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是否性本善。為什麼?

時間 2021-05-12 07:24:16

1樓:luzhiyuan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結論。

這個善,不一定是善良的善,而是「合適」「應該」「就該」之類的概念。

怎麼看,很簡單,人是如何來的,動物是如何來的,植物是如何來的,地球以及生物界為什麼如此和諧共存?就像有人指導過一樣,不不不,人一定指導不了這麼「善」的天地間。

所以你看,人之初,一切都是那麼的「合適」,「自然」,天造地設,天經地義。

人怎麼變壞的,或者說,變得有善有惡的?

莊子說,混沌被鑿了七竅,混沌就死了。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兩句話乙個意思,人的自我意識建立起來,明白善惡美醜,就「壞」了。

佛陀說,一切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他的意思是說,人之初,性本善。但長大了會妄想了,有執著了,「善惡」就跟著來了,智慧型就被遮蔽了。

2樓:yqdhhqld666

人之初,性本就是個人,又善的一面,有懶惰貪婪的一面,所以需要教化,不過也能看出人和人本質會不同,有的人陰暗面佔的比較多。

3樓:小小道童

性本善,就是指所有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具備善良的品性嗎?

這樣的理解並不完全。

性這個字很容易被翻譯成品性,品格,古文中性字的含義其實也並沒有統一的說法

先秦典籍中很少有性字,後世理學、道教、佛教中多有言及性字,那麼性字是怎麼出現的呢?

傅斯年先生的《性命古訓辯證》一書中,將性字的源頭歸於生字,所以性字是從生字演變過來的

具體您可以自己去研究,這裡只說乙個簡單的結論,性是人生成後出現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客觀的存在,而不是乙個用道德標準去衡量的東西

這個客觀的存在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有無限的可能此為善也

這樣看,不同角度去看「性本善」,正確與否全在你自己如何理解

實際上看古文書籍,很多時候白話的解釋未必靠譜,我這也是一家之言,想探其究竟還得自己下功夫研究原文

古語說「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老年人變成了老小孩之後,做的都是一些壞事呢?

八月 首先,我本人並是 人之初,性本善 的擁躉。人性一般接受不住考驗,在利益,尤其是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事物都會有乙個籌碼 高低取決於即將得到的與將會失去的。但是,我也相信,總有那麼一些人,是能夠堅守自己的底線的,甚至可以放棄生命的,我相信這是信仰的力量,這裡的信仰,我指的是個人堅信的的一些東西,和...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為何在我看來這個世界壞人多,好人少?

顧上淨 因為好人做好事不一定有人宣揚,但壞人做壞事一定會震驚四座,而且人的大腦為了確保人的生存,傾向於接受壞的訊息,所以好事一般不會有人關注,壞的訊息往往能博人眼球 淡淡 善是中性詞,是究竟本來的那個真相,人之初,心靈是通透的,這是我們一生最真實的時候,這裡其實隱在的含義是讓人別忘初心!這是做事做人...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注意「人之初」

So long 人之初即不是善,也不是惡,同樣也不是無善無惡,而是無所謂善惡,根本就沒有善惡這個概念。這是從人的認識的角度來說的,人之初沒有善惡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什麼後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在成長的過程知道了善惡,也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那麼人之本性是既善既惡的。從永恆發展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