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王陽明卻能做到

時間 2021-06-02 16:03:29

1樓:洪權

不是大部分人,是沒人做到。

原因是,王陽明是靜坐的。朱熹是靜坐的。

身心安靜下來,才會體驗到知行合一。

沒有靜坐的人,妄圖知行合一?這是乙個不健身的人,妄圖要二頭肌發達?妄想而已。

理解的都是假大空的忽悠。訓練才有結果。

2樓:道門棄徒

這是乙個老問題了。關鍵是「知」的概念。

在100多年教育全面西化的同時,漢語白話文也經歷了西化,其中的很多概念也變化了。在西方起主導作用的是所謂理性,把外在事物作為物件去認知,從而獲得知識的過程。靠大腦、靠思維。

問題是能夠左右乙個人的思維框架、行為模式的真的是如上描述的認知過程嗎?為什麼很多道理3歲小孩都懂,一輩子卻做不到?為什麼你去規勸乙個人,道理都講明白了,那人道理上同意行為上就是改不掉?

為什麼你自己明明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卻做不到?

答案只有乙個,如上的模式是錯誤的,或者準確的講是不完全的。

在王陽明看來,知不是把外物作為物件的認識,是在「事」上(行)的感悟,不只是理解、知道,是和身心化為一體的。換句話說,乙個人思維框架、行為模式、性格特徵等等的形成是過往一件件事情的組合,是過往經歷(包括讀書)的總和,是知行合一。所以,乙個人要善待自己所經歷的每一件事,事上磨。

知行合一的知才是從心所欲不踰矩的支撐,做對的事卻不需要依靠違拗自己的意志力。

康德認為認知=先天綜合判斷+感覺,對於個人來說,先天=昨天。

事實上在西方與此相近的是現象學存在論,海德格爾,可惜西方人大多看不懂他。可以參看一本科普書《非理性的人》。

3樓:Universe

以下是個人見解,可能主觀色彩有點重。

我覺得所謂知行合一,並不是要教導我們行為和內心一致,而是說所有的行為都是源於自己內心的想法,內心的想法決定了行為,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知行合一的。而所謂的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在他看來就是不知道。

舉例說明,你知道做好事是對的,要做好事,可當你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時你卻沒去幫忙,那麼你就是不懂要做好事這個道理,你的內心或者說天性就是不喜歡幫助別人的,沒有幫助別人這個行為是源於你內心的想法的,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種表現。

4樓:朱寧

其實很簡單,就乙個字「誠」。乙個動詞「至誠」,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待一切事物,而不是作為工具去使用。可是越是真誠,那就越容易碰壁。

把書本知識背如流是一回事,真把這些書本知識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就是另一回事了。滿嘴仁義道德的人未必真會做仁義道德的事,這就是是意味著「知」和「行」脫節,「說一套,做一套」。乙個人如果真的「說一套,做一套」,很容易陷入認知失調,這種感覺很不舒服,而為了消除不適感,必然要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努力。

最好的情況是大家都去自欺欺人,這樣的話,終於連最後一點認知失調都察覺不到了。這種時候最怕遇到王陽明這樣較真的人,一旦較起真來,所有人都會覺得尷尬。

對於知識我們有幾位是抱著至誠的態度去學習的?

5樓:So long

或許對知行合一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

知行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知識實踐(做事)層面,知之真切篤實處,行之明覺精察處,那便可以說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了。

二是道德實踐層面,致良知,一念發動處即是行,在生活中,在內心處,都要存善去惡,存是去非。

王陽明知行合一主要是講道德實踐層面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噁是良知」。你認為玩遊戲不好的知,是你良知顯現的結果,但你只是知善知噁。

但是為什麼你認為不好還要去做呢?那便是你沒有去做王陽明四句教的最後一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因為你並沒有去緻良知,你沒有去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你沒有去為善去惡。

那你當然也就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了。

6樓:突突

因為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良知」,而人生太多時候你面臨的選擇是「電車難題」,很難界定什麼才是「良知」,也就無從行起?

