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各個流派最核心的精神財富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14:08:34

1樓:

習武很苦、很痛,但習武強健體魄、磨鍊心性,那種修行的過程很享受——自信而又謙抑,平和而又勇毅,大氣而又沉穩,對自己誠實,對他人公平,對正義敢擔當,這是真正的習武者所追崇的武魂。

2樓:典傳筋骨開發

功夫就是時間,每天數以千計的磨練,改變人的發勁方式,鍛造人的關節、筋骨,提公升打擊部位的硬度,練就身如彈簧的崩彈勁。 貓,是集功夫的大成者,為什麼這麼說?憑著它身體的那張弓,骨肉分離的最高境界,鋒利撩人的四爪,柔軟無骨的軀體……如果它願意,可以身如鬼魅,可以竄屋上梁,四肢可以鋒利如刀……… 我們的武術愛好者們,每天都在孜孜不倦磨礪著自我,都希望自己可以突破瓶頸,可以擁有一身的功夫!

從小,受電影電視的影響,相信跟我一樣,很多朋友都有武俠情節,但影視追求的是最佳的視覺效果和影響力,而缺少了實質性的東西,我們應該正視!

「內家拳,外家拳」已經成了衡量拳好差的標誌,實際上,拳本無內外,區分的標誌是「氣與丹田」。創拳之初,並無「氣與丹田」之說,到了和平年代,才由道家引入,而有了現在的「內外之分」。內家未必就比外家厲害,練內家的要調息,外家的也一樣要呼吸,丹田鼓起本來就是橫膈膜公升降引起的內臟移動,填充至小腹,而非「氣」,如此而已!

改變了自己的「筋骨、關節、內臟」,將其提公升至極限,您就是高手!

千招會不如一招精,最重要有乙個明師能夠指點不足之處,不斷加以完善提公升!

決定功夫高低的主要因素,歸根到底,還是在於筋骨,關節,內臟這些實質性的東西。太極,形意,八卦是傳統拳的傑出代表,他們練功的第一步,都講撐筋拔骨,筋是什麼,不是指血管,韌帶,而是指肌肉兩頭連線的彈性組織,我們小時候玩的彈弓上面的牛筋,比如皮筋。骨是什麼呢,骨即是骨頭。

「撐筋拔骨」有人要問,骨頭還能拔嗎?拔了不就斷了嗎?其實,不用把骨頭斷開,所謂拔骨,即是將骨頭與骨頭的連線處,拔開一定的縫隙,利用大筋有彈性的物質,構成了一張無形的弓。

拳論中提到的,「身備五張弓」,就是指兩臂,兩腿,加乙個身弓,組成的五張弓。因為關節縫隙的拉伸,使得大筋得以撐開,產生彈勁。其中脊柱的一張弓,顯得猶為重要。

很多拳術大家都說,初生嬰兒,所使之力,即是整體勁。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初生嬰兒,在母體內,是蜷縮著的,出生後,慢慢長大,由爬行變成了直立行走,由於地球引力的關係,原本如弓般的脊柱,也為了適合地球的引力,變成了S形。

也就失去了爬行嬰兒的脊柱大弓發力的那個環節。所以我們在日常訓練中,會收尾閭,頂命門,含胸拔胸,將身體拉成一張弓,以便於發出整體勁。

最後,再講一講內臟。大家肯定想,內臟是多麼脆弱的組織,怎麼可以發勁呢?其實,內臟是不能夠主動發勁的,但是,內臟與內臟之間,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們之間也存在著肌理組織,起到固定內臟的作用,這些組織,練得足夠強大,是可以主動帶動內臟運動的。

打比方,人的胸廓就像乙個氣缸,內臟就像活塞,活塞在氣缸內部是上下運動的,可以輔助人體產生向上和向下的勁力,稱之為起落勁。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大體明白了內家拳發力的根本所在!

其實無論是精神財富,還是其他,讓每一位真正愛好武術的朋友少走彎路,能夠吸收到能夠一生所受益之處,它都是我們人生的財富。

3樓:福州禪武

中華武術

是從中國傳統

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民族 體育

文化形式,根植於中國特有的歷史

傳統和文化心理土壤。它除了具備一般的文化特點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徵。 武術萌生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其發展與演變過程亦帶著顯著的傳統文化烙印。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道、佛為哲學基礎,這些哲學思想蘊含在武術搏擊理論及實踐運用中, 同時也形成了歷代武術家個性氣質的思想基礎,像道家的柔靜,修身養性,凝神靜氣,提倡以人與自然

為核心,以無為、虛靜、自然為主旨,注重人與天的和諧。佛家講究調心、調身、 調息,主張明心見性,重在頓悟。儒家倡導以人與社會為核心,以禮制心,注重內心的修養與社會實踐等。

武術的精神是什麼?

最認可一位武者的說法 習武最重要的是讓乙個人具有強者的思想。電視劇集霍元甲中外中國人叫中中國人什麼?東亞病夫。病的是什麼?被鴉片毀掉的身體尚在其次,主要是內心自甘墮落 不思進取。時過境遷,在現如今,中中國人的內心變了麼?請大家認真看看曾經火爆一時的新聞,回想一下自身的遭遇,相信各位心中自然會有自己的...

有哪些漫畫是關於某流派的武術或格鬥技的?

比卡乒比卡乓 誠意推薦遠藤浩輝的 全能格鬥士 內容說的是主角只是單純的喜歡 修斗 這門運動而去練習很日常的故事,但是整個劇情又很吸引人。很寫實,裡面很專業的介紹了站立 地面的許多技術細節,還有日本職業選手的訓練專案 方法,甚至飲食之類的。畫工也很不錯,地面纏鬥的場面細節都表現得很好。 半根南京 軍雞...

傳統武術各種流派應該發展「寸止規則」下的競賽嗎?

詠春 傳統武術比賽發展到今天明顯套路比賽居多,而真正的比武並沒有像散打 搏擊那樣有正規擂台和成套規則,是因為傳統武術種類繁雜,不好制定出一套適應於大多派系又不限制和削弱傳統武術,讓他的優勢最大化表現出來的規則。點到為止當然是從古至今都在用於比武要求,但這只是一方面的約束,要構成完整的比賽規則還需要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