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書中經常出現的「被給予」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8 03:19:00

1樓:聞韶

感覺其他答主都沒說到位。「所予」(giveness)這個詞很難給出乙個定義,因為你很難找到比given更加基本的術語,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描述來理解它。

塞拉斯說:

我想,批評關於所予或(用黑格爾的語言來講)直接性的哲學想法的哲學家都不會否認,在推論某物是這樣和(例如)看到它是這樣之間存在差別。

首先,塞拉斯把所予與黑格爾的直接性相提並論。了解黑格爾的話,不難理解。

然後,塞拉斯用看到和推論之間的區別來刻畫所予。看到和推論之間的區別是什麼?看到是直接的、無中介的,推論是間接的、借助前提和推理規則的。

所以說,所予的核心特徵就是直接、無中介,是一種被給定的東西。這是從獲得方式的角度來說的。我覺得從規範性角度來說也有乙個區別。

看到不太需要我們的辯護,它是被給予的東西,本身就擁有著自明的確定性,而推論則需要辯護,需要推論者承擔認知責任。題目補充說,「被給予」是人的主動性的一種體現嗎?恰恰說反了。

這樣界定的所予,是乙個比較寬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不同的東西:

被稱為「所予」的東西包括感覺內容、物質物件、共相、命題、實在聯絡、第一原則,甚至所予本身。

讀過哲學史就可以理解,近代哲學中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爭,爭論的乙個焦點可以說就是所予是什麼。理性主義者認為所予是理性直觀到的第一原則,經驗主義者認為所予是感覺內容。後來的很多流派也仍然有著所予的想法,只不過指定的所予是不同的東西。

即便後來塞拉斯已經系統地批判過「所予的神話」了,但是哲學家仍然不斷地把理論建立在所予之上。

2樓:哲學為何p開頭

1、昰 be 種 g 屬神給予 iv 謂詞 en=中間=主詞。

2、字母文字的邏輯遊戲,言簡意賅,上述當然也可以還原回自然語言。

3樓:

「被給予(性)」應該是對「be given」或「giveness」的翻譯,可以從「給予」與「被給予」的相對關係上來理解「被給予」。

另外漢語不同於英語,通常較少使用被動語態,而多使用主動語態。在我印象裡,李幼蒸似乎把「giveness」(被給予性)翻譯為「所予性」,不知道「所予性」這一譯法是否更好理解?

為什麼日本ACG文化中經常出現夏季祭典並作為男女主人公感情醞釀的突破口?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 觀乎。士曰 既徂。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Yukino Lu 夏日祭典之於日本少年少女就好比 畢業舞會之於歐美高中生 南小鳥之於ll信徒 程心之於雲天明 亞絲娜之於桐人 吉岡雙葉之於馬渕洸 當媽之於炮姐 綾波麗之於真嗣 ...

為什麼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科技發達的帝國?這種國家可能存在嗎?

章魚呆膠布 實際上,還真有可能存在。大家雖然都從歷史上得出了封建時代在前,我們現在的制度在後,就像封建帝制在分封制之後一樣,理所當然的認為封建帝制比我們現在的制度要落後。但咱們理智地思考一下。如果封建時代有著我們現代科技的發達交通和發達通訊,是不是古代許多欺上瞞下 天災人禍都能第一時間得到處理?行政...

為什麼日本動漫中經常出現很寫實的動植物?

艾葉 題主所說的 寫實 恐怕不是指美術意義上的。即便是京紫這種以作畫精緻度著稱的動畫,其對動物毛髮等細節的寫實程度也遠遠比不上以迪士尼為代表的美式3D動畫。可想而知題主想表達的意思 我這裡畫乙隻普通杜鵑,哪怕再寫實 足夠讓你分不清是真杜鵑還是畫出來的,它也不夠寫實 而我這裡畫乙隻橙胸咬鵑,哪怕使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