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到底自私的動物如何生存下來的?

時間 2021-06-24 18:14:32

1樓:大寒

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動物和人的區別。雖然理論上講人也是動物,但是人畢竟是擁有高階思維能力的大腦的動物,人類大腦對比自然界其他動物,明顯更加豐富具有創造力,所以人才能成為世界的主宰生物。這一點初中生物就應該學了。

然後再來說自私的問題,對於人類來說,自私的概念是不考慮其他人感受,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喜歡獨佔等等。所以一說起自私,好像就是個複雜的品性問題。但其實,這只是一種正常的,每一種生物都存在的情況。

沒錯,就是每一種。植物也是。這樣你可能就理解這個情感的本質了。

這並不是一種複雜的情緒,而是一種生物種族繁衍特性。每個生物必須要「自私」,才能保證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下存活。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還有的生物甘願犧牲,來保全所謂「自私」的個體呢。這其實還是種族群體繁衍的要求。

比如說,乙個集體裡,「自私」能力強的,往往就是生存能力最強的,而面對嚴峻的生存環境,對於自己的物種來說,必須保留生存能力最強的來保證種族延續。所以其他犧牲的個體,其實程度上來說也是「自私」的,只不過「自私」的方式不一樣,但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

另外你說的獨佔資源,也是不存在的,乙個族群裡不可能只會留下幾個個體,就算是「自私」的個體,起碼也要佔到相當一部分數量。

其實你提的這個問題沒啥含金量,說白了你是走進了乙個誤區,把各種區別和概念混淆了,才會覺得不理解。

你要知道,動物只是動物,人是高階動物,嚴格的來說可能是一種其他更高階物種。所以不要把人類製造的形容詞套到動物身上。書裡用這個詞形容也只是涵蓋乙個生物概念。

簡單的來說一句話就能總結的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人類應該如何對待動物,偏愛某種動物是自私的表現嗎?

韋文博 人類當然是自私的,但是自私不代表會肆無忌憚地去傷害動物。打獵獲得食物的快感,和現代社會保護動物獲得的快感,誰又能分辨孰高孰低呢?所以無論乙個人是否喜歡東西,是否偏愛某一種動物,他的出發點都是自己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沒有任何的錯誤,只是人與人之間獲得滿足感的方式不同罷了。 若初 每個人都有不同...

到底該如何與自私的朋友相處?

嬌潤 誰都自私,只不過有表現明顯的有不明顯的。是情商的高低不同,和情商低的人相處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別動我蛋糕,動了他就別想好。 嘿嘿 友誼是相互的,不是單方面的付出,長久的積壓不滿,只會引發日後更大爭吵。既然已經相處了那麼多年,那麼應該是有一定感情基礎的,要和她適當的溝通,表達自己對她行為感到...

都說人是自私的動物,那動物呢?有什麼動物在日常活動中表現出來總是無私的嗎?自私性可被改變嗎?為什麼?

動物確實是更加無私的。就拿養兒育女來說,除了少數鳥類,幾乎所有動物都不會反哺,照顧老年父母。中中國人有句俗話養兒防老,其實這就是一種有私心的育兒行為。很多人生孩子其實還是有這種想法,希望孩子老了能照顧自己。但所有的動物都沒有這個想法,它們繁育後代的行為完全是無私的,幼獸長大都會離開父母。生物的本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