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己手沖咖啡那麼苦,香氣口感弱?怎麼改善

時間 2021-05-29 23:37:08

1樓:suka-travelling

交流一下。

首先應該是衝煮時間太長,一般15g的豆子,按不同的手法,大概控制在1分50秒到2分30秒。3分12秒很大概率是造成了細粉的過萃。

研磨度稍微粗了點,這是導致香氣口感弱的原因之一。

水溫有點低,這也導致香氣口感弱。

調整引數的時候建議一次只改變乙個變數,然後摸索出調整方法。例如先拉高水溫,看看風味有否提公升,有的話看看還有沒有苦澀感,再調研磨之類的引數。

2樓:李大蛋

從提問的資料來看,你對咖啡也算是有一定基礎的嘛簡單的說一下我自己的感受:乙份咖啡豆我一般都是衝好多次才能找到我覺得還不錯的口感。

咖啡豆的研磨度

粉水的接觸時間

是否燜蒸

水溫粉水比

我自己的感受是,咖啡豆的研磨度對咖啡的影響最大,但是我沒試過時間相差太久或者溫度相差太大

調整的方向:如果酸了就溫度高點,時間長點,磨得細一點如果苦了就磨得粗點,時間短一點,磨得粗一點。

我最近喝得這份咖啡豆開始的時候又酸又苦,後來把研磨度調粗了,口感才變得好一些~

不急,慢慢來~

3樓:不辣的皮皮

首先,研磨看起來粗了

其次,水溫太低

再次,時間也太長了

我不知道你的豆子質量如何,你需要先磕一顆感受一下是否有風味。如果不合理,趕緊換新鮮豆子。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你的衝煮結果是這樣的。

首先,咖啡風味是前段酸,中段甜,後段苦。當你的研磨較粗,水溫偏低的時候,萃取會偏低,這會導致酸甜苦三種風味都較少。

其次,你的衝煮時間到達了三分半。雖然卡麗塔下水慢,但衝煮15g粉也不應該這麼慢,預期的時間應該是兩分出頭,或者更快。如果這麼慢,會導致咖啡粉懸浮浸泡,從而使得後段的萃取變長,也就是會更苦澀。

所以,你需要先回答乙個問題:

為什麼你的衝煮時間如此之慢?是因為下水就是慢(可能是因為細粉多,導致濾紙堵塞嚴重),還是你分段衝煮時,中間間隔的時間太長?

如果是因為細粉多,你需要乙個篩粉器,或者手動去除細粉,或者換個磨?

如果是後者,你可以改為一段衝煮。

ps: 若要分析多段風味,可以先衝前25g悶蒸,換杯子,再衝80,換杯子,再衝100,這樣你可以分析出哪一段風味有問題,可以根據這個來調整。

ps: 水粉比是可以非常浮動的,我一般是1:13,不用強求1:15,未必是最好。

4樓:李洛克

具體原因說不清,說說和我個人習慣不一樣的地方。

粉粗了。我一般1-2mm。

水溫低了,耶加一般做淺烘,衝的時候水溫應該高點,我一般都90度甚至更高。

扇形杯下水慢,照理說耶加也無所謂,不過我沖耶加還是會有v60。

時間的話,我會控制在2分半左右。

最後,耶加要苦其實也不容易,並不是苦的豆。香味少是正常的,耶加確實不是很香。

5樓:依舟

研磨太細了,15g的粉,1:15能萃取3分多鐘就很離譜了。

然後是豆子,不清楚具體用的豆子是什麼,但是可以很負責任的說,豆子很重要,非常重要,一款好的豆子,在乙個優秀的咖啡師的萃取下,可以獲得一杯很美味的咖啡,但是如果一款豆子很糟糕,再優秀的衝煮達人都沒辦法讓這杯咖啡變的好喝,在正常的研磨度,正常的水粉比下,正常的水溫下,比起各種衝煮手法,咖啡豆本身的品質更能決定一杯咖啡是否好喝。

6樓:jember

高溫杯測研磨快衝就好

香氣來自於揮發性物質,衝煮時間拖的越久揮發的越多香氣越薄弱

至於口感,耶加的body本身就比較輕盈,只要不是水感就沒問題

為什麼我手衝的咖啡特別淡

老抽 有個鮮有人提及的基礎知識印刷在hario v60包裝的背面,那就是注水一定要注在咖啡粉上面,注在杯壁上的話水會沿著骨直接到杯底,只能接觸到很少粉,所以在水位變高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繞太出去,要記住粉本身的面積,確保水柱總是注在粉上面。恰好我也比較喜歡濃一點的感覺,一開始也經常遇到味道偏淡的問題,所...

手沖咖啡注水需注意什麼?

比克 不用注意任何事。你只有明確你一定想要什麼味道的,才可以明確要注意怎麼樣注水。當然如果你不是沖個給自己喝,那就是給對方看的,就是一場表演,演的越好,對面人會越覺得這杯咖啡好喝。 Joseph 好簡單的幾個字卻好難回覆的問題。水流的穩定度,不要忽大忽小 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回答。其實要注意的還真不少,...

咖啡那麼苦,你為什麼還喝呢?

書湘 我終於明白長輩為什麼能面色自若的喝下不加糖的咖啡了 他們的苦,比咖啡還難熬 而我才喝了加了糖的一杯就難受的跟喝中藥一樣,我大概跟咖啡無緣了. Peter Tam 咖啡的苦味有很多種。咖啡本身的味道,我們叫做咖啡味。你覺得苦味可能是這個味道。如果是這樣,這就是一種很神奇的味道。當你還不熟悉它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