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陣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時間 2021-05-10 19:29:56

1樓:

陣型很重要,但不是什麼神器,除了要發揮不同兵器兵種的功效,還得保障己方少犯錯誤。不僅僅是戰鬥布陣,也包括行軍途次各個部分的前後策應,發一段2023年清軍在苗疆行動的命令供參考。

內容簡單,不過圖畫的不甚明了,因為地形破碎,實際各營駐地是錯落布置的,前後是個相對形勢,不是圖示的一條直線。大意為:

第乙個區域:

辰州協副將趙文壁領辰州營部分兵力為第一撥在前。

黃州協守備吳日光領黃州營部分兵力為第二撥在附近接應。

第二個區域

提標中營守備俞禮領先鋒兵力、天柱營參將吳郡領天柱營部分兵力為第一撥在前。

提標左營游擊蕭之盛領提標左營部分兵力為第二撥在附近接應。

第三個區域

寶慶協副將許士隆、提標千總張禎領提標中軍、戎旗部分兵力作為整體的奇兵。

提標後營游擊陳大勳領提標後營部分兵力、永定營游擊包成領永定營部分兵力作為整體的後應。

策應方式:

1.後方遇敵,提標後營、永定營變為第一撥,提標中軍轉為其接應,戎旗成為奇兵,先鋒和天柱營變為整體後應。

2.中軍遇敵,提標左營、提標後營、提標中軍變為第一撥,戎旗轉為其接應兵力,天柱營、永定營變為奇兵,先鋒轉為整體後應。

2樓:

不好意思,

不僅僅是古代,

現代的特擊、反恐、巷戰、坦克戰、艦隊戰、飛機戰打仗的陣型也一樣非常重要。

小國家重要,美帝也重視,

具體可以看看特種作戰戰役戰術介紹,需要超過單一個體的同類甚至異型大小集群就需要陣型來優化優點、減少缺陷。

3樓:

電視劇集裡群演打戰,毫無陣型的鬥毆,看看左下角穿白衣服的妹子,半天不能接敵不說,還要扒開隊友來表演和敵人兵器互磕。

我想這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4樓:哈哈削你

很重要,別當古代人傻,陣型的作用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槍兵如果聚齊起來一起打,不懂武藝也不要緊,只要懂得往前桶就行,另外早起騎兵沒有陣型,只有步兵有,因為騎兵的陣型主要是馬,馬可不好訓練,,步兵的陣型主要是槍陣與箭陣,單獨刀盾沒必要設陣,設了也沒用,一般是當槍陣的補充,主要是北方騎兵太厲害了。

5樓:

個人覺得陣形當然重要。但有一點一定要搞清楚:中國古代文人創作的文學作品把陣形過於神秘化了,以為擺個什麼什麼陣就能把對方搞暈,甚至只要敵人一旦陷進去就出不來,更是杜撰了什麼「從生門進就能活命」「從死門進就必死」這樣的無聊設定。

陣型當然是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不是無聊文人在書房中想出來的。文人不是軍事家。他拿陣型來作文章不是為了真正的打仗,而是為了書的銷量。

但顯然,能夠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是軍事著作呢,還是文人編的書?這樣你想老百姓接觸更多的是哪一類書?

6樓:虎臣國士關雲長

不要說古代,就是現代戰爭也不能沒有陣型,步兵,坦克,飛機,船,都有陣型。

因為戰爭要有指揮,指揮要有組織和紀律,組織和紀律體現在陣型,否則就是一盤散沙,軍事實力體現不出來,就算數量有優勢也容易被各個擊破。

有整齊的陣型也能提高士氣,震懾敵方,一旦潰不成軍很可能就要失敗了。

從統帥到將軍到士兵是乙個有機的整體,要有效的組織起每個單位來,令行禁止,必然要有緊密的聯絡和配合,在混亂無章法的狀態下,是達不到的。

我們說軍人是行伍出身,行伍就是組成陣型的單位,可見軍隊是離不開陣型的,打起仗來更離不開陣型。

就連和平年代的戰爭足球都那麼講究陣型,更何況真正的戰爭呢?

7樓:Knife THS

好多答主說了很多專業的東西,我說不出來。

但我覺得冷兵器時代兩軍對戰,首先還是靠人數,就跟堂口火併一樣,誰刀多誰人多就有優勢。

優勢如何發揮,就要靠陣形,讓盡可能多的人接觸到對面,但陣形又不能太薄,沒有縱深讓對方乙個突破打穿了容易被分割包圍就不理想了,而且陣形不厚沒有擠壓能力。

其次,步兵對騎兵或步騎混也不一樣,正面剛不過,容易被突破,就要靠陣形和器械來穩住大局,再伺機反擊,不過步兵對騎兵都是輸多勝少。宋朝時期的重甲雖然能夠正面擊敗北邊的游牧民族的騎兵,卻做不到全殲,因為追不上。

騎兵對騎兵也要講究陣形,因為從對方陣形薄弱環節突進去能夠迅速擴大戰果,製造對方陣形混亂,形成倒捲,擴大戰果。

最後,乙個人在數千上萬人中簡直渺小。就是要靠陣形來把這數千上萬人統一在一起,一起發力來剛死對方!

