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時間 2021-05-12 19:48:02

1樓:alsed

Z20X從此成為絕唱。

其實,日本幾大電視品牌索尼、松下、東芝、夏普、三菱電機在本土殺得非常激烈。

除了夏普近幾年在走神外,松下EZ1000、東芝Z20X/X910、三菱電機的雷射背光電視哪乙個都不會比索尼的Z9D/A1差,但奈何只有索尼還堅持在全球發售與日本規格同步的電視。

所以,收購就收購唄,反正也是半死不活的狀態。你照樣在國內買不到松下、東芝的頂級電視,而他們的頂尖技術也不可能為國內廠商所用,調性就不一樣。

看夏普被鴻海收購後成什麼樣子……早川德次大概能被氣活過來。

說白了,中中國人做的就是門生意,而不是產品。以及把錢扔在日本人面前的那種爽快感,但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技術你還是學不來。別忘了,這次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東芝還保留了5%的股權。

再以及,日本幾家科技公司早已完成轉型,索尼現在是靠遊戲和半導體業務盈利,同時也發力醫療業務,松下也轉去做車載電池和B2B,人家早就不care消費電子了。

東芝也就是沒混好,核電上栽了個跟頭,然後拿過氣的消費電子業務換錢。

試問以上這幾個領域裡,國內的小公尺、海信等等有說話的份?

人家是默默悶聲發財,國產廠商給人家送錢還嘲諷人家不務正業,高下立見。

2樓:美洛夫斯基

說句實話東芝的技術還是挺牛X的,海信收購東芝雖然看似中國企業的走強趨勢,但是家電市場畢竟還是競爭太激烈了,真為海信擔心,能否消化

3樓:

高票答案回答得很好了。

另外,JDI在OLED大概也沒戲,因為目前JDI最多是在沒有產線的情況下說要量產OLED,跟國內某廠隔一段時間就有給蘋果提供螢幕的新聞差不多,看看就算了。至少國內的OLED已經進入量產的良率提公升階段,要吹還沒有量產能力的的JDI,最多吹一吹JDI的OLED技術跟國內某廠能互通有無,拿JDI一篇新聞稿畫的OLED大餅跟已經量產好幾年的三星比,並不現實。

另一邊,三星已經開始畫MicroLED的大餅了。

三星搶灘MicroLED市場將與蘋果對抗到底!

連畫大餅都落後一代。就算JDI從明天開始量產OLED,也是落後三星一代的情況,不會有多少人認為值得賭JDI了。

電子業的發展趨勢,日本不如南韓已經是事實,不需要吹南韓。不信的話可以去自己查製程領先的幾大晶元公司,Intel 台積電三星 GF,這方面很久沒有日本什麼事了。

4樓:壞未來

達成的目的有三:

其一,吸納了良好成熟的技術,充實自家的品牌實力。

其二,完成了良好市場口碑的擴充,將乙個老牌企業的優秀部分用來擴充自己品牌的實力。

其三,和許多老牌大廠的收購一樣,並不是僅僅是因為自己公司發展原因去收購,還有後台對各個行業新興技術的大力扶持。【參考最近幾年許多框架晶元音訊記憶體顆粒系統大廠的收購案例】

為了增加自家電視螢幕材質的後期發展的潛力,現在的電視市場已經不是以前幾年那個大家都吃飽的局面了。

通過這次的收購案,用這一筆大資金來擴大對未來新興的電視螢幕材料方面的掌控,不說在新材料螢幕裡獨大,至少保證自己品牌能在新材料市場衝擊下,自身的市場占有量。加入到下一輪的屏顯裝置科技競賽。

這一次收購只不過是對未來市場的保級。避免下一次螢幕材料更新後淪為和某些品牌一樣的組裝代工廠。

如何評價美的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

Zight 這件確實是大新聞,在香港和台灣都鬧得很大。畢竟港台兩地對日本品牌有較深感情。這次收購,可能國內訊息封鎖原因,樓上一位叫 學者 的朋友了解錯誤。美的收購的不單止是品牌,而是整個家電部門,員工 生產線,以及多達5000項專利,那是赤裸裸的核心技術!日本人要心疼死了 根據東芝的新聞稿,美的與他...

如何看待騰訊收購 Supercell?

翻天覆地 部落衝突11本滿建築玩家表示期待了很久的12本打更新並沒有到來等了半天來了一條船 上了船告訴我要重新玩 重新玩就重新玩 可還不讓一直玩 每天贏3把後就零收益 再玩就白玩 要不花錢解鎖立刻玩 或者等待24小時再來玩 部落衝突真的算是個良心遊戲,除了一開始買寶石解鎖5農民,基本不用再花錢 靠自...

如何看待 GitHub 收購 NPM

因為使用者多,微軟不缺錢,目的是收集行業資料,微軟很多軟體都是免費甚至開源的,但是內部都有telemetry,即後台上傳使用者資料,大量的資料不必與使用者掛鉤,也有很大的價值。實際,資料應該是與使用者掛鉤的,參考chrome,每個chrome都會有乙個唯一的ID,至於隱私保護,大概就是不公開收集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