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是如何看待過程和結果的?

時間 2021-06-09 03:55:55

1樓:

佛法講因果,講緣起。

由於因果不虛,惡因得惡果,很明白的事情。你說的過程中的欺騙什麼的,是惡因,絕對不行。

由於講緣起,因緣不到,這個結果就不能發生,所以不能苛求,強求就是愚痴。

2樓:自在之路

大家都知道,累積了過程,就可能會有結果。

但以佛法來說,所有的過程都是暫時的結果,所有的結果也都是暫時的過程。

任何乙個當下都在累積自己的資糧,不論這是結果或過程,但重要的就是,這累積就造就了人們認為的您和末學。

誰都不知道,您由現在到明天的因緣如何,只要這些因緣大到能震撼讓人開悟,這就是這人開悟的機緣。

所以,預祝您明天就開悟。

別忽視任何乙個因緣(身口意)對我們的累積作用,能趣向如實的累積,就有高度的趣向如實機率。

若自己不在乎,偷偷作一些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事,其實這些因緣都深刻的在所謂的您或末學佔了乙份,不論您稱這做記意或經驗等,這就是您,我。

這些都是世間法,也就是因緣流轉的事實,對每個人都一樣,只是有人認為他騙過了所有的人及法官等,而以為沒事,其實這都在實質的累積。因緣果的事實展現,深刻的造就您與末學,只要在世間法繼續流轉,唯一的路,繼續輪迴,而且輪迴在自己造就的世界(因緣)中,人人都如此生活著。

世間法如此展現,如何才能漸不被這些牽著走,漸自在無煩惱(無為,出世間)的過活呢?

末學常強調的"中性覺觀",就是重點。

熟練了覺觀,一但自己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就知自己是如何的纏於世間法,能有中性覺觀的能力,很簡單,不論習性多強,只是時間的問題,任何能覺觀得到的,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被超越,不再影響我們,而漸不再輪迴。

所以,熟練覺觀,親身體驗體會苦集滅道是最重要的。

沒此能力的人,可能就一直以為做惡沒被人發現就好,而一再輪迴。

所以,任何乙個過程及結果,都是您,都是我,就是如此累積的。

抱著僥倖心理的人,輪迴是自找的。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對中性覺觀有興趣的師兄,末學回答的這篇及接下去相當多篇可參考:

人該如何合理禁慾,能做到多大程度上的寡欲?人的境界可以多高?如何做到?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祝福!

佛法中的財富觀是怎樣的?如何看待佛教中求財的種種法門?

六哥 有絕大部分修財神法的人會犯的乙個錯誤,就是單單只念咒語,以為如此便可發財 實際上他不是單單念乙個咒語就行的,在完整的儀軌裡還有供養佛菩薩的內容 為什麼一定要有這個內容呢?因為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是因果,有發財的因,才有發財的果 那麼什麼是發財的因呢?就是對佛菩薩供養,或者對凡夫布施,最好兩者兼具...

敵意收購有哪些經典案例?過程和結果是怎樣的?

千鬯葉 敵意收購通俗來講就是一家企業在決定併購之後,要做的第一步,是要和擬被收購企業的管理層進行接觸。如果雙方能坐下來相談甚歡,事情就簡單,無非就是討價還價,最後各讓一步,各大歡喜,這屬於善意併購。郎情妾意 的善意併購之外,自然也有 霸王硬上弓 的併購。就像地主家的惡少看上漂亮的良家姑娘,如果惡少長...

如何看待聊天過程中的漢字首字母縮寫

淚無痕 還是請對方說清楚的好。這些漢語拼音的首字母縮寫未必能夠表達出對方的意思,或者說你能真正的理解對方的意思,甚至你也看不懂。有時還增加了學習成本。現在語音通話或者語音打字都挺方便的,寫的字就很少了。沒必要用拼音縮寫來迷惑人。還好我工作學習生活中沒使用這些。身邊的朋友同事也沒有使用。 談談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