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明史》都說袁崇煥私自議和,袁崇煥還有哪些史料是捧的?

時間 2021-05-06 17:01:05

1樓:

歷史懂的少,但我知道袁崇煥擅自殺毛文龍,直接導致明朝的忠實盟友北韓全線潰敗,這一點是肯定的。並且後金掠奪了北韓50萬的人口,為後金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同時還有北韓先進的鳥銃技術(比明朝先進),還有情報技術(北韓情報販子很厲害)。整個後金,全民皆兵也就30萬左右,這裡還不知是否有虛張聲勢的成分,50萬的人口相對於30萬是什麼概念,可想而知。

還有,毛文龍的部下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投清,這三位都被多爾袞封了王,加上吳三桂就是清初的「四大藩王」,大概是在鎮壓「剃髮令」時封的異姓王,吳三桂是在清兵入關攻打李自成農民軍封的藩王。孔有德為清朝提供了火炮技術,大大提高了清兵的攻城破敵的效率。

另外,皇太極出征北韓的時候,是明朝打擊後金的乙個很好的的機會,袁崇煥手握十多萬重兵,執掌遼東總兵,不支援北韓,也不打擊後金,在今秦皇島至葫蘆島一帶忙築三城,是學李成梁的「養寇自重」嗎?還是通敵了?還是有其他原因?

【通敵說】

袁崇煥是否有通敵背叛明朝的意圖,很難高下立判。 袁崇煥曾派遣李喇嘛(藏傳佛教中的白教-噶舉派)去與皇太極修好,有所聯絡,皇太極給予回信,回信內容主要是明與後金在確立國界、遼東漢人及其城池的相關利益、後金繼續與明朝進行商業往來,也就是滿洲每年交納東珠、人參、貂皮,明朝交納金銀布緞等方面事宜。 這裡面也有乙個小插曲,就是袁崇煥派遣的李喇嘛,是藏傳佛教中的白教-噶舉派,身著白衣,而超度努爾哈赤的喇嘛是藏傳佛教中的黃教-格魯派僧人,兩位教派使者僧人的交流似乎並不融洽,存在著很大的衝突和矛盾。

至於袁崇煥對明朝是否有反叛之心、對後金是否有投誠之意,很難立下高判,試想一下,如果袁崇煥提前獲知明朝要對其施於凌遲之刑,後金勸降使者提前告知介入,會發生什麼樣的結果也很難決斷,畢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相對比於三藩之亂中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之流,同盟關係看似牢不可破,實則外強中乾,一擊即潰,另人唏噓。

【反間計說】

皇太極施離間計致使明朝內部朋黨相爭、黨同伐異的觀點不成立。 從袁崇煥的「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臣正與經督及內臣謀其能往者。

萬一此道有濟,賢於十萬甲兵,且乘是以覘彼中虛實。」,明朝廷也相應默許其計策,明顯是效仿明朱棣的「以夷制夷」的邊關政策,仿效李成梁對付女真人的軍事打壓政策。 要說皇太極施於反間計,也是被動反間,明朝內部官僚、朋黨,互相起疑,攻伐。

皇太極、多爾袞、多鐸等人並未出現內訌,反倒異常團結。反觀皇太極和多爾袞兩人,無疑都是政治、軍事強人。

【養寇自重說】

不太可能,因為風險太大

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滿蒙軍隊直接繞道進了北京,無視了袁崇煥的駐防線,燒殺擄掠,滿載而歸。這也直接導致民怨四起,不難想到袁崇煥的凌遲,被百姓分食的惡果。

2樓:明明深愛著你

明史中說的是袁崇煥以前有提起過議和,朝廷的人便誣衊袁崇煥勾引敵人議和,滿清在明史中承認使用離間計陷害袁崇煥,從而使崇禎殺了袁崇煥。滿清為什麼要承認用離間計陷害袁崇煥呢?要知道當年努爾哈赤在輸了寧遠之戰之後就死了,寧遠之戰的主要指揮官就是袁崇煥。

滿清承認離間計陷害袁崇煥,那麼袁崇煥就是被冤殺的,誰殺的?崇禎殺的。崇禎冤殺了一位保衛國家的將領,那崇禎又是怎麼樣的呢?

