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學科競賽中入選省隊的水平各需要至少閱讀至少多少課外資料?

時間 2021-05-31 10:19:52

1樓:

物理競賽

頂級強省不大了解,隨便說下一般省份的情況

程稼伕力學篇,電磁學篇

江四喜專題精編

認真培訓熱光近

認真培訓實驗

做完上面這些差不多是銅牌到銀牌的水平(一般年份)如果不放心,可以看新概念那一套普物的書,可以做難題集萃,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蔡題集萃......上不封頂(雖然做完這些連集訓隊都差不多了)

建議把目光放遠些,很多省隊末位是憑運氣或者發揮上位的,只有足夠強才不會被別人比下去。

2樓:

物理。高一上龍門專題+部分範小輝。高一下,歷屆真題+一部分程嫁夫大紅皮。

高二高數,普物,難集(大概乙個月)。高三有點給忘了,大概就是到處看看,老師給編的幾套卷子找找感覺。蘇500(大概看了看),還有200道(這個特別好玩,最開心的一周)。

3樓:

好像回答裡沒生物啊,不開森

強省的話,那十來本肯定要看的,重點的要背的滾瓜爛熟,同時還要刷大量的題,還要去培訓機構聽聽大學講師的課

4樓:暮鼓晨鐘

數學的話,天賦會有很大影響。

座標某數競中強省,同學初三暑假開始正式學數競(之前水水地學完了高中數學),看了半本高一奧數教程,做了幾套模擬題,高一進省隊了。

5樓:

裴巨本+無機化學(各校)

物理化學

greenwood+結構化學基礎+高無結

art+人名反應+策控+Named ReactionMarch,Carey,Inorganic Chemistry,無叢,全合成相關書或文獻etc.(if only u got time)

only these.

6樓:王暉

物理的話,我的順序是

黑白皮,高妙,某工科的微積分,難集,國培,俄羅斯500道,歷屆複賽決賽。看了一些分析力學,以及趙凱華的新概念物理。

7樓:初空庭

化學競賽至少

4本:吉大武大黑色無機化學上下冊,邢大本有機上下冊。

是我搞競賽的第二年。第一年稀里糊塗的直到暑假才搞懂一些東西,第二年因為中考學業輕鬆沒事幹重點看了這兩種書,然後想著拿個省一混過吧,結果國初題比較合胃口拿了80+,排名前十去參加省選,但因虛報年級心裡虛+沒重視省選+省選期間生病(不,這都是我菜的藉口)成為省隊線下第一名,遺憾落選。

嗯那年我們省隊六金四集,還有個學了一年進隊的拿了銅。還被我與同學吐槽說換作我們也能拿銀。

8樓:

物理競賽,兩次進入省隊,高二的時候省隊內排名已經靠前,此時做過兩本程稼夫、高妙、難集的熱電光部分、舒力B組和少量專題精編

9樓:Capricornus

閱讀量不需要太大,大學四大化學學科內容太多了,乙個高中生一般沒時間精力都看完,盡量買一些競賽的小冊子看吧,看那種針對考綱精煉後的精華版,理解最好,不行就背下來,如果有一些獨家的整理的資料就更好了

10樓:philos

數學的話,強省和弱省不一樣

強省你得多練一試保二試基礎,天賦高還行,天賦不高就要多刷題

弱省的話,看點半吊子競賽書就能進隊了...

11樓:愉悅

我進省隊前大概有這麼多,進省隊之後又看了中無,中有,物化。

藍皮+格伍+結基+巨本+分析應該就夠進省隊了。。。主要看你能把書裡的東西吃到多透。

12樓:qfzklm

高一物理競賽入門的時候,老師帶著刷過範小輝,那會兒還是藍皮一本,第二年書店裡的就變成黑白皮兩本了。。高二物理競賽提高的時候,老師帶著刷過高妙。。以及平時老師不知道從哪些參考書上找來的題目出的卷子,高二下學期停課的時候一天一張,上午做題下午講,晚上自習,最後是歷屆複賽真題衝刺。。

