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殘幅的定位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好多人說富士只適合玩玩,專業人士不選富士?

時間 2021-07-05 15:31:51

1樓:青山布衣

富士那叫做差異化競爭,

避開激烈的全畫幅競爭,搞搞殘幅,搞搞中畫幅,也過得挺滋潤。

就拿富士的殘幅機來說吧,

優點:1、相機顏值高,讓人有上手把玩的興趣;

2、直出色彩好,看家賣點算是,拍完匯出到手機稍微調一下就可以髮圈了;

3、輕便,方便帶出門,適合女生。

缺點:1、貴,毫無價效比;

2、確實對焦比不過以索尼為代表的一系列產品;

3、鏡頭可選擇餘地不大。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確實一般都不會選擇富士,至少是不會選擇富士作為主力機。但是對於業餘玩家來說,xt4我覺得也不錯。

不過考慮到題主所說的新手、且想好好學攝影、1萬6的預算,我的建議是直接買索尼A7M3+55 1.8這套組合,絕對足夠你用,將來你也肯定不會後悔。

退一萬步,就算你後悔了,二手也很容易出。

為啥不推薦佳能,因為佳能的rf鏡頭,太貴了。而索尼有充足的副廠鏡頭可以選擇。

2樓:水仔222

只聽「好多人」怎麼說

錢是你自己的

你覺得好就買

對自己的需求不明確的話

你根本不需要在乎別人的這種對於效能評價

選好看的不就行了

3樓:堂前燕sax

大廠高銷量機型對消費者來說只有合適不合適,沒有好壞之分,放在一起比無非是這個對焦快一點,那個高感好一點,挑到自己合適的,喜歡的就買,沒必要這麼糾結別人的看法

4樓:HanZP

因為對於專業人士,大就是美,粗就是好(大霧)

當然是除了便攜和直出色彩(XT4便攜還要打折扣)全方位拉胯。選單布局雖然不錯但礙於尺寸限制拍照時調節真不怎麼方便

但是它真的可以裝進褲兜,這就是我還保留的最主要

5樓:老牛

不是人家的機器「定位」是什麼,而是你自己的「定位」是什麼。

至於網路上面的瞎BB,聽聽就行了。你自己感覺好,就好。如果你自己沒有感覺,那就用用手機。

說到什麼什麼「殘幅」、「全幅」,只是歧視鏈作祟。那些瞧不起的「高人們」喊「殘幅」。

6樓:每天吃火鍋

這個「專業」的定義就很含糊,能賺到錢算專業?還是說要賺幾十萬才算專業。

我認識一些新手攝影師都是從身邊的朋友開始約拍的,有用半畫幅的相機拍攝的,用佳能m50的,人家也能賺到錢,只是可能不多。

我也見過業餘的用索尼a73,佳能r6,但是他們只是愛好,並不靠這個賺錢。

富士的半畫幅底小,高感、寬容度、虛化會比全畫幅相機差一些,不太適合起早貪黑去拍風景那種,也不太適合拍私房照或者暗光場景的人像,但是在光線好的情況下,我覺得其實和全畫幅的差距並沒有很明顯。

所以專不專業不僅僅是看機器,也看攝影師。如果技術夠好的攝影師,用xt4也有信心出好片給客戶;如果說技術沒有磨練到家,用什麼相機都會覺得信心不足。

【富士篇】2023年富士相機選購篇

【索尼篇】2023年索尼相機選購篇

【佳能篇】2023年佳能相機選購篇

【尼康篇】2023年尼康相機選購篇

【松下篇】2023年松下相機選購篇

【入門相機篇】2023年入門、高階相機選購篇

【vlog相機篇】2023年vlog相機推薦

7樓:牛寺大帝

這話是對的

富士的看家本領是膠片時代的色彩模式,可是攝影總歸是要往前走的。

德雲社就是例子,郭德綱搞復古,挖掘傳統相聲寶藏,的確風光了好多年。可老資本畢竟是有限的,傳統相聲挖掘完了怎麼辦呢,眼下德雲社創新乏力,總是趕不上時代的發展,就是只吃老本的後果。

富士也是如此,膠片被數碼淘汰了,膠片色彩無非就是個懷舊情懷而已,並非主流市場的追求,富士機身復古,色彩復古,這些東西玩一玩是很不錯的,但是行業主流就不要想了,GFX也是用畫幅搞錯位競爭,另闢蹊徑彎道超車,但仔細看看,其核心還是色彩。

8樓:天涯淚

本人主力機佳能R5

副手機富士T3

二者都是微單,但是R5各種秀肌肉的鏡頭,已經無法跟微單掛鉤,起碼600g吧

富士的魅力在於各種輕便小定焦,隨時可以攜帶強大的18種濾鏡,源於富士膠片百年功底

無需修圖,輕鬆直出,快速髮圈。

要想商業出圖有難度,特別暗光下高iso畫質確實差點。但是它輕便啊,乙個個快2斤的裝備,你能堅持多久?最後都是落灰。

9樓:方槍槍

m43還一堆人拿著去拍野生動物,不夠專業嗎?

