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如何在五學科競賽中作出選擇(後附情況簡述)

時間 2021-05-11 19:44:40

1樓:suxxsfe

會的我現在接觸著物競數競和信競

然後逐漸在物理數學上投入就少了一些

就算但搞一科都需要投入很大精力,比如我在半夜寫這篇回答前還在做信竟題。。。

搞太多很難有大的成果,畢竟競賽這東西,到最後天賦還是佔很大一部分,而且前提還是努力足夠的情況下

2樓:

如果是為了進集訓隊-->清北。建議只專攻一門。也要考慮到天津每年能進集訓隊的哪個學科有優勢。

如果只是學著玩玩,那倒是可以隨便。

3樓:Sweetlemon

在現在的形勢下,如果想通過競賽獲得公升學優惠,那麼幾乎是必須拿到頂尖的成績才有可能。所以如果目的是獲得公升學優惠,那麼請依自己的能力選擇,個人認為一般搞一科猛鑽、並且天賦夠好會有可能成功。但是風險太大,很不建議。

如果對個人能力不是很有自信,建議在思想上就不要把競賽和公升學建立起太大的關聯。

如果學競賽是興趣使然,那麼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是好訊息,因為大可不必考慮競賽的「含金量」,而可以更多地考慮興趣。如果只是因為興趣、愛好學習競賽的知識,對成績基本不在意的話,那麼其實學幾科應該都沒有問題。當然個人認為,只是對知識感興趣、不太關心成績的人可能不是很多。

而如果是對競賽又有興趣、又有搞出一些成績的慾望——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那麼個人認為選擇一科最想搞的,投入比較多的精力;其他競賽也可不完全放棄,可以投入比較少的精力,臨考時稍微備戰一下,這應該也是不錯的模式。當然這裡再強調一下(個人的觀點),搞出成績不是為了公升學,而是為了別的目的,比如青春的激情、心中的嚮往,或者想為將來的自己打下乙個良好的基礎,甚至想要和別人吹牛,這都是可以的;當然不同的目的帶來的動力大小可能會不同。

既然競賽不能為公升學提供直接幫助,(並且應該每個人都想要公升學,)那就總需要有為公升學做準備的東西——那就是高考科目學習(文化課學習)。由此看來,這種學習模式必定要求以文化課為主(這其實也是我省大多數競賽生的模式,原先可能「落後」,但現在卻成為了佔優勢的)。從思想上就一定要明確,競賽是興趣,文化課承擔著公升學的任務(當然這句話不是說文化課的作用只有公升學)。

這樣在競賽退役之後或一段(小)停課結束之後,就可以更快地回到文化課學習當中。

以上是個人意見。最後分享一下個人經歷。

座標弱省強校,從初二開始搞 OI(當然之前有程式設計基礎),高一前開始搞 MO,現在高二;屬於既是對競賽學科知識感興趣,又想搞出點小成績的型別。現在其實比較尷尬,搞兩門競賽(並且努力維持文化課不落下)造成時間分配非常緊張,感覺每科競賽都沒分配到多少時間,進步很慢(因此可能會造成情緒不好)。這就是我推薦選擇一門競賽為主搞下去的原因。

4樓:biubiubiu

(現在自招不是沒了嗎...

你學競賽得奔著國集去才能簽約...)

個人覺得還是學競賽還是靠天賦,覺得自己在哪科上有天賦就學哪科

5樓:

先說結論:從功利的角度來說,不建議題主搞兩門以上,大概率結果會不盡如人意。我自己是同時搞的數物,主物副數,最後也是兩個一等獎,物理最後實驗考的不好,也沒能進隊(記得應該是13名吧,當年省隊名額是10個)。

然後從題主的情況來看,不算起步的比較早的,所以可能更需要集中精力,把時間放在一門學科上,這樣才能拼的過那些起步更早的同學。建議題主花2/3個學期同時跟著三個方向學,最後確定自己力所能及且感興趣的一科學習。

最後,題主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起步沒有別人早就沒有機會。事實上起步晚的進隊的大有人在(高二正式接觸,一年時間進隊cpho銀牌),而起步早的也未必就能拿到好的成績(比如我......我高一複賽進了實驗......

最後三年也都沒有特別好的成績),祝題主未來取得好的成績。

6樓:鴻飛那復顧東西

正常人基本沒有這個精力。

我就說說比較熟悉的化競。

化競如果真的要拿牌,現在最低水平大概是得看完20多本教科書,然後當中包括一些英文書和需要高數基礎的書。

有興趣是好事,但是實際上化競花的精力不像某些答主說的一樣少。刷題量可能不太大,但是看的書會很多。而且現在趨勢來看,看的書多,也要做題,而且不能保證能拿省一以上(相當看發揮)。

具體決定自己選擇吧

7樓:Mariio

A:資訊刷題很費時間(乙個小地方調不出來浪費你一天的時間都不夠)(打比賽占用時間),如果你感覺自己能力過強(巨強)那就專攻資訊進隊吧

B:不然數學+資訊雙省一也不錯啊

8樓:WA-automaton

---修改日誌:

1.重寫原回答的激烈措辭。(因為提問者太有禮貌了[捂臉]) 2.補充說明。

不請自來。

不會累死。但是你(幾乎一定)會失敗。畢竟,你三科學得都離超凡出眾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如果是中人資質,高中三年基本上是趕不上的。

建議重心放在文化課,競賽做為日常的思維鍛鍊。這樣如果失敗了,不會覺得太虧。

千萬不要對文化課有任何放棄的念頭!千萬不要!

9樓:Sirlhc

個人覺得資訊學比較消耗時間,後期刷題佔比時間很多,學習的知識也需要很多.個人建議看題主對資訊學的興趣,若學了資訊學,除非特別個人實力特別強,否則對其它科目競賽要有一定取捨

如何看待高中五大學科競賽黑幕現象?

本人第34屆化競國集,聽同學老師講過有黑幕,但個人這兩年多走下來並沒有發現明顯黑幕,當然初賽改卷老師可能多給強校一兩分也未可知 雖然本人非強校,無緣體驗 也不能算黑幕吧,可能就是類似改卷時的有效數字原定會扣0.5分,但強校學生加上這0.5分就擠掉弱省學生進省隊了,那麼可能就會睜乙隻眼閉乙隻眼,額有點...

如何辨別競賽五大學科獲獎證書的級別?

化競強答一發 化學競賽的階段分省預選賽 國家初賽 省選拔賽 國家決賽 集訓隊培訓 IChO這幾項 其中涉及到對公升學有用的證書的是國家初賽和國家決賽 趴 省一 國家初賽一等獎 國一 金牌,國家決賽一等獎 如圖所示,證書的顏色隨獎項的不同可能會有變化。如果不是這種證書大概是沒用的 嗯 以及可以去中國化...

華為推出麒麟810後高通如何在中端市場作出反擊?

Rookie 有必要反擊麼?華為自己已經把麒麟810摁死了。先是鋪天蓋地的5G營銷,然後麒麟990發布會上大吹特吹5G SoC,黑友商外掛程式基帶落後,NSA假5G更落後,或者沒5G。巧了,已經開始流片的SM7250和半路殺出來的Exynos980都是5G SoC。麒麟810並沒有5G,就算粘個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