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魯迅?

時間 2021-05-10 23:25:29

1樓:

乙個憤青,有超級超級高的文學功底,比如比如:「我家後院有兩顆樹,一顆是棗樹,另外一顆也是棗樹」你瞧這寫的多麼的高大上了,一般人寫不出來吧。一般人寫出來了估計會被罵沙缺吧,但經過魯大爺的文筆就不一樣了,瞬間就高大上了。

偶爾寫點文章罵一罵,諷刺諷刺那些最底層,最下層的可憐人,大哥,不對吧,他們都這麼可憐了,這麼慘了,您還用這麼惡毒的語言攻擊他們好嗎?

你小子懂啥?,這是為他們好呀,他們劍啊,打是親,罵是愛,我罵他們完全是為他們好,我可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英雄。

您真是厲害啊,那稿費收入咋樣啊

那是相當可以啊,哥乙個月可是普通人幾年的工資哦。

2樓:惡魔笑我

魯迅不懂儒學;不懂中華文化(不懂老子)。

他對儒;對中華文化批評所舉的例子,是錯解儒學;扭曲中華文化。

他根本就不懂中華文化,不懂儒也不懂道。

他跟林語堂之爭,最經典就是「道德經」。

林語堂引道德經之下士,笑他:「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3樓:

我是不夠資格評價他的

他存在的意義是

我可以拿我和他筆下的人物對比,找到我的劣根性,然後加以改正魯迅太他媽偉大了

他的文言文寫的是真的好

他也是白話文的先驅

他的白話詩和古體詩也不懶

多讀讀魯迅,好處大大的

至少能修性、而且他的寫作方法很具啟發性

學點魯迅,你撕逼也不會落下風

其實想想也挺悲哀的

我學魯迅罵人的本事居然是去撕逼,而不是救國救民,這就是大家和普通人的差距啊

4樓:

問題就是,不是鐵房子,也不是中國才有,世界範圍內都是,如果有外星生物,大概也逃不脫,這個從一開始就是利益,人性,權利,地位,很多東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搏殺,相互勾結下的產物,我不相信可以打破,即使可以打破,也不過換個形式繼續保持

5樓:雲上抹點醋

那個時候可不是封號,404這麼簡單……

抓到是要殺頭的

所以某些時期的文章就會寫的很象徵性

你看先生快死的時候寫的文章……絕對通俗易懂很多他是文人,更是一位戰士

只會戰擼,丟匕首投槍的,開團就被秒了,還怎麼carry

6樓:「已登出」

唯讀過上學時課本裡收錄的魯迅的文章,現在也只記得閏土,孔乙己,祥林嫂幾個名字,其餘的也忘了。

印象裡的魯迅希望中國的新青年有志氣,有活力,愛國,愛人民。

而所寫的人大多是嘆息中國的上層對人民冷血殘酷,人民大眾無知愚昧生活水深火熱。

魯迅將社會的美好希望寄託在新青年上。

呵呵噠。

7樓:Milky

魯迅在思想上的地位應該沒有爭議吧。

說實話我在初高中的時候也不是很能理解他文章裡的意思的。但是大學以後我又一一細讀了一遍他的文章,感動和思索種種雜糅,真的沒法不承認他的偉大。儘管可能他太毒辣太苛刻但是他是真的愛這個國家也真的想救救人們。

用我們老師的話來說,他就是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就憑著他的開創性就已經足夠被銘記。更何況他的筆觸又是那麼尖銳和準確,所以他不僅把文學推向了乙個新的時代而且還直接推向了高潮。

我相信他如果現在還活著那一定還在戰鬥著,至於對不對,很久很久以後,歷史會有答案。

我尊敬他。

8樓:熱氣球向南飛

我覺得是這樣的:魯迅想要喚醒的是一群躊躇的人,有想法沒膽識和有膽識沒想法的人,至於其他人要麼喚不醒要麼早已清醒。把你潛藏的自欺欺人的心思一點點的剖開給你自己看,然後問你想怎麼辦。

9樓:

你讀了幾篇魯迅的文章?

你了解當時多少的事情?

你為什麼認為文章只是寫給「上層人」看的?「上層人」指的就是讀書人?

只有沒文化的人是吃人的人麼?

沒文化的人怎麼就成了「底下人」?

我不能評價魯迅,魯迅也可能想救你?

10樓:五尺一

我不清楚先生救了其他什麼人,僅僅曉得他救了我這顆浮沉的靈魂和無知的思想。很多事情,不是你現在該想的,你現在所接受的教育自然會在某一天幫助到你。

該讀書讀書,該遊戲遊戲,該做夢做夢,這都是你該做的事情。

11樓:獨孤兩非

名魯實迅,

外剛內柔。

炬火暗夜,

砥柱中流。

戲準風月,

嘲偽自由。

猶憐草木,

甘做馬牛。

狂人傷逝,

吶喊彷徨。

酒樓鐵屋,

生死存亡。

有瑕白壁,

無聲驚雷。

萬方多難,

百折不回。

魯迅,雖魯而迅,想想三味書屋桌子上那個「早」字橫眉冷對,外剛也;「怜子如何不丈夫」,內柔也「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出自《熱風》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為馬一浮先生所作「俯首甘為孺子牛」出自《自嘲》

