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的人物蠟像是按照古時候人們的真實比例做的嗎?

時間 2021-06-05 23:19:28

1樓:畢雨

顯然不是的,而且有些會出很多岔子。除非這個人真的做過人骨掃瞄一類的才能復原出面部長相,比方說馬王堆的辛追夫人。不然其它的都不會十分準確。

尤其是不同地區人的體質是不同的,有各自特徵和數值。

上博物館學課的時候老師講過他和某位雕塑家朋友之間的友好互動,他請雕塑家幫忙弄展覽中的人物形象,但是雕塑家找的資料不是展覽涉及到的人群所對應的,然後N次返工。

當然,大部分朋友在去博物館的時候不會去深究乙個人物形象背後有什麼樣的歷史資訊,比方說他們的面部是平還是立體,鼻子是高還是矮,牙齒平整還是參差不齊。但這些資訊在能夠知曉的情況下需要被真實反應。要麼就不要做乙個隨隨便便的人物形象出來。

我不止一次在博物館中聽到家長對孩子或者觀眾之間互相交流說:「你看以前的人長這個樣子」。這句話可真不能這麼講。。。

因為你不知道他們背後用的是啥資料,資料準不準確,還是只為了豐富一下展覽展示放那裡的。

2樓:

展覽公司工作過,取決於館方+公司(主要是館方)對場景細節的要求程度、館方的資料詳細度、內容與形式設計的專業程度。

最主要的是館方在不在意,對這種細節用不用心。

官方對外的說法就是有知友說的「在史實基礎上的藝術加工」。

(實際上設計師可能根本不care史實)

3樓:溺水的魚

古代不知道,現代人物應該是的。有很多明星在杜莎夫人蠟像館對比過,與真人很像。

我只去過上海的杜莎夫人蠟像館,以及東方明珠塔底層的上海市民文化蠟像。後者當時和朋友一起去的,累得不行坐在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周圍有對情侶嚇一跳以為我也是椅子上的蠟像。

抑鬱症博物館裡應該展些啥?

有趣的想法啊。不過不太懂建築設計,就隨便說說設想吧 可以用圖和文字,做出從抑鬱症人的眼中看到的世界吧,比如別人的目光,壓抑的晦暗的視野,注意力集中在負面的事情上,以及自己的痛苦上,還有很多心中的負面的話語 鋪天蓋地的,讓不抑鬱的人也體驗一把抑鬱 然後展覽各種抑鬱的藥物,成堆成堆的,也許可以用雕塑。再...

為什麼博物館裡的展品介紹非得那麼嚴肅?

沈只影 中國的語言文字稍有變化,就有歧義,特別是有關於歷史的,本就眾說紛紜,把觀眾帶偏,就失了博物館的本意。看乙個博物館如何,就看他常設展覽的標牌。好的博物館,對定期對展線查漏補缺的。要看活潑一點的博物館,去買些博物館文創唄。 克里克 博物館是人們學習交流的重要場所,在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設計中,博物...

博物館裡的燈具和燈具型別擺放有哪些講究呢?

伍必勝 晶谷照明 博物館燈具一般是路軌燈,可以調亮度,也可以變光形.為什麼呢?因為博物館經常有展覽,展覽一變,展品就會變,因為光環境也要變 至於擺放,博物館講究見光不見燈,一般用黑色的,外形簡約,能藏起來最好,最好天花一束光打到展品,其它什麼也看不到,當然,這是理想狀況.對光線要求純淨,色溫精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