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人在認知到行動之間經歷了哪些過程?

時間 2021-06-01 09:37:07

1樓:一明

王陽明心學三大核心: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就是你的行為和良知要一致,這就是聖人之心,人由於私慾遮蔽阻斷了知和行,所以要格物致知,恢復人的至精至純之心,也就是讓良知光明。

活在良知中就是知行合一。人的私慾阻斷了

2樓:

認知距離理論。在積極心理學中,認知距離是指信念與行為之間的距離或者衝突。

人在認知上接受某事物時,如果沒有做出相應的行動,那麼就產生了認知距離;或者人在行為上做了一件事是自己的認知和價值不能接受的,這是也會產生認知距離。就是知與行的不一致。

要縮小知與行之間的距離,就是讓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行為接近一致。

(我們的大腦不能接受內在和外在不一致的情況,如果這樣,我們會產生愧疚、自責、自我厭惡等感情,最終達到另一種內外一致的較平衡狀態。)

要麼改變觀念,要麼改變行為。

認知可以影響行為。但是改變觀念不容易,認知中知道某一觀念,並不等於真正接受。你上乙個心理培訓班,希望改善自己的心態,課堂上老師講的你覺得很正確,說得很好。

可是第一,你並不一定真的發自內心認同這適合自己;第二,即使你認同,如果你沒有做出行動上的改變,你大腦的認知一致性會把你的認知拉低,拉回到基本與行為一致的水平,否則你會受內心的自我譴責(罵自己明知道那樣是好的還不去做)。

行為也可以影響認知(觀念)。改變行動是可以改變你對事物的認知的。並且,行動永遠比想法或者語言有力。

行為對認知的影響遠大於認知對行為的影響。去做,按照你覺得有益的先去做,那麼行為會反過來影響你的思維,你的大腦要求的一致性會把你的認知水平抬高,抬高到與你的行為一致的水平。

3樓:林木森

「真知即是行」。知到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到明覺精察處即是知!(補充一點:行不僅指視聽言動之行,微念之髮亦是行)

感覺題主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執行力的問題:我知道某些事要做,但我就是懶得做,做不了,不想做。可參考如何解決嚴重的拖延症?

4樓: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乙個錯誤。知行合一中,知和行是乙個整體。

知行不可分離,有知方有行,有行便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為知。

至於怎麼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本體便是良知,那麼知行合一的功夫便是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不外乎是仁義禮智,忠孝悌信等道德規範。致良知就是通過主體的自我道德修養,從而合乎天理,體認良知。

心學是乙個整的體系,希望考慮知行合一時,要結合先生的心即理,致良知等觀點。心即理是人生論,知行合一是認識論,致良知是修養。

為什麼大部分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王陽明卻能做到

洪權 不是大部分人,是沒人做到。原因是,王陽明是靜坐的。朱熹是靜坐的。身心安靜下來,才會體驗到知行合一。沒有靜坐的人,妄圖知行合一?這是乙個不健身的人,妄圖要二頭肌發達?妄想而已。理解的都是假大空的忽悠。訓練才有結果。 道門棄徒 這是乙個老問題了。關鍵是 知 的概念。在100多年教育全面西化的同時,...

成年人怎麼做到知行合一的?

伏雲先生 知行合一者,知行本一也,合一是工夫,本一是境界。知者,矢與口,即箭與靶,弓必開,射必中,行 便在其中,由此可知 知 與 行 本質是一回事。若射有不中,必是心有雜念而不能凝神,心不凝神則目標不能堅定,因此射箭多有不中。故而子曰 射有不中,反求諸己。猶如流水,無形無相,無色無味,但在流行的過程...

為什麼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中間差的是什麼?

西馬飛飛 中間差的是什麼?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最重要的不是知行的中間差什麼,要明白沒有立志學聖人之學就不能談中間,有成聖賢之志這個中間才能有意義,就剩乙個致良知的功夫而已。知行中間什麼都不差!回答了第二個問號,第乙個我就不用答了。 順天應命 知行本是一體的,什麼都不差!讓你和美女共處一室,你是什麼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