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你出資我出力難道不對嗎?

時間 2021-06-02 14:30:00

1樓:豆餅

這事歸根結底並不是「對不對」的問題,也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甚至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而是立場的問題。

「剝削」這詞隱含了道德批判,而道德,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乙個時代有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封建時代有封建時代的道德,資本主義有資本主義的道德,社會主義有社會主義的道德。「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對嗎?

在封建時代很對,符合封建時代的道德要求;為什麼如今卻不認可呢?因為早在70年中國就徹底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我們的文化、觀念早已站到封建主義之上。「你出資我出力」,對嗎?

在資本主義時代很對,符合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和道德要求;但馬克思主義並不站在資本主義的高度上,而是進一步往上,站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高度上。

2樓:AliceDiana

你出100的資,我出100的力,沒問題。

你出90的資,我出100的力,我忍了。

你出50的資,讓我出200的力,拿著多餘的150買機器買原材料,然後讓更多的人出200的力,掙越來越多的150,然後還跟我說哎呀我好窮啊,哎呀要虧本了,哎呀要沒錢了,轉頭一看自己開的車是7位數的,房子是8位數的,還讓我拿著50去買我產出的200的商品?

3樓:

你說的沒錯,但是事實比這複雜,簡單舉個例子

一開始你覺得你和老闆都認同這份工作值1萬月薪(過去的工作容易量化,現在則不容易)。

入職後,一開始確實是這麼做的,沒毛病。然而你工作效率很高,很上進,老闆覺得你好用,給你安排了更多的工作,或者給你更難的工作,但是你的工資沒有因此變多

後來你開始加班,有加班費,但是加班費沒有你的時薪高,你犧牲了配家人的時間。

後來你公升職了,開始了新的一輪迴圈

但是回想最初的約定,是不是老闆賺了你虧了,這就是剝削啊。只是19世紀的剝削大家都算的出來,比如讓工人操作很多的機器,不斷要求提公升效率等等,現在各種方式則更隱蔽了。

如果沒有老闆,你是個裝修工,自己單幹,客戶按工作量給你錢,這裡就是你說的付出和回報對等,不存在剝削(狹義的)

4樓:xcvfoxl

他有不出資的自由

你沒有不出力的自由,會餓死。

所以交易的前提不是公平對等的,而且隨著交易進行,會越來越不公平,越來越不對等。

毛選第一卷吧

5樓:沉底的蠍子

從根本上來說這並不是誰出資或誰出力的問題,而是當事人是否自願的問題!

如果你是自願的,再殘酷的「剝削」都不是真正的剝削;而如果你是非自願的,再舒適的「合作」本質上都是剝削。

整件事的重點在於勞動者本人——「你」。是你選擇了是否同意老闆開出的薪酬條件,而不是老闆強迫的。聘用之所以會成立,除了客觀條件(比如薪酬、勞動時長等)以外,還有你的主觀能動性也在決定著你是否要為老闆打工。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削你,除了你自己。

6樓:山人

剝削與不剝削真與勞動價值論無關,這其中的邏輯還真就是出資的問題,勞動對應貨幣,我出資就是對產品的全權擁有,工人的勞動是出資的一部分,所以不存在剝削。如果咬定有剝削而認為工人勞動與資本家出資的不對等性,就可以把工人的勞動出價權給工人就可以解決,美國工會就是這麼幹的,但這解決了什麼問題了嗎

7樓:

這個取決於你是用私有制還是公有制來講。

從私有制來講,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是資本家買的,資本家把自己的生產資料投入生產,且每個崗位的工作都等於是資本家親自勞動,畢竟勞動力都是他的,那麼價值當然就是資本家創造的,所謂剝削是不存在的。

從公有制來講,生產資料是官方用民眾的稅金創造的,是屬於全體勞動者的,個人創造生產資料給自己謀利是禁止的,所以勞動者只要自行投入勞動力就能創造價值了,實則就是全體勞動者都成了股東,當然萬一要是玩砸了,以前賺到的工資也要吐出來補窟窿,因為責任也是大家的嘛。

結論,你出資我出力難道不對嗎?從公有制來講不對,因為「資」是屬於全體勞動者的,你不可能以你的名義來調動,要是不出力肯定是賺不到錢的。不過我們現在是私有制。

8樓:小島主

你出資,我出力。獲得的價值怎麼分配呢?誰來分呢?出資方和出力方是平等的合作關係嗎?出力方有選擇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現在很多人就是不明白呢?

