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話頭?什麼是疑情?

時間 2021-06-05 11:43:10

1樓:秋沛

禪宗本質上還是佛法。宗下解脫本來也沒什麼奇特,並不超勝於教下,了解這點,再看禪宗也就一目了然。

什麼是疑情?

世尊當年為什麼要捨太子位出家?是因為輪迴生死大苦不得解脫,要尋覓一條道路出來,這條路是什麼?佛就是帶著這樣的疑情趨向解脫的。

這種出離心是佛法上的疑情的基礎,而且時刻可以現量觀察是否得到了結果,只需要看諸般大苦是否盡皆解脫了即可證明。這樣的疑情的盡頭就是正盡苦究竟解脫。

凡夫生活中也有各種疑情。鑰匙去哪兒了,錢包去哪兒了,她或者他去哪兒了諸如此類,隨著主觀上重要性的大小,有些短時間內也非常強烈。但是佛法的這個疑情一旦如法生起,持續性是這些可替代的事物發起的疑情不可比擬的,會成為你生命的背景,因為除非究竟解脫,這個疑情就無法解決。

所以如理作意,發起出離心,這是發起疑情的重要關鍵。

至於話頭。佛法上的解脫沒有其他,現量觀察到五蘊諸法無我,即是解脫。各種話頭無非是根據各人的差別,尋個地方,讓你去觀察到乙個或者一系列的認知過程上無我,其實和念住沒有本質區別。

PS:修行人不是因為乙個話頭而起疑情,而是這個疑情本來就鋪天蓋地,話頭不過做了個靶子而已。如果不是這樣,還是要檢討一下出離心才是。

2樓:憨山門下

示參禪切要(徑山禪堂小參)

禪門一宗。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傳之旨。以稜伽四卷印心。是則禪雖教外別傳。其實以教應證。方見佛祖無二之道也。

其參究工夫。亦從教出。稜伽經云。

靜坐山林。上中下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

此實世尊的示做工夫之訣法也。又雲。彼心意識。

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虗妄之相。生死有海。

業愛無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此是如來的示悟心之妙旨也。

又雲。從上諸聖。轉相傳受。

妄想無性。此又的示秘密心印也。此黃麵老子教人參究之切要處。

及達磨示二祖雲。汝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此達磨最初示人參究之要法也。

傳至黃梅求法嗣時。六祖剛道得本來無一物。便得衣缽。

此相傳心印之的旨也。及六祖南還示道明雲。不思善。

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參究之的訣也。

是知從上佛祖。只是教人了悟自心。識得自己而已。

向未有公案話頭之說。

及南嶽青原而下。諸祖隨宜開示。多就疑處敲擊。

令人回頭轉腦便休。即有不會者。雖下鉗錘。

也只任他時節因緣。至黃蘗始教人看話頭。直到大慧禪師。

方才極力主張。教學人參一則古人公案。以為巴鼻。

謂之話頭。要人切切提撕。此何以故。

只為學人八識田中。無量劫來惡習種子。念念內薰。

相續流注。妄想不斷。無可柰何。

故將一則無義味話。與你咬定。先將一切內外心境妄想。

一齊放下。因放不下。故教提此話頭。

如斬亂絲。一斷齊斷。更不相續。

把斷意識。再不放行。此正是達磨外息諸緣。

內心無喘。心如牆壁的規則也。不如此下手。

決不見自己本來面目。不是教你在公案語句上尋思。當作疑情。

望他討分曉也。即如大慧。專教看話頭。

下毒手。只是要你死偷心耳。如示眾雲。

參禪惟要虗卻心。把生死二字。貼在額頭上。

如欠人萬貫錢債相似。晝三夜三。茶裡飯裡。

行時住時。坐時臥時。與朋友相酬酢時。

靜時閙時。舉個話頭。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云無。只管向個裡看來看去。沒滋味時。

如撞牆壁相似。到結交頭。如老鼠入牛角。

便見倒斷也。要汝辦一片長遠身心。與之撕挨。

驀然心華發明。照十方剎。一悟便徹底去也。

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尋常慣用的鉗錘。其意只是要你將話頭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

