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剛創立時有考慮過諸侯國血緣關係會變淡漠麼?

時間 2021-06-03 18:37:06

1樓:

呂太公望封於齊,周公旦封於魯,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謂曰:「何以治國?

」太公望曰:「尊賢上功。」周公旦曰:

「親親上恩。」太公望曰:「魯自此削矣。

」周公旦曰:「魯雖削,有齊者亦必非呂氏也。」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齊國。

魯日以削,至於覲存,三十四世而亡。

呂氏春秋》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

周公曰:「尊尊親親。」

太公曰:「魯從此弱矣!」

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

太公曰:「舉賢而上功。」

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

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之見終始微言。

淮南子·齊俗訓》

社會制度的設計受到生產力的制約,生產力不發展,統治總會走到終結。

這段對話多半是編出來的,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到,戰國末年的人、漢代的人面對西周制度的缺陷時仍然無能為力。兒孫自有兒孫福,能澤及五代後裔就算不錯了,子孫不肖你設計得再好也沒用,子孫有能力了你留給他足夠的餘地反而更能改革中興。賢如周公太公,也不可能就認為自己的見識就一定比後世強。

哪有什麼萬世基業,早早把後世的路子定死那才糟糕,不合時適的國策是很要命的。

2樓:劉大壯

任何制度的演變都需要乙個漫長的時間。就如同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在建國後的地位一樣。武王分封的時候,他並沒有考慮到之後的問題,也來不及考慮,更不用考慮,之所以說來不及考慮,是因為當時東方親商邦國的實力還很強,周武王必須分封自己的勢力鎮守。

這是當時的當務之急。至於說不用考慮,是因為政策的變革一定是時代推動的結果,西周分封制保障了西周的安定,至於是否會因此產生其他問題,至少在當時沒有,以後出了問題,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為什麼西周前期實行分封制可以穩定社會秩序,西周後期則混亂?

要是我告訴你,是因為青銅器的大規模使用。你能接受這個答案 結果 麼?一 啥社會秩序的穩定?社會秩序的穩定,如果從能量的角度來講,你攝入的能量剛剛好被你日常行為完美的消耗掉。這個社會秩序是最穩定的。所以,你考察大周朝的前期 中期,因為周禮這套行為規範,剛剛好滿足了這個條件。大家都在周禮的約束下,行使自...

為什麼分封制國家壽命遠長於郡縣制國家

因為分封制會導致諸侯實力大增,但就算內亂還是皇帝的親友在位置上,不會改變國體,比如朱棣。郡縣制的情況下,皇帝的宗親是沒有足夠的實力,一旦大臣形成強大力量,宗親沒有能力復國 結果就被滅了 比如曹魏。好像,分封制是一種貴族政治,爭天下的只有那麼幾個貴族,更穩定。而郡縣制一般是平民政治,上面皇帝乙個人,下...

歐洲中世紀的采邑分封制怎麼理解?

LaCi Mk2 要理解的話,首先,不要有今天的制度或者法規的概念。制度法規這些,在中世紀大多數時間是沒有事實上的強制性的。法規雖然規定了,但是現實中並不總是需要照做的。法規更多的類似於參考意見 哪怕在今天,法規制度對於有的人來說,主要也就是起到參考作用 回到問題。采邑 beneficium 和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