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8全新奧迪A7?

時間 2021-05-12 18:57:39

1樓:D仔的汽油頭

奧迪傷過我3次心。

第一次是臺6萬公里Q5高壓油幫浦壞了,還是停在車間剪刀架上,停了乙個禮拜。

第二次是臺1萬公里多些的Q5發電機壞了,小電瓶迅速饋電,時速100kmh 先是ADAS失效,接著ABS/ESC失效,然後EPS失效,之後變速箱失效,最後發動機不點火,把我擱路邊等救援1小時。

第三次是新奧迪A7空簧,開了不到1萬公里,右後空氣彈簧漏氣了,這車國內還沒正式進來,修都麻煩的要死。

2樓:馮晞帆-稀飯

這裡想藉著奧迪A7這台豪華車,反其道而行之,說一些跟普羅大眾相關的接地氣話題。新技術往往先用在豪華車上,往後再不斷下放。因此豪華車某些科技不光造福自家車主,還會影響整個業界。

我們不妨以奧迪A7這台車作為「啟示錄」,看能從中窺探到哪些趨勢。

我們常調侃奧迪是燈廠,在奧迪A7上可以看到矩陣LED大燈,以及動態尾燈。相比於氙氣大燈,LED大燈本身可感知的優勢不多。本以為LED大燈是個雞肋,結果基於LED的發光原理,後來衍生出一系列很強大的功能, 表現在頭燈上就是矩陣大燈。

LED大燈由很多顆燈泡組成,控制不同燈泡的開閉,能達到一些神奇效果。例如晚上跑偏僻省道,需要開遠光,在對向有車來的時候,矩陣大燈可以關閉炫到對向車的燈泡,而照射自己道路的燈泡則繼續保留,可說是利人利己。

接著就是奧迪A7上的電子檔桿,跟上面LED技術一樣,初看覺得是繡花枕頭,推拉機械擋桿本來不怎麼費力。初期確實如此,但發展到後期,電子擋桿能跟自動泊車聯動,讓汽車自動化程度更高。早期自動泊車在某些節點位置,需要人手推拉擋桿 ,切換D擋和R擋。

假如換上電子擋桿後,就可以無需人手切換擋位,擋位在後台自己「偷偷」切換掉。如果再配合自動剎車,就能實現真正的全自動泊車。

跟之前A8一樣,海外A7部分車型有L3自動駕駛。在高速擁堵環境下,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這時駕駛者可以真正分神做其它事情,例如看報紙、玩手機之類。

同期其它汽車的自動駕駛,一來要求駕駛者必須持續緊盯路面,二來雙手不能長時間離開方向盤。有人或許說,高速堵車這種場景占用車時間有限。如今跟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都有它自身的侷限性 。

很多人對自動駕駛態度悲觀,說什麼道路狀況複雜之類。

我一直的看法,就是要實現100%自動駕駛,從現時來看的確很難。但沒所謂啊,自動駕駛不是只有0和1兩種狀態。達不到100%自動駕駛有什麼所謂,只要自動駕駛程度能不斷上公升,之於車主而言,幸福感都是在不斷上公升。

今天實現自動泊車,明天實現自動巡航,後天實現紅綠燈自動起步。隨著時間推移,駕駛難度越來越小,所謂女司機的問題也會逐漸消失。大膽猜想,當自動化程度達到乙個位置,政策可能會出來相應配套。

例如為自動駕駛設計相應的道路設施,在設施的輔助下,100%自動駕駛或許就因此實現。

扯遠了,說回正題, 不僅是這款A7,奧迪很多車型已用上全液晶儀表。全液晶儀表已成趨勢,甚至已滲透到一些十幾萬的車型裡。全液晶儀表最初的優勢,就是個性化,讓車主可以自定義儀錶盤內容。

例如乙個速度顯示,有人習慣看指標式的速度表,有人則喜歡看純數字顯示。發展到後期,例如奧迪A7這種,全液晶儀表背後的硬體水平提高,直接能顯示完整的導航地圖。這樣相當於把跟行車相關的一切顯示,都集中到一塊螢幕裡,減少駕駛者在不同螢幕之間切換視線的麻煩。

還有, 跟近期推出很多歐洲豪車一樣,奧迪A7配備了48V混動系統。48V整個架構接近於啟停,無需像以往的混動那樣,需要動到變速箱等機械結構。別對此嗤之以鼻,容易達成說明它容易推廣。

廠商力推48V某程度也是「為勢所逼」,如今各國環保的油耗法規越來越嚴,而內燃機本身的效率又很難繼續被挖掘。相對於原來12V的啟停,48V在停機狀態下,也能帶動各種電器,例如無需關閉空調。放到奧迪A7上, 在啟停熄火狀態下,空氣懸掛等系統依然能保持工作。

寫到這裡,我想到知乎裡的乙個問題,大概意思是汽車上有哪些東西,曾讓你覺得不屑,但往後卻發現好用。平時經常留意豪華車,不是自我膨脹,而是豪華車上經常能找到一些星星之火,往後會燎原成普及技術。對於廠商來說,技術投放會遵循以下思路。

新技術先放在頂級豪華車上用,一方面是拔高形象,另一方面就是豪華車的成本敏感度較低。往後隨著技術發展,再逐步往低一級的車下放,最後下放到大眾車型上。氙氣大燈、ABS、ESP之類熟知的技術,就是以這種套路過來的。

3樓:波波LocaR

文/靚靚小黑豬

我們先來瞧瞧奧迪A7的靈感起源在何處?

