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人的地圖是怎麼繪製出來的?

時間 2021-05-08 04:12:13

1樓:龍江秋月

裴秀(223-271),字季彥,魏晉時期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出生於世代官宦之家,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地圖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他在前人製圖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製圖六體」,即分率(比例縮尺)、準望(方位)、道裡(里程)、高下、方邪、迂直六個方面。

《禹貢地域圖》是一部以疆域政區為主的歷史地圖集,也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圖集的年代上起「禹貢」時代,下至西晉初年,內容從古代的九州到西晉的十六州及州以下的郡、國、縣、邑的界線;古國及歷史上重大政治活動的發生地;水陸交通路線;山脈、山嶺、海洋、河流、平原、湖泊、沼澤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有明確的標註,為中國傳統地圖(平面測量繪製的地圖)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裴秀被稱為中國傳統地圖學的奠基人。

2樓:Lorry

史書中就有古人為了繪製地圖進行實地測繪的記錄,據《春秋緯》記載,五帝之一的炎帝,為了度量大地而遠涉幾十萬裡。

還有夏禹治水時期,「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其中的準繩和規矩就是當時所用的測量工具。

《山海經》也記載,夏禹派大章和豎亥兩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

這說明,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展過規模較大的測繪工作,以此描繪九州的山川、草木、道路以及禽獸的分布情況,因此,後人常常把地圖命名為《禹跡圖》,意思就是大禹的足跡。

3樓:狂亂

古代地圖畫的很隨意,就像現在的簡筆畫。麼有比例尺,沒有等高線,地勢地形簡單提一下…

小學生水平…只有體現大致資料,你通過地圖,能知道北京在北邊…距離大約多遠。也就這樣了

4樓:官悅

首先我們定位到,歷史上畫出地圖的第一人是誰?

答: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徵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

由於舊圖繪製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的幫助下,編制了中國最早的《禹貢地域圖》、《地形方丈圖》。他在繪製《禹貢地域圖》時提出了製圖六體理論。

那麼製圖六體具體是什麼呢?

答:「製圖六體」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於測定地區的大小;二曰準望(方向),用於確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裡(距離),用於確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為水平直線距離);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為直線距離);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為直線距離)。

這六項原則歸納起來也就是現代地圖學所論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離3要素,說明繪製地圖必須制定比例尺,測出地物之間的方向,並求得各地物間的水平直線距離。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了製圖六體是什麼,但地圖是有距離的,當時他們是怎樣測量的呢???

中國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主要是規、矩、準、繩;

規:就是畫圓的圓規;

矩:是曲尺,可用於檢查直角,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準:是古代用的水準器,這在《漢書》上就有記載

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

一般的物體,如樹木、房屋等,在太Sunny的照耀下,都會投射出影子來,人們在生產和

生活實踐中常常觀察這些影子,慢慢地,人們發現這些影子不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著,

而且還發現這些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立竿見影」便是我國古老的測量工作古人們用「立竿見影」來確立方向,測定時刻,或者測定節氣乃至回歸年的長度等等。由此可以說,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測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人們從遠古研究「竿影」不知有多少千萬年了.

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人們通過「竿影」的丈量和推導,創造出一套「測量高遠術」來,「立竿見影」成了漢語中的一句成語

5樓:餘源Ir

古人稱地圖為「輿圖」,簡單說就是丈量土地,用腳走過然後繪製地圖。或者到後來有馬匹、車輿和船隻,然後測量。所以當時標註的距離很多都不是很準,與實際有所出入。

說到測量,古人的測量方法、工具、繪製方法很多,也不斷發展。有許多現在都在用的,比如測天陽高度的影尺。

測量理論:劉徽《海島算經》(舉例)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劉徽所著的測量學著作,原為《劉徽九章算術注》第九卷勾股章內容的延續和發展,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海島算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測量數學事著 ,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測量工具:漢代以後,先後發明了渾天儀、覆矩、牽星板等測量工具,天文測地活動更加活躍,方法更為精密,先秦常用的步量、丈量、立桿測影方法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到了明代萬曆十年(2023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帶來了西方的天文測地方法。

為了編修曆法,在禮部侍郎徐光啟的主持下,崇禎二年(2023年),成立了由西方來華人員參加、採用西方測算方法的西局,並與採用中國傳統天文測量方法的中局一起,共同進行天文觀測。經過5年的準備,製造了象限大儀、紀限大儀、平懸渾儀、列宿經緯天球、萬國經緯地球、候時鐘、望遠鏡等10種新式儀器,並開始實施以測時刻、定方位、測子午、測北極高度為內容的實際觀測,西法取代中法的趨勢已經顯露出來。

繪製方法:製圖六體(古代地圖繪製的的集大成者---裴秀)

裴秀在地圖學方面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製圖六體」,

製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裡",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製圖六體」,是當時世界上最科學,最完善的製圖理論。除經緯線和地球投影外,現代地圖學上應考慮的主要因素,他幾乎全提了出來。

賈耽(730~805)師承裴秀六體,繪製了世界上著名的《海內華夷圖》。他採用裴秀製圖法,在55歲時組織畫工,花了17年的時間,繪製成了《海內華夷圖》巨幅唐代中國全圖。《海內華夷圖》幅面約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圖》大10倍。

古時候的人是怎樣繪製地圖的?

古怪老師 中國古代的地圖製作水平,在當時還是比較高的,自秦漢起就已經研究出了 記里鼓車 這是一種用來記錄行進距離的車輛,人推馬拉都可以,車內部有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行進過程中,齒輪歲車輪旋轉沒走一里路,便帶動車上的木質機械人敲鼓,隨車的人只需要記錄敲鼓的次數就可以知道行進歷程了。這種技術延續多朝,到...

古時候的人用的竹簡刻字,是如何保持防腐的?

霜雪霽寒宵 溼千年,幹千年,不幹不濕就半年。現在常見到的竹簡發現基本都是水井 古墓。這種完全浸泡或者完全封閉的環境當然可以很好的儲存竹簡到現在。至於古代日常生活中儲存,跟現代紙質書籍沒什麼兩樣,乾燥的房間,放到書架上 高處 做好防蟲。至於竹簡加工工藝,別的答主都已經說的很詳細了,我也就不再複述了。另...

近代的地圖是怎麼繪製的?

716gogo 以前上學那會兒用全站儀繪製過學校的地圖,三人一組,用了乙個星期做完,感覺很累,無法想象在那個只有直尺和指南針的時代是怎麼做的,細部很好做,但是大山,大江大河的走向動輒上千公里,真的無法想象。 豪子在原野 地圖是由圖上無數個點及點之間的空間位置 距離與角度 關係構成的。因此,具備精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