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 包子這類自製的發酵食物危險程度和酸湯子一樣麼?

時間 2021-05-09 13:58:18

1樓:vc123

我記得有一次用老麵發酵的饅頭味道很奇怪,懷疑是老麵有問題。

後來就去嬸子家借了塊新的老麵。味道就變好了。接種酵母菌,可以快速占領整盆面,不用很擔心安全問題。

但也要有個常識,就是酵母菌有很多種類,如果發酵時間過長可能引起不太好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味道也就不好了。

發酵是個複雜的過程,我自己在家做醃菜,泡蘿蔔,有時候會長點毛,或者湯變黏就倒掉了。

2樓:「已登出」

饅頭和包子的發酵原理是利用酵母生長需要呼吸作用,混入麵糰後在適宜溫度下酵母呼吸釋放二氧化碳,在麵糰內部撐起一定空間。同時麵糰中含有一定的蛋白和醣類,能較好的鎖住麵糰內的氣體不外流,所以面發起來後體積會變很大。

說白了,發酵就是養菌種,微生物培養相當複雜,生長環境稍微變化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像發酵饅頭和包子用的多是商業酵母,加入麵糰後在麵糰中數量遠遠多於其他雜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菌株生長。同時,包子饅頭一般發酵時間在1h左右,這個時間也不夠其他菌改變酵母佔主體的情況,有毒物質也不太可能積累過多。

所以自家製作的饅頭包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發酵食品。

3樓:真嘯風

饅頭包子自家發酵,用老酵子,風險還是有的,但低於酸湯子,反正我在知乎說了老酵子有風險被知友反駁是給酵母粉做廣告。

至於蒸饅頭是不是加鹼這個環節能起到作用,不知道。自家做也盡量用酵母粉吧,安全快捷,何樂不為呢。

4樓:禁與千尋

事實上如果不是這次事件,都不知道自製發酵食物有危險。

事實上以前農村基本上都要自製發酵食物的,饅頭包子做的少一些,但是多少還是會做,醃菜更是必不可少,不管是鹹菜酸菜雪菜泡菜,還是別的。

我們家到了冬天基本是要醃鹹菜,而且必須要赤著腳去踩,雖然說踩之前要用熱水洗腳,但是和現代化工業流程的消毒殺菌完全不可比,就這也很少聽說鹹菜吃出人命,頂多是鬧肚子。

大蒜更別說了,小時候夏天下粥可全靠他了。

類似的還有黃豆醬,那個是用黃豆發酵,而且是要發霉長毛的,綠毛。

↓這一看就是慢慢的致癌物啊,關鍵黃豆醬還就要這種的來製作。從小吃到大別提多好吃了,尤其那種帶皮的肥瘦肉加黃豆醬,簡直太美味了。

就是這玩意要曬,還怕雨,更容易被蒼蠅進去下崽,我家小時候買不起紗布,做好了全是大蛆在裡面爬,能挑的挑掉,挑不掉閉著眼睛吞掉。

反正把我們國家工業化,規範化生產醃製發酵食品其實沒多少年,很多都是自己自製,問題還是很少的。但是注意小心一些還是好的。

但是最重要不要吃過期食品。

5樓:特洛諾公尺

發面食品用的是酵母菌,一般家用的都有明確的品牌,受到食品監管體系管控。

在家裡自然發酵的玩意菌種不可控,所以危險也就不可控。

6樓:

不一樣的,酸湯子這種,什麼細菌發酵是沒法控制的。

而麵包饅頭是酵母菌發酵,酵母菌大量繁殖會抑制其他微生物繁殖。副產物就二氧化碳和乙醇。說到危險性對比,公尺酵菌酸和乙醇得差多少個數量級啊。。。

發酵食品很多,醋是永醋酸菌,還有紅方,用紅麴黴。

只要菌種本身副產物對人沒太大毒性,並且發酵過程可控,沒有雜菌汙染,就是安全的。

蒸包子或饅頭時汽壓對成品有哪些影響?

李記包子 蒸製包子或饅頭時蒸爐內的壓力也是影響產品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蒸製過程中,要求在一定時間內有蒸汽從頂部排出,習慣上稱此為 圓汽 實際操作中,可通過調節來控制蒸汽量。蒸汽量大,產品熟化快,但過大的蒸汽量可能會阻礙面坯體積的膨脹,使產品個體偏小,還可能因噴入的汽壓過大而導致蒸汽直接反衝到饅頭坯表...

饅頭 包子和麵包10倍售價差是市場的選擇,是哪些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呢?

whatever 舶來者貴,這個因素應該不能排除。有些完全就是純麵包,沒有任何水果 奶油 肉鬆啥啥的,照樣貴10倍。滿打滿算,麵包成本大概能到饅頭的兩三倍,絕不至於十倍。但售價確實超十倍 最有意思的是,某些城市,遠超十倍,嘿嘿 蘭紅起 嗯,學一點烘培知識,做一次麵包就知道了。作用300克麵粉做乙個吐...

為什麼一周裡面早餐乙個包子乙個饅頭午餐吃粉但是也就吃一半晚上吃個兩塊錢的餅但是還是不瘦怎麼辦

從來如此 早上饅頭換成乙個水煮蛋,早上可以適當的攝入碳水,另外蛋白質的飽腹感比較強,不容易餓 如果真的想吃粉面,試試腐竹 魔芋粉絲,要不是豆製品有蛋白質,要不乾脆就沒有熱量。然後加乙個滷雞腿去皮,瘦肉是好東西,就算是雞腿肉也比光碳水好,對了,炸雞腿當然不行。而且粉面有乙個問題就是,你很容易就吃了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