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時逃兵的後果是什麼?

時間 2021-06-03 05:29:57

1樓:徐二浪

上面好多人說了古代律法是怎麼規定的了,

我就說說實際上是怎麼樣的吧。

實際上當逃兵,

被抓住就死,

抓不住沒事兒。

而且打了敗仗的話,

當官的都是帶頭跑路,

還好意思腆著個B臉去處罰士兵?

宋太宗驢車逃命了解一下,

要不要把宋太宗斬立決或者滅三族啊?

現在社會這麼發達,

戰場上還有失蹤一說呢(其實大部分都成逃兵了)。

2樓:剛好知道

斬立絕,而且古代軍隊多有連坐法,比如五代十國期間,後唐規定,十人一伍,衝鋒陷陣時伍長死,全伍皆斬,一人逃亡,全伍盡斬。

想害死自己的隊友,就跑吧。

3樓:zhusong

秦簡《軍爵律》中:士兵每五人編為一「伍」,乙個逃亡,其餘四人受罰兩年勞役。

東漢末年的法律規定,凡是士兵逃亡的,官府可以逮捕其妻子、子女進行拷打,追究其去向。

曹操覺得這樣處罰還不足以威懾士兵,便在《士亡法》中規定,逃亡士兵的父、兄、子三族都要處死。

唐律的《捕亡律》,將逃兵分為兩大類。凡是作戰時裝死、逃亡,處斬首;凡是鎮守時逃亡,流配三千里。

明朝繼承了唐律處置逃兵的原則,《兵律》規定,出征時逃亡的,杖一百,繼續出征;再犯者處絞刑。

清代條例裡,不分出征、駐防,只要將士逃亡,一律為斬立決。在戰爭結束前自首的,發遣為奴;戰爭結束後自首的,斬立決。

古代打仗時將軍為什麼不容易死?

因為一般不上陣接敵,將是兵的膽,一旦出意外,對士氣打擊很大的。就算想上,親兵護衛也不會讓他上的,一旦將軍死了,所有親兵護衛都要被砍頭。 風雲風狂的雲 古代將軍坐鎮中軍,那裡是全軍最安全的地方,幾萬 誇張 個人保護乙個人,就連諸葛亮這種文官都受不到傷害,何況將軍?將軍單挑我認為是有的,打仗都是從心理戰...

古代打仗為什麼會缺少糧食?

一一溷一一 為什麼會缺。兵未動糧草先行。大型的戰爭兩軍對戰,不是正面遇到了硬懟過去。自孫子後打仗不僅僅是明面上的陣戰。還有後方的襲擾。雖然不可能成功,但是每次襲擾都會對糧草進行一定程度的破壞。跟舊時代歐洲和游牧民族不同。古代中國打仗糧草是非常繁重的。失去了糧草,想再從後方調集,還需要徵集大量的民夫,...

古代,近代,現代打仗時,為什麼不從後方打敵人後背,左右兩側打軍陣?

餘鵬 古人當然知道側擊 迂迴的好處,但你得過得去呀 以扎馬會戰為例,漢尼拔知道自己的騎兵弱,無法迂迴,因此對騎兵的要求降低到拖住西庇阿的騎兵,使之不能從側面迂迴自己就可以了。但無奈騎兵實在太弱,沒能撐到漢尼拔的步兵正面突破,於是西庇阿的騎兵從側面衝擊的漢尼拔的步兵方陣,漢尼拔大敗。坎尼會戰則是另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