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你不犯罪的是你的道德還是法律的懲罰?

時間 2021-05-06 16:25:14

1樓:

瞎扯乙個。

一定時期下的道德,是當時生存競爭策略下的最優集合。一定時期的法律穩固在部分利於統治者的道德及以上。那麼,普通人在大部分時候的行為收益是在道德(法律)這條曲線上上下浮動的,加上期望值等外部不確定因素,使人看漲看跌行動在未來產生的收益。

因個人的風險接收程度和樂觀程度不同,對道德產生不同行動收益預期,導致不同的現實行動。

說人話,看哪個能獲利?(這裡的獲利不僅指經濟收益也包含多種利益)

2樓:加油皮卡丘

題主說的是「犯罪」的問題,那麼預設就是《刑法》調整的法律關係。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最容易接觸到的是侵犯人身的犯罪和侵犯財產的犯罪。

侵犯人身的犯罪,比如殺人、傷害。心中的道德告訴我要和別人和平相處,最多鬥鬥嘴也不能動手。刑法告訴我故意傷害造成輕傷以上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侵犯財產的犯罪,比如盜竊、詐騙、侵占(撿到東西不還)。心中的道德告訴我別人的東西不要拿,撿到東西要交給警察。刑法告訴我數額較大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所以我覺得道德和法律的懲罰是並存的,只不過對於不同人來說佔比會不同。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道德和法律對一件事的評價是一致的。

道德對強者的約束力大還是弱者的約束力大?

SamuelOfCN 看怎樣的弱者,怎樣的強者,強與弱的判別標準是什麼,怎樣定性的,又是哪乙個領域的強與弱。強弱是種比較差別,就束縛而言,應該看他們的哲學,世界觀,生存原則,在框架內生存的,強者生存收到的束縛不會小。但靠著打破框架的,束縛力就看具體情況了 狗吉狗吉 道德就是模糊化的社會規則 比如尊老...

人類到底是因為法律的威懾力而不犯罪,還是因為自身道德觀和認知拒絕犯罪?

年輕有為 與這兩者都有關係,而個人認為,中國目前這個階段,法律的強制力影響更大。犯罪學是比較複雜的學科,普通大學法學本科階段基本很少設定犯罪學這門學科,除了一些政法院校或者公安警務專業。犯罪有其根源,其中最重要的當屬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環境。所謂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

道德更多的是在約束個人與他人以及社會的關係,道德對於個人的自我相處是否還有意義?

已登出 我可不可以理解為 道德觀念對宅男是否有意義?我覺得這是乙個有趣的問法,首先我覺得這是乙個偽命題,然後我想這可能接近於中國哲學 慎獨 的概念。1 偽命題。英國最偉大的哲學家霍布斯的理論根基 在那個時代的所有人中,霍布斯把一切問題當作事實問題,不因花言巧語誤入歧途 人類的利益相互衝突,這是人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