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由淺入深的學習 欣賞莎士比亞

時間 2021-05-10 18:23:48

1樓:月河

莎翁愛好者,也是中文系研究僧一枚,自己對莎士比亞的研究也不是很充分,權當參考吧。

個人覺得比較好的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應該就是史蒂芬·格林布蘭特的《俗世威爾》了,新歷史主義的分析方法深入淺出的介紹莎士比亞的時代,介紹他的家庭、婚姻和處事哲學等等。有了莎翁劇本的基礎,再讀《俗世威爾》會有很多共鳴,並且會發現,哎,原來莎翁寫這個話是由於這個原因啊!還是挺有意思的。

看完這些基本上就對莎士比亞有個大概的了解了,如果是編劇方向的學習的話,可以看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書籍,不建議去啃大部頭和莎評,畢竟中外莎士比亞研究的太多,如果不是專業學習啃下來會比較累,不如有針對性的去學習。推薦看J.M.

埃文森的《跟莎士比亞學編劇》,比較風趣幽默。

如上,純屬個人經驗之談,權當參考啦。

2樓:Didi

我上Shakespeare當基礎課所以只體會過三個月,如果文科生上完估計要上一年。。。

教授選的Shakespeare after all來當教材,上課還是各種開嘴炮多一點,帶我們理解莎翁嘴裡的黃段子,現在還是喜歡羅密歐與朱麗葉裡面的奶媽哈哈哈,打破固有印象。當然上課的時候嚴肅的話題也是蠻多的,可惜最後能記住的好像只有下流笑話。

3樓:花卷兒

時隔一年補充點內容!去年上了個莎士比亞研究的選修課,開課的是北大畢業的馮偉老師,非常有意思內容也很詳實,講了很多莎翁劇本與西方法律系統、宗教改革和王權更替的關係。老師推薦了蘇文先生的《法律與文學》,還有兩個看上去像是同乙個人其實不是的布魯姆教授的幾本書which我完全沒有讀懂…… 《法律與文學》寫的還是很棒的,除了莎士比亞的喜劇還寫了竇娥冤、秋菊打官司等等,讀完之後感覺豁然開朗,原來戲劇絕非僅僅是戲劇,寫作人的心情和時代背景都隱藏在其中。

打個比方,過去讀《哈姆雷特》,看到劇中人形容世界是乙個寬闊的監獄,在被比喻驚豔的同時,或許並不會有什麼同感,只是感受到了文字的機巧。但在有了一定的經歷後,再看這句話,就會產生強烈的共鳴——雖說我所謂的共鳴只是「沒錢好痛苦啊」……

好奇明年這個時候我會不會有新的感想。

——————

不造你感興趣MOOC嗎?有個課程叫「莎士比亞和他的世界」,我是從這兒入門的,然後看了BBC的《空王冠》系列,接著找話劇、紀錄片看,現在在讀朱生豪先生的譯本,準備看過之後再系統看一遍各個版本的莎劇電影。

其實莎士比亞門檻沒有那麼高啦,都是一些很狗血惡俗的故事橋段(當然不是說莎士比亞寫得不好,顯得狗血是因為被後人借鑑得次數太多,正所謂第乙個誇美人像花朵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剩下的都是蠢才=_=),有些看著挺樂呵的,有些看著特別撓牆。開頭就讀劇本容易人物關係混亂,建議你先看看莎翁故事梗概啊什麼的,再品讀語言會有別樣的風味哦。

至於話劇,因為說的時候有一定的速度,光看字幕的話很難體會那種語言的美感,而莎士比亞的遣詞造句是唇齒留香值得慢慢咀嚼的那種。我不知道你英文程度怎麼樣,如果不太好的話,建議還是讀一下中譯本再看話劇。讀乙個劇本也蠻快的,摻著看蠻有趣噠。

PS 有個電影叫《足球尤物》,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魔幻劇《第十二夜》,電影蠻好看的,比正經的莎劇電影容易看進去,看完再讀劇本會清晰得多。

如何系統性的學習和欣賞莎士比亞的作品?

釋然 要真正欣賞,就必須去讀英文原著,任何名家的翻譯都無法代替原文,原著刷十遍,保證大部分問題都自己解決了。最好一邊讀一邊找影視翻拍看,推薦bbc78年出的莎士比亞精選。 斷竹續竹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莎士比亞的作品,目前拍成影視質量最好的,是BBC的一套莎士比亞,網上應該能找到,看影視更容易進入劇...

程式語言應該如何由淺入深進行學習?

範靜濤 題注問的其實並不不是 由淺入深 的學習程式語言,而是如何用程式語言 由淺入深 的去支撐應用需求。可是,在 語言 到 需求 之間,並不是乙個層級漸進式的語言支撐體系,而是乙個網狀的知識體系。還有類庫呀,演算法呀 作業系統呀 資料庫呀 所以,先定 由淺入深 的應用目標,一點點學習一點點積累唄。 ...

如何評價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

皮埃爾伯爵 這部劇以我的視角實際上是宿命論與事在人為的辯證統一。讓我們分析分析,這幾個女巫到底使用了什麼超能力吧。讓我們看看第一條預言 你將成為考特爵士,以及蘇格蘭國王。然後他就成為了考特爵士。為什麼預言成功了呢 她們不是摸摸水晶球或者跳大神 占卜出來的。她實際上是擁有區域性的上帝視角 她知道國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