9樓:SINGULARPOINT

的確是對的。

我出資200塊,你出力值250塊,我就賺了50塊。

我的200塊買的是你的勞動力,這是等價交換,沒有任何問題——雖然你的勞動產品值250塊。

為什麼不能多點給你,是因為你一天自己和家庭開銷就是200塊,你把這200塊花完了,才會繼續來我這裡幹活,否則你可能就偷懶在家裡玩。

10樓:寓形宇內

初級階段這種關係比較赤裸裸,有空我也要去讀一下當時的書。

現階段根本不需要赤裸裸,有的是手段,怕是要讓當年提煉出剝削關係的人,大開眼界。

11樓:偺家

一人出資,提高生產力;一人出力,提供基本生產力。這是對的,不是剝削。所謂剝削,是指出資方佔據出力方的剩餘價值的行為,但是剩餘價值這種東西,沒法證實,也不能說清楚該怎麼進行剩餘價值的劃分。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扯,說剩餘價值是出力方創造的,當然歸出力方所有。這是無視生產工具也起著對生產的積極作用的事實,若乙個人生產不使用生產工具,每天生產50個口罩;當這個人使用生產工具後,便能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500個口罩。那麼問題來了,在這500個口罩中,有哪部分是憑藉個人力氣所生產的口罩,哪部分是工具作用生產後所生產的口罩?

如果工具屬於出力方的,那麼他完全可以占有這500個口罩;如果屬於出資方,那該怎麼分這500個口罩?(如果只是按照工具的損耗來分給出資方相應的產品價值,那出資方無利可圖,並不需要提供生產工具,那樣的話生產效率降低總產量減少,這就意味著產品的稀缺。如果因為出資方提供了工具,就把比原來多出來的400個口罩占有,那麼出力方無論是否使用工具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接受生產工具並不能有利可圖,那工人也就不會需要出資方的生產工具。)

12樓:走在路上1080

你出資我出力是交易關係,你給我借錢和我給你還錢同樣也不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但你借錢我還錢而且還需要支付利息那就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13樓:冷夜千星

乙個問題,你勞動所得如何正確分配。

你的勞動是否等同於你勞動所應得的報酬。你生產100元的東西,資本家給了你100元,然後將商品賣出得200元,那麼你就是拿100元的勞動換得資本家200元的價值,然後資本家將這200元的商品放到市場上售賣,你發現你得到的100元並不足以換得你以100元勞動價值所生產出現200元的商品。你算算你虧了賺了。

14樓:奔波的波

看答主名字顯然是支援共產主義的同志,問這麼乙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想要釣魚,罷了,我就當那條上鉤的魚吧!

資本家和工人的確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馬克思已經論證過了,只是很多人閱歷不夠或者立場不同所以不承認,但的確如此。

馬克思說貨幣的本質其實是社會權力,乙個口袋裡擁有遠遠超過他消費能力的貨幣的公民,會被一大群人乞求僱傭自己,比如金融學家。這就是社會權力的體現。資本家掌握大量的貨幣,就是掌握了大量的社會權力。

所以資本家和工人,乙個擁有大量社會權力,乙個不依靠資本家就很難活下去的群體,不可能保持平等的關係。當這兩者湊到一起,必然就會發生剝削。

15樓:冰凍三尺

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哲學問題。

換個角度問這個問題:

勞動、土地、資本、資訊、技術都屬於生產要素。既然同樣都是生產要素之一,為什麼是資本剝削勞動,而不是勞動剝削資本?

問題再深問一層:

2. 在什麼條件下,資本不再處於優勢地位?我們如何達到這樣的條件?

把「剝削」這個標準,換成是「賺取高於社會平均的超額利潤」。答案就已經很清楚了。就兩個字--稀缺。

當資本比勞動稀缺的時候,就是資本賺取超額利潤。

當勞動比資本稀缺的時候,就是勞動賺取超額利潤。比如影視明星、體育明星、頭部的帶貨網紅。

可惜的是,由稀缺帶來的勞動力溢價,只能侷限在有限的賽道,不可能惠及到每個人。

再深問一層:

3. 在什麼條件下,資本會被一種廣泛存在、惠及大眾的生產要素壓制而處於劣勢?我們如何達到這樣的條件?

