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分封滅秦功臣為十八國,為何大家還起兵反對他?

時間 2021-05-10 23:25:29

1樓:你電腦中毒了1

因為分封諸侯,是各國入關將軍們的一次集體叛變行動,項羽及眾將軍本來就沒有名義自立為諸侯,而在分封的過程中,項羽不過是個主持人罷了,他和眾諸侯是相互承認的,項羽承認眾諸侯,眾諸侯承認項羽,就這麼簡單。眾諸侯的封地不是項羽給的,而是一起合謀瓜分七國國土的。

只有楚王和各國的國王名義上才有資格分封,但擁有實權的將軍們,合謀撇開背叛了各自的君主,等回去實封后,各自做掉了自己的國王,國王勢力倒下後,慢慢演變成了將軍們也就是眾諸侯之間的矛盾。

2樓:宋君苔

以項羽為首的一系列大大小小18個諸侯國,因為新仇舊怨,彼此勾心鬥角,互相不和。

原來秦國故地就有三個原秦朝降將: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所以秦國故地也被稱為三秦大地。王勃有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所以一開始三秦就在兵力上一分為三,而司馬欣和董翳一開始分別為輔佐章邯作戰的長史、都尉,把章邯以前的部下提拔到和章邯平起平坐,你品,你細品。況且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俘虜,秦國幾乎家家戴孝,而三個投降的秦將反而裂土為王,接受項羽分封,秦國老鄉們自然不會支援三個反骨仔,所以他們先後被漢軍一一收拾。

項羽他放棄了原來楚國故地的荊湘大地,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帶,分別分封了臨江王共敖、衡山王吳苪,還把今天淮河以南的安徽,以及江西分封給九江王英布。

但是項羽不傻,堤內損失堤外補,他從北方的黃河流域,大概今天河南中東部和河北省東南以及山東西部,得到了一塊地方。

而這裡是主要是魏國的精華所在,以及魯國、宋國和一部分齊國的領土,以及趙國東南一隅,魏國部分包括戰國中後期的首都大樑以及西門豹治理過的,漳河邊繁華的城市鄴城,鄴城在日後也多次在史書留名。我們都知道秦末的湖北、湖南、江西和皖中、皖南的富庶程度絕對比不上黃河中下游流域。

而魏國王室的魏豹被他趕到了相對貧瘠的今天的山西中南部。

剩下魏國的領土除了被項羽的霸佔外,還分封了原本的趙將殷王司馬卬,就是西魏王東南青紫色的那部分。前趙國的將領,分封在原先魏國的一部分土地上,你品你細品。

原先南韓的領土則一分為二,乙個分封給韓王信,以新鄭為中心,乙個是新鄭以西,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王申陽。

把趙國貴族,被張耳、陳余立為趙王的邯鄲人趙歇,改封為代王,趕到貧瘠的代郡(今天山西北部到河北西北部,大同到張家口一帶)。

而把張耳封為常山王,統治原本趙國首都邯鄲為中心的趙地,也就是今天河北中南部。

但是陳余卻沒有封王。

安撫燕地有功,還被當地貴族立為燕王的韓廣,被項羽改封為更東更苦逼的遼東王,而把薊縣為中心的燕地,分封給原本的燕將臧荼。這關係,你品你細品。

齊國更慘,春秋時有齊桓之霸,後來雖然不復霸業,但也是僅次於晉楚的大國,戰國時也是僅次於秦楚的大國,西南角被項羽吞併,剩下的土地被項羽一分為三肢解掉。

除了陳余外,部隊已發展到一萬多人,抗擊秦軍有功的彭越,以及恢復齊國有功的齊國宗室田榮等人也沒有封王。

結果就造成了表面看十八路諸侯大家都是大王,皆大歡喜,但實際上彼此不服,甚至矛盾重重。

導致了遼東王韓廣因為不願就地遼東被燕王臧荼殺害;田榮殺掉膠東王田市,自立為齊王,又打敗原齊王天都,打敗並且殺死濟北王田安,一統齊國;陳余襲擊常山王張耳,張耳敗走,投奔漢王劉邦;彭越直接幫著劉邦在項羽背後襲擾;而被趕到山西的魏王豹也一度支援劉邦,反對項羽;韓王信也支援漢王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