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面目。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尋思。

當疑情。討分曉也。如雲。

心華發明。豈從他得耶。如上佛祖一一指示。

要你參究自己。不是向他玄妙言句取覓。

今人參禪做工夫。人人都說看話頭。下疑情。

不知向根底究。只管在話頭上求。求來求去。

忽然想出一段光景。就說悟了。便說偈呈頌。

就當作奇貨。便以為得了。正不知全墮在妄想知見網中。

如此參禪。豈不瞎卻天下後世人眼睛。今之少年。

蒲團未穩。就稱悟道便逞口嘴。弄精魂。

當作機鋒迅捷。想著幾句沒下落胡言亂語。稱作頌古。

是你自己妄想中來的。幾曾夢見古人在。若是如今人悟道這等容易。

則古人操履。如長慶坐破七個蒲團。趙州三十年不襍用心似這般比來。

那古人是最鈍根人。與你今人提草鞋也沒用處。增上慢人。

未得謂得。可不懼哉。

其參禪看話頭。下疑情。決不可少。

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只是要善用疑情。若疑情破了。則佛祖鼻孔自然一串穿卻。

只如看念佛的公案。但審實念佛的是誰。不是疑佛是誰。

若是疑佛是誰。只消聽座主講阿彌陀佛。名無量光。

如此便當悟了。作無量光的偈子幾首來。如此喚作悟道。

則悟心者如麻似粟矣。苦哉苦哉。古人說話頭如敲門瓦子。

只是敲開門要見屋裡人。不是在門外做活計。以此足見依話頭起疑。

其疑不在話頭。要在根底也。只如夾山參船子。

問雲。垂絲千尺。意在深潭。

離鉤三寸。子何不道。山擬開口。

師便一橈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師又雲。

道。道。山擬開口。

師又打。山大悟。乃點頭三下。

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若是夾山在鉤線上作活計。船子如何捨命為得他。此便是古人快便善出身路也。

在昔禪道盛時。處處有明眼知識。天下衲子參究者多。

到處有開發。況雲。不是無禪。

只是無師。今禪家寂寥久矣。何幸一時發心參究者多。

雖有知識。或量機權進。隨情印證。

學人心淺便以為得。又不信如來聖教。不求真正路頭。

只管懵董做。即便以冬瓜印子為的決。不但自誤。

又且誤人。可不懼哉。且如古之宰官居士。

載傳燈者。有數人而已。今之塵勞中人。

麤戒不修。濁亂妄想。仗己聰明。

看了幾則古德機緣。個個都以上上根自負。見僧便鬥機鋒。

亦以自己為悟道。此雖時弊。良由吾徒一盲引眾盲耳。

老人今遵佛祖真正工夫切要處。大家商量。高明達士。自有以正之。

摘自憨山老人夢遊集

憨山德清(2023年11月15日-20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諡號弘覺禪師,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眾,為臨濟宗門下。復興禪宗,與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認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什麼是參話頭,如何參話頭?

三關與見處 虛雲老和尚丁未 淨慧長老批註 丁未誤,應是丁亥,1947年 春在南華寺講開示 下手的功夫屢有變遷,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徹悟了道,師徒授受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不實法,平日的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 就病與醫而已。宋代以後的人們之根器就陋劣了!雖講了很多,一點也做不到。要他...

什麼是情劫?

情劫在遇到之前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有的人就會遇到。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隱隱感覺我在等乙個人。他會在人群中一眼認出我來,我看到他,也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在我的腦海中一直有個模糊的印象,但是臉看不清。我都沒有遇到他,在尋找他的過程中我和別的男孩子約會過,被人愛過,也喜歡過別...

什麼是共情能力呢 共情等於感性嗎

鐘難離 睡前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強答一波。先說結論 共情不等於感性。共情是可以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感受到所看所聞中的情緒,這個情緒是有歡喜,有悲傷,也有平靜的。而感性不一樣,感性也是感知情緒,但強調的是,自身情緒受到感性影響。區別就出來了,感性比共情多的,是對自身的影響。看到樓主的情況,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