8樓:skorpionas

不要說打仗了,連打架都有陣型,只是2、3個人陣型變化沒有打仗那麼多而已,比如你跟你朋友兩個,得罪了地痞流氓,人家要打你,你們怎麼辦?背靠背啊,或者背靠牆角啊,這麼做的好處是對方即便有一百個人,但能夠得著打到你的也不過最前面幾個人。這是在對方沒有陣型亂糟糟圍攻你們的時候才有效,如果對方也排出車輪戰,最前面三個人打完你可以從旁邊撤出,後面新上來三個人繼續打你,那就能發揮一百個人的效果了,你們只能跪地求饒了,除非還有更好的陣型鎖住對方幾個人

9樓:

打一次真人cs就知道了。第一次戰鬥,我方散兵游勇,結果被對方分成幾個小隊側面包抄,打著打著發現對方子彈從前後左右都射擊過來,結果團滅。第二次戰鬥,對方還沿用上次戰術,我方則採用全體肩並肩無腦衝鋒模式,乾脆利落得贏了。

10樓:mayu

這個讓我想到了前幾天最新一期的wtf,夜魘方追著天輝打,在神秘商店那裡一字排開不分先手輸出一起上去,直接被謎團bkb反手大五個,小強緊接接刺,jb臉從左方返回罩了五個人,殘血水人從左下方波五個,然後就是五人被jb臉活活敲死五殺暴走…

縱觀每一次完美團,「陣型」這個東西必不可少,你看wings打的幾乎每一波團,不管是推進還是撤退,有條不紊,陣型絲毫不亂,互相拉扯,讓對手找不到切入點,這個我就比較佩服了,團戰美如畫,每場比賽也是賞心悅目。

當然,如果沒有陣型,你也要注意走位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者似乎是相同的…

咦…?不對…明明是打仗為何我說成了dota…哎不過也差不多了大概這麼個意思…

不吹了…

有請樓下解答…

11樓:馬上

看了不少答案,陣型對火力發揮提高肯定有作用,但沒有多少人分析對士氣提高的作用。陣型是對士兵紀律性的束縛,可以有效的提高士兵的士氣。

12樓:圓琢

很重要,就像在學校跑操一樣,要喊口號,沒人喊口號,就亂了。所以第一件是就殺掉指揮人。排兵布陣就和下象棋一樣,都是殺死對方的將。還有就是利用時間和空間差,造成區域性包圍。

13樓:

戰爭取勝的基礎規則是限定單位的時間和空間內的傷害輸出要保證大於敵方。

符合戰場實際情況的軍陣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單位時空內做到傷害輸出大於敵方,通常是怎樣更好的集中優勢兵力於乙個點。人多打人少。

舉個例子吧,流星錘三節棍一掃威力驚人,但是十公尺的戰線上能安排的這種士兵人數一定遠遠小於拿長矛的不會揮動只會向前戳的兵。於是長矛兵陣就能做到集中兵力人多欺負人少。所以戰場上個人閃轉騰挪的武藝的意義不如堅守紀律的戰陣。

14樓:謝仕

古時候打仗,很容易拼人數。一般排開陣勢。都是人肉對出來的。前排衝鋒的都是靶子。一批一批的。到後面才會打。

要說陣勢,沒陣勢,就像一盤散沙,你可能跟1打一群沒區別,有陣勢,可能只要關注前面和左右。

古時候懂得擺陣的,能以少打多。

15樓:有種乾掉我

古代不是很懂,但我可以說下現代的,如果上級安排你們小隊去完成任務(乙個小隊12人),如反恐,你們小隊不可能,每個隊員幹自己的,沒有一點隊形,難道直接衝進去哇?只會全掛彩,現在就會體現出隊形的重要,要相互照應,你能一盤散沙。

分割線這是我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16樓:良田晚歲

這一點拿破崙總結的很到位:兩個馬穆魯克騎兵能打贏三個法國騎兵,一百個馬穆魯克只能跟一百個法國兵打平手,三百個法國兵大多能打贏三百個馬穆魯克騎兵,而一千個法國兵總能打贏一千個馬穆魯克騎兵。

陣型的作用就是抵消雙方數量差距與單兵作戰能力差距的作用,也是先進軍事組織能力的重要體現。

17樓:趙貫英

戚繼光抗倭剛開始時其實並不順利,被倭寇牽著鼻子跑,後來得到乙個世外高人指點,據說是唐順之所著的《武》雖然晦澀難懂。但是戚繼光依然根據此書發明了冷兵器史上最著名的陣法——鴛鴦陣,至今無解

18樓:金務隆

就冷兵器時代一點粗淺的看法:

除了士氣和自然元素,訓練程度相當的交戰雙方打仗,拼的就是接觸面。

陣型背後的原因,就是接觸面的優勢轉化: 靠陣型變化營造區域性人數優勢,提高交換比。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換成自損七百五...