勞動、土地、資訊、技術,這幾個生產要素哪個最有可能去壓制資本?

長遠來看,技術更有可能。我也更希望是技術。

乙個新技術出現,並不僅僅提高了生產力,更重要的是能開闢了乙個新的競爭維度,乙個的賽道。有限的賽道,就只有有限的贏家。無限的賽道,就可以有無限的贏家。

在每個區域性細分賽道上,新技術都比資本更稀缺。

乙個新技術出現,無數資本追在後面跟投的時代,就是資本處於劣勢的時代。

資本以投中了技術獨角獸公司為榮的時代,就是資本處於劣勢的時代。

乙個又乙個顛覆式的新技術持續不斷地出現。壟斷企業即便是暫時形成了,也很快會被新技術打翻在地的時代,就是資本處於劣勢的時代。

我希望這樣的時代能早點到來。其實已經很近了,不是嗎?

16樓:成民

推薦閱讀馬克思的《雇傭勞動與資本》。假如有個大地主佔據了村子裡的大部分田產,然後其他農民為了吃飽飯就只能當佃農,地主出田農民出力難道不對嗎?因為大量生產資料私有是原罪;雖然地主可以找到很多的理由說他的土地來得如何正當(這當然大可懷疑), 但農民也需要吃飯,不能」餓死「!

所以打土豪分田地有正當性,地主出田農民出力就是有不對。

17樓:左茶葉

《資本論》裡說過,資本主義生產下的一切交換看是公平合理,實則並非等價交換。同理,資本家出錢,工人出力;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工人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力,而資本家僅僅依靠自身資源就可以完全不參加勞動生產過程來獲利。

在最後的利益分配過程,往往是資本家佔主導地位,工人階級往往只是待宰的羔羊。最後利益導向自然不會向著為了完成產品生產而付出大量勞動力的工人階級,而資本家階級則坐享其成,直接剝奪(剝削)並獲得了大量的工人勞動產品。

資本家階級則把這種由工人用剩餘勞動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稱為所謂「利潤」,完美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下-資本家剝削工人階級勞動成果的關係!

18樓:蛋蛋

不要把政治課和現實經濟混淆了,兩者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東西。政治考試就按政治教材的來。現實經濟可以參考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建議你不考政治了再看經濟學,因為兩者有不一致的內容。

19樓:遞斧和泥

因為生產資料也是無產者生產的,

自然,資本家通過原始積累剝削無產者是合理的,無產者不滿意推翻資本家的統治也是合理的,

你不能拿人類的道德標準來衡量社科,這麼說奴隸制也是對的,父債子償天經地義,你爹不努力害你做了奴隸,你就應該認真給奴隸主工作,當然,奴隸不能消費,所以資本家要推翻奴隸制封建制,

他不但要你為他工作,還要你花費更多的錢買你自己生產的東西,

活著的意義是否是 剝削與被剝削

乙醚近乎醇 不要認為人生有乙個本質的意義 在人生中可能會發生剝削與被剝削,但這並非就是本質。同樣地,有些人對你投以愛有些人投以恨,但人生的意義也不止愛恨情仇。他們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不存在誰歸屬於誰,誰是誰的本質這樣乙個問題,所以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就是做活著的時候能做的事,沒有更進一步的意義了 ...

你認為研究生導師和學生是剝削與被剝削關係嗎?

知識達人 學校是訓練學生被剝削能zhidao力指標的場所,這項能力越強,學生被剝削時越麻木,這樣的學生能夠在高考時取得良好的成績,內將來社會招聘也會優先要這些人才,這些人才之所以叫人才,就是因為他們在被剝削的時候 毛病 最少,容資本家管理他們時最省心 要是老闆員工之間那樣的話倒還行,任務是什麼酬勞是...

馬克思和他的女僕是不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這個問題應該是存在爭議的。按照經典文字的說法,只有非常狹義的產業工人的創造價值實體的勞動屬於創造價值的 生產性勞動 從事服務,銷售,演出,軟體,金融等等不創造實體的廣義工人的勞動不創造價值,自然不存在經濟意義上的剝削關係。但是徐禾的書強調第二類工人與資本家仍然存在剝削關係。 聊齋 提出這樣問題是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