也就是因為項羽劉邦外的其他十六路諸侯之間,以及和項羽之間,以及沒有封王的人和某些諸侯以及項羽之間各種矛盾。甚至連原本項羽的部將,九江王英布也因為和項羽有隙而改為投奔劉邦。

所以項羽劉邦外的十六路諸侯,要麼被劉邦各個擊破,要麼被劉邦收買。

3樓:

嚴格意義上說,楚漢戰爭初期的各路諸侯,沒有乙個是真正敢於明目張膽反項羽的,包括漢王劉邦在內。

劉邦反的是三秦,亦或者是在兼併三秦諸國。

同理田榮作為齊相國,卻並未封王,所以他反的自始至終都是三齊之王。

最後遼東國和燕國互毆,常山國和南皮侯國對打。

試問以上這些諸侯國,他們有誰是真正打著旗號說要反項羽了?

並沒有,相反項羽的存在始終讓這些國家不敢太過放肆,其中劉邦更是委託張良對項羽做出承諾:

漢使張良徇韓,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史記·項羽本紀》

看看這史書中白字黑紙寫的「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所以誰敢說當時的劉邦起兵就是要反楚的?

恰恰相反,人家劉邦先是自罰三杯,然後明確做出表示,點到為止,絕不越線。

至於項羽信不信,那就是另外乙個問題了,事實上項羽也沒時間信不信,因為對於他來說,他的責任,準確的說是西楚作為宗主國而言,其主要任務就是安撫天下,穩定各方。

所以當時項羽的首要目標是解決齊國內亂問題,接著就是常山國內亂問題,至於劉邦和三秦的問題,頂多也就比燕國內亂問題優先順序高一點,但也高不在哪去。

至於為什麼大家還普遍認為諸侯國內亂是在反項羽呢?

這就不得不說當時存在的乙個不被很多人認可的事實,那就是雖然大家並不認為項羽是皇帝,並不認為項羽是天下之主,但項羽在當時對天下諸侯國確實是有著無可爭辯的宗主權。

所以後來比較尷尬的一件事就是,劉邦前腳說的「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後腳等一出函谷關就成了所謂的「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原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於是原本的諸侯內戰,隨著漢軍實力的飛速膨脹,便從擁楚變成了反楚,但所謂的反楚,也談不上什麼道義問題,單純就是因為有實力了,所以就可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了。

因此大家反楚的所有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項羽作為天下霸主,本身就是非王族出身,靠著赫赫戰功上位,所以其他人為什麼不能?

至於義帝?義帝算老幾,誰認他?也就是劉邦需要用的時候喊一句「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不用的時候那就是「漢王失職」。

所以拿後世的道義法統觀念弄到楚漢時期其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這個時候的法統就是乙個:

4樓:軒轅亞勒

因為他在亂封,製造仇恨一連串的神操作。

先說劉邦,說好的關中王沒了,鴻門宴還差點死在項羽手裡。又不對他除乾淨,還封漢王扔到蜀地去。能不恨他?可偏偏蜀地是產糧大地,誰讓他不讀書。這就是無知

再說三秦王,項羽殺了二十萬秦卒,又火燒咸陽宮,還封了三秦降將到秦地為王,老秦人能不恨他嗎,韓信滅三秦那麼快,可能就與老秦人不支援有關。三秦王想幫項羽都沒機會。

還有三齊王,項羽打完乙個立乙個一會支援這個,一會又支援另乙個,齊地就沒消停過楚軍來回折騰平叛,陷在齊地泥譚拔不出來,本來三齊王就彼此仇殺,你還讓人家扔一塊搶齊王。白白讓劉邦偷家,三齊王能不恨他?