Audi 100 Coupe S

看到奧迪100 Coupe S我們應該可以從中找到A7的影子,那傾斜的流線型後背不正是A7的造型嗎?

作為奧迪百年歷史中最能體現唯美設計的經典車型之一,2023年底推出的奧迪100 Coupe S就深受車迷們的追捧,到2023年僅三年時間其銷量就達到了50萬輛,而到2023年停產時,它總共售出超過80萬輛,可見就算是在當時,溜背的唯美就已被大多數人所認同,轎跑車的興起也正是在當時。

A7的傳統對手一直是賓士CLS和寶馬6系,而寶馬6繫過高的售價反而影響其銷量,寶馬只能將目光放在更高階的旗艦市場。

因此A7未來數年的最大競爭者就是CLS。

那麼新A7和CLS究竟相較如何?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橫向對比,一窺究竟。

外觀對比

新一代的奧迪A7更加扁平化的前臉搭配大尺寸的六邊形進氣格柵,犀利的LED前大燈組氣勢強勁。引擎蓋上面的四根筋條凸顯肌肉感,剛勁有力。

CLS採用了賓士家族式設計語言,霸氣而不失優雅的前臉造型,大面積的網狀前進氣口,使車輛設計的運動感十足,滿天星中網蓬蓽生輝。

新一代A7繼續沿用經典上一代的溜背造型設計,車頂到尾部那條流線優雅而有韻味,再結合貫穿式的尾燈,與新一代A8L有了多方面的相似之處。

CLS的腰線簡潔明瞭,車身長度和寬度比例協調,整個車身看起來非常圓潤,富有現代氣息。

新A7的尾部設計動感十足,採用貫穿式的尾燈自帶流水轉向燈功能,大燈設計一向是燈廠的拿手好戲。排氣為雙邊雙齣布局,不過隱藏式排氣設計運用在轎跑車型上就顯得不夠誠意了。

CLS的尾部線條相對更自然圓滑,輪廓簡單清晰,尾燈與頭燈的LED燈組設計都為倒立形狀的設計,交相呼應。尾部整體給人感覺並沒有那麼出彩的亮點,沒有太多震撼力,中規中矩。

A7的尾部還有隱藏式的擾流板,當車速超過120km/h「鴨尾式」後擾流板將自動展開。

內飾對比

新A7採用了與新A6L相同的內飾造型,與A8也極其類似。在中控設計上,偏向駕駛室一側的運動感和層次分明的中控台讓人感覺科技感躍然紙上。三塊帶觸控反饋的液晶屏給人足夠的震撼,不知不覺間科技就已經如此超前。

CLS的內飾一眼望去尊貴氣息十足,雖然運動與科技感並沒有強調與突出,沒有運動轎跑的動感,不過其豪華感和優雅感已經做到了極致,很符合賓士的一貫作風。

動力與售價對比

現款CLS全系只有2.0T版本,分高低功率調校,均匹配9AT變速箱。

低功率版能輸出258馬力和370牛·公尺,百公里加速成績6.4S,指導價為64.88-70.80萬。

高功率版能輸出299馬力和400牛·公尺,百公里加速成績6.2S,指導價為80.80-83.80萬。

新A7目前僅有3.0T V6版本,輸出340馬力和500牛·公尺,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成績5.3S,標配quattro四驅和48V輕混系統,指導價為80.

88-87.98萬

有意思的是,雖然動力總成差距很大,但兩者售價是接近的。奧迪A7能提供3.0T 而即使賓士CLS有2.0T高功率,加速能力也差了一秒。

所以如果預算一致的話,A7的價效比就顯得很高了。

總的來說,A7和CLS都將轎跑車型的外觀和內飾做到了各自理念內的極致,CLS詮釋動感豪華,而A7則彰顯科技先進,當前看來A7更具價效比,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4樓:夕陽細雨

帥氣,早就對這個品牌情有獨鍾了,在我眼裡這就是豪車的代表。去年終於可以入手奧迪A7了,可以說是圓了我的奧迪情結,外觀真心帥。

全新奧迪 A7,全新賓士 CLS,全新寶馬 6 系 GT 你選哪個?

Huaying Liu 街上看到過cls實車。老實說。真醜。上代cls是真心好看。這代尾燈難看。大燈難看。換了家族前臉。預感新家族前臉的賓士銷量要撲街。據說現在賓士設計師是之前英菲尼迪的,仔細一看確實和現在的英菲尼迪有些相像。然後答案.要是我.我選A7.車燈太tm酷炫了.馬力也足.雖然現在窮的都快跳...

奧迪A7的價效比如何?

劉囡新 老爺子的賓士CLS級已經開了很久,我這不是要結婚了,準備給我買個新車,看來看去選了奧迪A7,現在提車2個月,開了2400公里,感覺這個車的價效比還是可以的。最喜歡它的外觀,落落大方地凸顯雍容華貴,LED大燈炯炯有神,中控屏提公升了整車精緻感,材料細膩柔軟。動力和操控也是我選擇它的理由之一,我...

奧迪 A7 賓士 CLS 級怎麼選

怎堪浮生不若夢 兩個車其實動力都差不多,畢竟那麼大個車,誰多個幾十匹誰變速箱換擋快一點平時開也開不出來太大區別,主要是外觀和內飾的博弈 對於外觀,我覺得兩個都不如寶馬新8系23333,新A7屁股那個一字尾燈感覺已經被玩爛了,看著就煩 點名批評992!新CLS的外觀個人認為比上一代CLS的顏值下降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