憑什麼apsc畫幅就不能專業?

估計樓主口中的專業人群就是唯全畫幅論的那類攝影師吧?想了下他們的專業應該屬於婚紗攝影?婚禮攝影?糖水人像?私房攝影?

開機就是扭到最大光圈追求淺景深的那種所謂攝影師?

樓主應該多讀讀書,看看外面世界,或者買本紐約攝影教程看看,希望你知道拍照不論畫幅,能選出自己最合適的工具,善用工具的優點,避開工具的缺點,才能走向專業。

10樓:冷雨

富士的穩定性比較差,有時觸控不靈,宕機,對焦不穩定。作為備機挺合適,主力用也不是不可以,有些風險,如果不是要求很嚴格,很多大神主力不都是富士嗎。

11樓:阿童木錶匠

「專業」這個說法,實在是含糊其辭,讓人摸不著頭腦。靠攝影吃飯的算專業?拍的特別好的算專業?還是神色儼然貌似藝術家的算專業?

XT4是富士的APS旗艦,機身效能並不差,基本能達到主流的準專業機的水平。只是畫幅比全幅小,極限成像質量差一些。這麼一款產品,沒有夠用不夠用的問題,只有合適不合適的問題。

如果只是業餘玩玩,純作為愛好,那XT4的機身效能不但夠用簡直是過剩了。

如果作為吃飯的傢伙,XT4也可以滿足相當一部分「專業」需求。「專業」人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效能,從何合理的選擇相機,不會因此糾結。

12樓:首相大師

全畫幅,富士apsc和M43使用者。

商品定位都是商家強行給的,消費主義給消費者喂的迷魂湯嘍。使用者要的功能它有,也趁手,我覺得就就是個好相機。

畫幅的話,我看知乎某大神說,他在日本的攝影專業教授有用apsc的,還有用一次性相機的。二手資訊不可考。不過我是見過在國外有用apsc和M43的攝影師。

我也對器材和自己水平有過反思,結論是少花錢還得學習啊。

所以我現在對是不是索佳高階全幅看的比較淡了。上了全畫幅,上頭不還有哈蘇啥的嘛。

13樓:石舟居士

前富士使用者來現身說法,是的,富士有塗抹,對焦還不好,高感虛標,一般都是買來當玩具的,如果是業餘玩玩,問題不大,要是正經幹活兒的話不靠譜,幹活兒買索尼或者佳能。

14樓:傲嬌萌主

xf我就不提了

這麼說吧,乙個快門有時滯的相機,是不能拿來用的

你乙個高畫質機,不能拿去拍風光,高低感寬容度打不過z72,只能拿去棚拍,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專業。

15樓:Gustav

有乙個回答說的很明白了,想明白自己是賽車手,計程車司機,ceo司機,還是就喜歡兜兜風。

沒想明白也很正常,那就先買個普普通通的,沒那麼多情懷標籤的單反或者微單,然後邊拍邊接著想這個問題。

16樓:Jacky.C

我不是富士用家,我說說對富士相機的看法。

1. 富士相機顏值好看嗎? 好看!

2. 膠片濾鏡好玩嗎?好玩,有時也想過買一台玩玩,也許等我某天沒事幹閒得蛋疼的時候。

3. 富士畫質好嗎?我覺得就跟其他殘幅差不多就乙個檔次,沒有必要黑也沒有必要吹。

4. 富士比全畫幅畫質差很多嗎?各方面大概差一檔,高感,寬容度,虛化5.

你會買富士來幹活嗎?不會。外觀對幹活沒有任何幫助,膠片濾鏡也是。

而且鏡頭選擇也太少。當然我也基本上不會選其他半畫幅相機來工作。

從全幅降到殘幅是什麼體驗?

茫茫丶 18年購入D610 28 70 F2.8 這組最便宜的在售全畫幅 上古大三元的組合 成為了我的主機機器,一直用到20年疫情前 共計拍照約1萬張 主要用途是家庭聚會的時候拍合照 夜景和人像後來因為太重了,帶出門的慾望直線降低 後入了Eos M3 加狗頭,在海鮮市場1300元購入本來就是想買來玩...

殘幅機這麼不被看好,殘幅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想攝影的記錄儀 同等條件下,殘幅連拍速度更快,有1.5倍的焦段,某種意義上更適合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 而且現在的殘幅機畫素也足夠,2000多萬,不如尼康的d500,就是有名的速度機 ManInNet 這麼多年了,看看 canon,nikon 殘幅機有多少專用鏡頭?廠家要你向全幅公升級。殘幅機,是使用輕...

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是美好的還是殘酷的,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命運可以被改變嗎?

已登出 世界是這樣的 要堅強就忘記自己的身份,要生活就忘記自己的自尊,要工作就忘記自己的感情 改變命運?當然可以,你得能肝的動,肝的動天下都是你的 清水 世界因差異而美麗,所以不能簡單說世界殘酷不殘酷,美好不美好。因為有美好才凸顯出殘酷。有殘酷才能凸顯出美好,因為有殘酷所以更珍惜那些美好,因為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