再說趙王歇趙王歇是陳余和張耳擁立的,結果趙王不封趙王,封了個代王,張耳封了常上王。陳余什麼都沒有,好了分封一結束,陳余馬上領兵把張耳趕跑了,張耳帶兵投奔了劉邦,這操作,先是得罪趙王,我本是趙王,你給我封到窮鄉僻壤的代地,還把我手下封王,又得罪了陳余,一起擁立趙王歇,張耳封王,我什麼都沒有,本來平起平坐,你突然把我對手提拔在我之上我能服嗎,還有那申陽河南王,是張耳的寵臣他又給封王,本來能幫項羽的張耳成了劉邦的鐵桿,張耳也恨他,而且劉邦張耳未起兵前就是老朋友。劉邦的勢力又壯大了

共傲的臨江王司馬卬的殷王雖然有功,但被封王莫名其妙,既不是反秦大功臣,也不是六國後人,更不是項羽楚軍的核心你讓楚軍將領怎麼想?

英布英布是楚軍核心,可英布是個逢主必叛的小人,先叛老丈人吳芮歸項梁,後有叛楚歸漢,歸漢有叛漢,項羽的眼光真是喜感,其他核心,范增,龍且,鍾離眜,還有那個千金一諾的季布都忠心耿耿誰都比英布強可乙個也沒份。

韓廣本來是燕王又把燕王給了藏荼 ,藏荼本是韓廣大將,這麼一搞韓廣能不恨他,分封一結束兩人打起來了。

魏王豹他把魏地割了一半給司馬卬,魏王能甘心?雖然沒反但是能安定?

韓王成,立了之後又被他殺了。吳芮看這樣被張良一勸投劉邦了。

立六國後人又不立全的,燕王不是燕國之後殺懷王又搞得所有人知道 。封功臣又亂封的封別人手下又不封自己人,沒希望陳平,韓信都跑了。

他自己又不佔關中也不稱帝,搞個霸王當盟主,來個王封王 ,諸王反叛連個君臣大義名頭都不用管。

因利益結盟馬上劉邦一來就倒進劉邦陣營了。典型魏豹兩個陣營反覆跳。

他拆別人團隊偏偏不拆劉邦的,劉邦團隊核心從亭長就一起到漢中王還是一起只壯大不分離,凝聚力可想而知。

十八個王沒乙個自己人,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分封後到處平亂,平完又立乙個王,滅秦後當安服天下,可他到好,到處製造矛盾,安放火藥桶,一點火星就不得了,劉邦韓信就是那火星。

才能太大看不起任何人,三萬楚軍打劉邦五十萬還能贏可楚軍再能打,糧草不繼人心離散終有時一曲楚歌就散了兵力,可想而知他們早就沒心思為項羽賣命了。

5樓:一枚明粉

你們公司總經理把你們提拔了,都成了部門負責人,然後又把董事長擠走了。

這時候的甲(劉邦)本來是大區負責人,被總經理給弄成了中區負責人。他這時候帶頭反了。

你是收穫恩惠,但混亂即階梯,你不想當副經理嗎?

如果你是項羽,會怎麼分封天下?

賭徒路奇 把劉邦分到他的老家,不分三秦王,只分章邯為漢王,加封彭越與英布,將義帝放入關中,同時暗中激起關中民憤,派人暗殺義帝,藉口使章邯帶兵入關中平叛。使章邯為關中王。當然這要對章邯非常信任,這樣要使彭越,英布,章邯為項羽統一的大助力,而不在這幾股勢力中的諸侯王進行征伐,這樣可嘗試統一天下為皇帝 陳...

項羽為什麼不把劉邦分封在燕地?

燕地早被人佔了,當時分封的原則是就近原則,比如你是趙國的,那就從趙國劃一片地出來給你封國。劉邦最合理的封國是關中,因為那裡是他打下來的,但是項羽不放心他,那離關中最近的就是蜀地了,而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本質上是想把劉邦關進監獄,然後讓三秦王當獄警。設想其實很不錯,只是沒想到後來劉邦成功越獄。 雨瀟...

假如你是項羽,入關後將如何分封諸侯?

汪Simon 假如我是項羽,入關後我會自封漢王,封劉邦為楚王,封英布為九江王,封田榮為齊王,封彭越為魏王,封陳余為閩越王,封申陽為河南王,封韓成為韓王,封司馬欣為瞿王,封姒無諸為夜郎王,封子嬰為秦王 戰國霸王 把非洲分給劉邦,路這麼遠打不過來了。把北極洲分給田榮,讓你不跟我入關還要當王,跟個北極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