按照我們老師的做法,「官方推薦」的資料是範小輝入門,高妙提高,歷屆複賽真題衝刺。。

講真,並不多。。

我的功夫主要在自習及課下的時候,一半的時間學高數,一半的時間學普物。。

到高三年級入選省隊的時候,我做完了200道,蘇幼生的難集,鄭永玲的國培,趙凱華的新概念全套及定性半定量物理學,周衍柏的理論力學等全部習題,粗略地刷過某電工學,某工程力學,中科大普物教材系列,因為同學在看所以也做過一些的比如程稼夫系列,張大同系列,俄羅斯500道等。。物理部分也不過是止於普物而已,高數部分則是刷完了同濟第六版,某線性代數習題集,以及各種物理書後面的附錄。。

個人感覺收穫最大的是在高二的最後暑假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刷完了難集,早八點到學校晚十點回家,一天12個小時能刷幾十道題,一兩百頁,一周時間剛好刷完了。。

最後,我在集訓隊也見過很多完全不會高數不會普物的同學,也見過熟練掌握四大力學以及固體廣相的大神,所以以上僅僅是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13樓:

化學競賽基本不需要課內的東西鴨

看啥書……我記得當年化吧還是化競吧小雅姐的有個精帖說的很清楚……簡單說說無機化學課本精通一套有機看裴巨本就好啊分析的話武大的書還行想推式子可以看看蘭大的書(陳老爺子的書上推導是真的詳細不過推式子對高中競賽沒啥用2333) 物化什麼的看看傅獻彩老師的物化結構什麼的可以看看段連運老師那本結基

這大概是我乙個省二渣渣的閱讀量…很多書沒仔細讀…見過我校上屆金牌讀書大概是比我多不少的OTZ@小二黑 同屆省選大佬出來說兩句吧

14樓:「已登出」

至少?物理的話,我見過最強的是只做過程稼夫兩本+難題集萃+國培四本書。但一般都會做很多書。

我是:高數上(同濟),程稼夫(力),舒幼生力學,程稼夫(電),趙凱華(電磁學),崔鴻賓(熱光近),李椿熱學,劉玉鑫熱學,光學教程,楊福家原子物理學,更高更妙的物理,江四喜(方法漫淡),江四喜(專題精編),難題集萃,奧賽物理題選,科大國培,力學小問題(清華),國培,25套分專題物理競賽模擬題(未出版,這是我知道的最難的一本書),新概念物理全套,黑白皮(範小輝),高數下,線性代數,向量分析與場論,復變函式,數學物理方程,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暫時就想起這些。

其中的題集如程稼夫,難集,25套等都至少做了2遍。

有時間的,我們在高二時近一年只學競賽,還沒有暑假,一天可以做20-40頁題。

高中學科競賽生(MO, PhO, ChO, BiO, OI)中途放棄競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色弱,之前理論成績還成,實驗始終不方便也的確不擅長動手,以後也不能報考化學類專業,棄了 專心物理和資訊學,純腦力勞動,也不要求看顏色 有時候走某條路,別人覺得是通天大道,其實只是別無選擇 不知道算不算吧,之前從初三開始搞數競,高中開始同時搞數競和物競,但是就是自己在質心啊什麼的上面學 學校培訓 小藍...

高中學競賽高中學競賽能夠帶來什麼除了學習成績以外的好處?

Cinnabar 怎麼說呢學競賽一定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經歷。每個人天賦不同,能力不同,擅長的領域也各不相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競賽這條路上走的很遠,但只要是在這條路上走過的人,都能將其中的風景領略一二。比較大眾的說法是競賽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更能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我覺得有兩點讓我感觸很深...

如何看待學軍中學在高中物理競賽決賽中疑似考前洩題行為

這就是你所說的證據?不好意思學軍這麼多年來多少競賽學生考上清北你自己看信奧隊裡有多少學軍的人,你敢說所有都是作弊嗎,不要因為羨慕別人就冠別人這樣的名號,很丟人 再補充一下,以前教我的乙個競賽教練真的押中過題,他買了出題人買的所有雜誌報紙等,然後全看了一遍,針對有關出題者專業的內容都進行了改編,然後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