《狂人日記》收入《吶喊》

《傷逝》收入《彷徨》

《在酒樓上》收入《彷徨》

「鐵屋子」談話見於《吶喊》序言

「有瑕白壁」指「有缺點的戰士」

「於無聲處聽驚雷」出自《無題》

「萬方多難此登臨」出自杜甫《登高》

不知何時才會有人看到這個答案

唉~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12樓:荷月七

無法以我粗鄙之口來評價先生。那些華麗的話安在他身上倒顯得俗氣了。而今只是害怕先生的文章盡數被刪改,然後換了個面貌,然後先生再不是先生。

13樓:熊威

評價個屁,魯迅對於中國的意義自己心裡沒B數麼?輪得到我們在這裡說三道四?

魯迅的文章難懂?人家是白話文推行的先驅者之一,沒有他們那批人白話鬼知道要多久才能普及。清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和魯迅的文章你對比一下你看看哪個更難懂。

14樓:rainflycn

如果題主覺得魯迅的文章難懂,建議讀一讀《故鄉》,《祝福》《孔乙己》,《阿Q正傳》,《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之節烈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丟開老師的所謂微言大義的講解,就自己去讀一讀,覺得他說的什麼意思,就是什麼意思。就這麼放開心胸,好好看看,你自己認為魯迅在說什麼。

閏土可憐不,祥林嫂怎麼死的,孔乙己好笑吧,阿Q不許被姓趙,也不許革命。

要不你好好想想。

15樓:幻象魔音

送題主一張圖,這圖的一圈英文是「I thought what I'd do was, I'd pretend I was one of those deaf-mutes.」意為「我想我應該裝作乙個聾啞人」

既然你問「晦澀難懂的文章救了誰?」。那告訴你,誰都救不了。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醫生給開了藥方還要自己按時吃藥才能治病。自己連藥都不吃,反過來罵醫生是庸醫。

如果做乙個聾啞人是你的幸福的話,那麼請保持乙個聾啞人的自我修養,閉上自己的嘴。不要這樣子間歇性開口說話,一開口還要嘲諷不願裝聾作啞的人。

16樓:

曾看到乙個類似於這樣的句子:魯迅之所以被人所知是因為活的不夠長。最可怕的就是還有不少人表示認同。

我只是想說魯迅之所以為人所知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活了多久,而只是因為他的作品和寫出這些偉大作品的心,毫無疑問的就是他是位鋼鐵戰士。

17樓:迅行者

但我當一包現銀塞在懷中,沉墊墊地覺得安心,喜歡的時候,卻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墳·燈下漫筆》

這句話可謂一針見血,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裡面,我們奮鬥一生,有所成就,並且以之沾沾自喜,但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奴隸。

18樓:楊不悔

晦澀難懂?

我覺得這個在今天題主眼裡是晦澀難懂的,

然而時間倒流到新文化運動之前,你還覺得晦澀難懂嗎?當你每天必須背誦八股文卻讀不出什麼意思時,是否會覺得魯迅先生可愛多了呢?

他只是被架上了應試教育的神壇,然而當你不再為考試閱讀成績去強行背誦時,靜心去讀他的書,你就會發現跟現在不一樣的理解。

19樓:找樂子

魯迅成為現在的英雄,是因為他去世早。如果他活著還能寫文章,那就是真的不可說了

打擾你釋放情緒了,不過題主題的這個問題對魯迅來講連在戰士身體上亂飛的都不算

20樓:空浪Minnesinger

題主說魯迅寫的東西當時人看不懂沒什麼用,其實司馬遷千年前就給出回答了:「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所謂傳之其人,你今天看不懂,那雖然很無奈,但我可以期待以後的人看得懂。今天的人看不到希望,但我可以期待未來的人看得到光明。

如何評價魯迅的文字?

卜可卜言 對作家文字的評價因讀者的審美情趣的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不會有一致的評價。喜歡讀閒適小品的人肯定不愛讀魯迅的雜文 躲避現實矛盾的人肯定不喜歡魯迅文章的戰鬥風格 陶醉於風花雪夜的人肯定認為魯迅的文章敗壞了他們的高雅情趣 有錢 有權 有閒的 高等華人 們是審美盲,他們喜愛的是以 高貴 的名頭書...

如何評價客觀魯迅為人?

魯飛飛 魯迅的為人從他對待朋友的方式就可以窺見一斑,尤其是如何對待曾經帶頭反對他的人。事情還要從1908年的一場不打不相識開始說起。當時宋紫佩剛考入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而魯迅是該校任教員兼監學。當時的魯迅剛剛30歲,年輕氣盛,治學嚴格,再加上1909年底的 木瓜之役 中,宋紫佩是站在魯迅的對立面的...

如何評價魯迅的書法?

呈祥 書法有三個層次,一層是取法階段,通過臨寫,取得漢字書寫的基本技法 二層是找尋自我的階段,如果乙個人不自信,沒有自我,書法是不敢揮筆的 第三層就是展現天地宇宙本源的境界,這層最難,用一句話就是 我在描述我看到的天地自然 因為個人性格審美取向不一,書法是千差萬別的,但是一定要在裡面看出三樣東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