所以就需要事上煉,等你鍊到了王守仁一般的閱歷便可以處理萬事,都知道「良知」所在,也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7樓:徐曉軼

嗯,這種問題對於儒學來說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的。

夫子曰: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守死善道、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夫子曰:敏行吶言

在儒學,從大的路數上來說,大致有如下的幾個過程:

1、好之。然後志於學,通過學習積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2、立命。給自己的人生賦予乙個人生意義,也就說基於自己對時代的理解,給自己確定乙個終身的奮鬥目標

3、踐行總結學習反省。夫子三十而立、四十方不惑,也就是說,夫子在向著目標前進的時候,都要碰得頭破血流,懷疑自己、迷茫、彷徨,然後不斷的反省,拷問自己,最終方能不惑

4、樂之。儒者能擇善固執,一定是要能得儒學之樂才可以的,這個樂,就是樂在其中。有了這個樂,才能明白:

夫子曰:我欲仁而斯仁至矣

夫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也就是說,只有能樂之的儒者,方能從結果驅動、利害驅動轉變為目標驅動、價值驅動,從此也就自帶了發動機,積極樂觀、百折不撓。

也就是說,什麼是知行合一呢?!

兩種:1、非目標性的知。夫子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也就是說,夫子到不惑,經過了二十五年的自我訓練,這種非目標性的知已經化為本能了,當事情來臨的時候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猶豫,通過自己的道德直覺就做出判斷了

2、目標性的知。夫子也曾欲投費、見南子,因為老人家一心想著推行他的禮治在當下就光大仁道。所以聖人在追求價值、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也當然會犯錯,也無法保證所有的行都能遵從良知、不妥協、不動搖,因為人世間就是各種矛盾、各種利益訴求的,要在這種情況下達成協作,就必然需要妥協、需要灰色,所以呢,這種情況下,就是確保方向不動搖,哪怕左右搖擺、哪怕進兩步退一步都是需要的,這種情況下,天下無絕對的善、所以也無絕對的良知。

這種情況下就是兩種:

1、原則性問題:擇善固執

2、非原則性問題,那就是定性的看,看基本面,看能否有助於價值目標的實現

所以我曾說,義就是在一系列價值選擇中進行艱難的排序。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在這個排序過程中給各選擇賦予權重時能否克服私慾,而這主要來自長期的學習反省對自己的訓練所形成的道德自覺。如果不能下意識的形成直覺判斷,那對誰都是艱難的抉擇了,哪怕是夫子、哪怕是陽明,都不可能說永遠絕對理性、永遠絕對清醒,那不是人、那是機器。

也就是說,夫子也好、陽明也好,並非是他們得天獨厚的高我們一等,而在於他們堅持不懈的對自己進行了訓練,夫子十五而志於學七十方從心所欲不踰矩,也就是說,儒學登聖只有乙個法們:就是堅持對自己反省批判一輩子:

夫子曰: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8樓:康寧

做到存天理,滅人欲,制心一處,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就是知行合一了。

做不到是因為雜念太多,分不清事情主次,思想真假,事物本質而已。

為什麼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人在認知到行動之間經歷了哪些過程?

一明 王陽明心學三大核心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就是你的行為和良知要一致,這就是聖人之心,人由於私慾遮蔽阻斷了知和行,所以要格物致知,恢復人的至精至純之心,也就是讓良知光明。活在良知中就是知行合一。人的私慾阻斷了 認知距離理論。在積極心理學中,認知距離是指信念與行為之間的距離...

為什麼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中間差的是什麼?

西馬飛飛 中間差的是什麼?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最重要的不是知行的中間差什麼,要明白沒有立志學聖人之學就不能談中間,有成聖賢之志這個中間才能有意義,就剩乙個致良知的功夫而已。知行中間什麼都不差!回答了第二個問號,第乙個我就不用答了。 順天應命 知行本是一體的,什麼都不差!讓你和美女共處一室,你是什麼決...

成年人怎麼做到知行合一的?

伏雲先生 知行合一者,知行本一也,合一是工夫,本一是境界。知者,矢與口,即箭與靶,弓必開,射必中,行 便在其中,由此可知 知 與 行 本質是一回事。若射有不中,必是心有雜念而不能凝神,心不凝神則目標不能堅定,因此射箭多有不中。故而子曰 射有不中,反求諸己。猶如流水,無形無相,無色無味,但在流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