質怎樣,每個人意見不同,很多人誤會佛教講來世,這世好好做善事,下一世出生在富足的家庭,其實如果知道佛教的目標不來者就嚇死很多普通人,涅槃不是成為神長生不死,而是永遠不會再輪迴了既12因緣裡的不生不死,不生是因,不死是果,後來印度教依據這個造謠世尊是引誘無信者自我毀滅,而道教一般有分為兩種,一種走低端路線,就是神鬼祭祀這些,另一部分就是高階路線,走以前道家的路線,最重要目標就是真善美,什麼是真,你明明喜歡乙個東西,可是因為禮儀習俗或者某些原因你卻不敢表現出喜歡,這就是假,

7樓:

都不要入,是否得解脫,得救,跟信教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不然怎麼解釋沒有宗教之前的人類?難道人類沒有宗教之前就不存在得解脫和得救的人?否認這點的是對人類智慧型的侮辱。

8樓:PM25氤氳下的劉家房子

所有宗教的基本問題我覺得都是兩個問題,從哪來和到哪去,佛教讓我們放下屠刀,涅槃之後不再墮入輪迴,道教讓我們天人合一,或羽化或屍解然後直接不朽

9樓:精靈鐵褲衩

必然是入我大飛天麵條教啊,整個宇宙都是飛天麵條大神在一次酗酒之後和乙個大白腿女神創造的。(不說大白腿女神的都是異端,被我捉到就是一發審判之光秒了他)

10樓:茉莉蜜茶

為什麼兩者要選其一呢,覺得都好可以都去了解啊,但是我想應該是去學習,而不是用「信」這個字。

佛教觀內心,道教觀世界。但你會發現,內心與世界無異。

找信仰的話,從你內心找。

11樓:

找心靈寄託換言之就是想找種高階的心理防禦模式,讓自己從困境中超脫出來。有兩種方式建立這種逃避式的防禦,一種是讓自己具有更大的視野,比如來世啊什麼的,縮小甚至無意義化自己面臨事物的價值,以此減弱當前事物帶來的焦慮;第二種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來會帶來焦慮的生活模式中逃離,所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啥的。

但在上述兩種心態下,就無法真正看到宗教的價值。所以個人建議最好是先學一下心理學,明白了防禦模式是有害的,學習直面困境,理性解決問題的方式。先成為乙個成熟的人,然後再去了解宗教,這樣的就不會走偏。

12樓:直取燕雲十六州

世間已無道教只有道家真意

佛教亦然

道家修為全在「無」

佛家修為全在「禪」

非大智慧型,大胸襟不能入道

從入教的本身來看,佛教,天主教都適合普通人作為信仰。道教不適合題主的心性。

其實當下對題主最有利的是儒家,內修心性,外養精神。窮則獨善其身,落魄時節,正是天降大任於你,動心忍性,厚積薄發,未來可期。

但題主其實困於現狀,想要逃避,最適合入邪教,多讀成功學,多讀心靈雞湯,來的最簡單,最方便

13樓:離垢

帶著寄託的方式入教門本來就是一種不太恰當的做法。我是道教徒,教門的信仰是發自內心的,不是你在低谷就去信,你巔峰就不去信。信仰宗教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低谷。

祖師爺教會我們的是如何面對,而不是如何逃避,身在紅塵即是修行,做人便是做好的修行方法。

14樓:王唯靜

道教是本土教派,其他都是外來教派,不過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勸人行善的,無非是闡述的方式不一樣罷了!不過在道教的經典中,並未見過不信道教就恐嚇的,不管信仰什麼,最終應該是個人智慧型明淨,心神安寧。

15樓:渡世白玉

何必要入教呢?

中華文化主要是釋、道、儒三家,三家互補而相通的、、、

現在典籍都是開放的,圖書館也有很多,你可以先買書或者借書學習下三家的典籍再說吧、、、

你就會發現,什麼教都有侷限,也有先進之處。

如果只是為了在低谷找個寄託,去逃避低谷,告訴你你入什麼教都沒用,只有正視,才能看開,才能放下,才能超脫、、

儒家:論語,孟子,荀子,讀孔孟讀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千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志也」的堅定,你還會害怕什麼低谷吧?

道家: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讀老莊,去偽存真,修心,逍遙,你還會為這些外在的繁華而中日苦惱嗎?內心的寧靜和境界才是真。

弱的智慧型,無為而無不為,寧在爛泥裡打滾亦不願廟堂高供。

佛家:非本土產生,但是到禪宗也本土化了、、沒怎麼接觸過、、、

16樓:艾習角

魯迅在《小雜感》中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如果要作道教徒,先要讀懂一兩部道家經典,推薦艾習角先生的(二稿)【老子附會:《道德經》八種對勘、拼貼與臆解】(艾習角著).pdf入門。

如果要作佛教徒,先要讀懂一兩部佛學經典,推薦艾習角先生的(二稿)《金剛經》九種對勘析評稿(艾習角著).pdf 和艾習角新譯《金剛經》一稿重排.pdf,以及《金剛經》文字類析稿(艾習角著).pdf

怎麼才能入道教呢(本人女)如何拜師呢

文始真經 鐘呂傳道集 道德經 選讀 不明理,何明師?當然如果只是奔著算卦面相風水法事之類的,不是奔著修仙修道去的,那當我沒說。最佳答案 不知道 areyousure 現在的假道士太多了,大多是騙吃騙喝的小人而已。如果有心,可以自己先研究道家起始經典,黃帝內經 黃帝陰符經 道德經 莊子 最好讀原文,別...

道教會醫,佛教有沒有?

江先生 佛陀在拘薩羅國遊化人間,走到一所村莊,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以耕田謀生,正使用五百犁具辛勤地工作。他遙見佛陀容止端詳而來,暫時停止耕耘,迎向佛陀 佛陀!我辛勤下種耕田,來供給自己的飲食所需,不必向別人乞食。佛陀也應該耕田下種,來供給自己的飲食所需。佛陀回答 我也在耕田下種。我以信心為種子,以善法為...

為什麼都是道教詆毀佛教?

華夏 嚴格意義上來講,兩教都有這種情況。就像一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我自己就是道教的道士,但是道教也總有一些敗類,讓別人覺得他是道士,比方 全真 的妖道,其實懂的人都知道他 她 它不是道士,整天吹NB說他自己很美麗,還老覺得自己萌萌噠,然後全真是要求出家的,他就覺得別人都不懂,就算懂也覺得就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