希臘時期的密集方陣以及長矛,其背後原因,也是更多人同時往乙個敵人身上招呼,因為區域性優勢啊,雙拳難敵四手,羅馬步兵方陣有個重要特徵,就是三排士兵為一組行進,因為第四排上來的話是浪費,夠不到敵人啊,同時橫向間還有間隙,方便補充兵員。角鬥士開頭那個場面非常考究了,開打前先投擲,打乙個氣勢,打擊對方士氣,之後方陣在號聲中緩緩推進,前排方盾扛住對方衝鋒,然後後排的一把把短劍絞肉機一樣把各自為戰的高大勇猛日耳曼人碾過,加之騎兵的背後偷襲(這點可能欠考究,馬可奧勒留時代的騎兵應該還是短矛標槍為主吧),對方士氣迅速下降。這就是成熟的戰爭機器,也是我在電影裡看過最震撼的一幕,相比而言,勇敢的心裡面長矛對騎兵反而技術含量不高。

溫泉關之戰,說到底就是利用自然條件縮小接觸面,你十萬大軍又如何,跟林沖他爹"一桿槍現在城門洞,千軍萬馬也過不來"一樣。

19樓:chestache

要知道,古代戰爭一旦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階段,什麼兵法謀略都不再管用,因為隊伍一旦撒出去就沒法撤回來,全看士兵自己的訓練和發揮水平。

至於能發揮出多少,影響因素就多了,有天氣,地形,溫度,濕度,人數,隊形,心理,伙食……

換句話說,只有天知道。

20樓:張衡

植物大戰殭屍多次被提到,哈哈1

紅警、星際、帝國、魔獸這些遊戲都是要陣型的,陣型擺不好,即使兵力有優勢也沒用啊!

再簡單說,DOTA團戰時多到5V5,少到2個陰1個,往往就是因為站位不好、走向失誤、技能順序不對,被人翻盤的太多啦!

21樓:

且看曾國藩《陸軍得勝歌》節選:

22樓:Ez浪風

覺得冷兵器時代陣型沒用的人都沒有打過帝國時代,琢磨一下遠端兵對騎兵,你陣型密集的騎兵只能砍到你外圍的,如果是擴散型的全被砍死;相對於騎兵如果你是密集型的你內部的兵根本打不了人,不能把手上的大斧和紅纓槍扔出去吧,11

此回答簡單明瞭易懂

23樓:

任何乙個多人對抗專案的陣型都是非常重要的,題主可以了解下足球運動的陣型演變,11個人對11個人都如此複雜,更何況是興師動眾的戰爭?

為什麼古代打仗軍陣很重要?

龐公尺 陣型有多重要?陣型的好壞會關乎一場戰鬥的勝敗!在冷兵器時代,軍隊作戰時並不是一窩蜂的亂糟糟的衝上去,而是百人一隊的排列整齊,隊形後面有一排鼓手,按百夫長的命令依照節奏敲擊軍鼓,士兵則按照鼓點節奏一步一步前進,這就是擊鼓而進的意思。很多古裝電視劇集都是不對的。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第一 利於軍官...

古代打戰士氣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古都大同 當然是真的。曹劌論戰 裡就說得很明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近現代戰爭也是這樣。就比如二戰期間的蘇聯歌曲 喀秋莎 實際上就是在鼓舞士氣,歌詞表明,這場戰爭是正義的,因為是 勇敢戰鬥保衛祖國 大後方有你們值得保衛的人,那就是 站在峻峭的岸上 的 歌唱心愛的人兒 的和 藏著愛人的書信 的千...

古代打仗真的有以一當百的人嗎?

曾子瑜 古代以一當百的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自己士氣高裝備好訓練好,對方士氣不行裝備差沒訓練。二是衝陣。什麼叫衝陣,古代打仗前都需要結陣,俗稱排隊,排好才能進攻。這時候猛將就可以衝進去殺個痛快,因為對方沒有排好隊,因此防禦能力不行,由於著急排隊又不能集中力量變換陣型包圍你乙個將領,主要還是要防備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