當年滿清入官打的旗號是為崇禎報仇,細品細品。

3樓:千夜RyanVision

但是我知道崇禎曾經私自派大臣去議和,後來被朝臣們知道了,滿朝譁然。

崇禎表示,我不是,不是我,我沒有。

把那個被他派出去議和的大臣給砍了。

4樓:玄同

《明史》是滿清編纂的,難免會帶上滿清的政治立場,「議和」一詞是滿清往自己臉上貼金,並不符合事實。

根據明清雙方檔案記載:袁崇煥經朝廷授權與後金進行外交接觸,當時的情況是後金求款,明朝不允,袁崇煥根據朝廷的意見回絕了後金。雙方僅此在接觸的層級,連暫時停戰的意向都沒達成,遠沒到「議和」的程度。

天啟六年十二月,後金遣使求款,袁崇煥將此事上奏朝廷。

天啟七年正月,朝廷聖旨給了指導性意見:「侵地當諭令還,叛人當諭令獻,當不止去僣號、奉正朔,一紙夷書數字改換便可釋憾消疑也」。

七月,袁崇煥寫信給皇太極回絕後金求款,要皇太極「反躬自問」,並說「汗若誠心,我豈可弄虛;汗若實心,我豈可作假?……唯十載軍旅,欲一旦罷之,雖奮力為之,亦非三四人所能勝任,及三言兩語所能了結者也」——表示不拿出誠意不可能罷兵。

這封信是推翻「以謀款則斬帥」的直接證據。

根據明清雙方檔案中當事人記述的第一手資料,「議和」之說並無實證,存在大量相反的證據。

崇禎好名,習慣性甩鍋,後來大家都看清楚了,甲申之變議南遷,沒人替他背鍋。

市公尺撫蒙古問題推薦看都說崇禎剛愎自用不信任手下,那我問問崇禎哪件事沒信任袁崇煥?

順便說一下「款為旁著」。

崇禎元年四月,崇禎任命袁崇煥督師薊、遼、天津、登萊軍務。當時袁崇煥在家賦閒,接旨後進京面聖,七月抵京。

七月十四日,平台召對,袁崇煥說「若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假以便宜」是「五年復遼」的前提條件,呈獻方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

現代看來,如果朝廷能夠給袁崇煥足夠的支援和信任,復遼是可能的。

有關分析和推演看:如果真給袁崇煥五年的時間,他能做到做到什麼程度?能讓他免於一死嗎?

袁崇煥的基本思路是:先採取守勢,集中力量整訓軍隊,提高明軍的野戰能力;待整軍完成便可發兵復遼。「款」是輔助手段。

與後金進行外交接觸,一是為整軍備戰爭取時間,二是在女真內部尋找和培養親明派,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分化瓦解,實現以戰逼和的目的。

明末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不支援消滅女真,結束戰爭最終要靠政治解決,我認為「款為旁著」是務實的。

《the lost canvans》是否正史

物我兩相忘 本來就不是正史,為什麼要當成正式?還有人拿那個作品年代表來說的,沒看見上面的正統續篇是ND嗎嗎?左邊都是正式,右邊都是衍生作品,起源與other很難區分? 已重置 都不要扯別的,題主的問題是 為何很多人不願把LC當做正史?那就事論事,這個問題有兩個核心疑點內容 1,首先lc到底是不是正史...

如何了解南明史,了解南明史對今天有何意義?

八月之光 要真正理解南明史,首先就要摒棄南明這個概念,只有崇禎皇帝以後的明朝史 或明朝被李自成順朝滅亡 北方被占領後的明朝史 南明並不預設乙個北明或前明,他是明朝史的一部分 這和東周西周 西漢東漢 東晉西晉 南宋北宋不一樣 如果弘光朝重建了明朝並在南方定都或許有南明,但是南明連乙個穩定的時期都沒有,...

如何系統地學習明史?

劉三叔給出幾個建議 看同時代民生文獻,看西班牙等外國文獻,看明史及公文昭告,看稅收氣象等文獻。我感覺建議挺好啊。然後朱四九實名反對其觀點,也沒具體指出反對哪條建議,然後講了個明史故事,讓分析解讀?恕我理解能力差,這是反對第三條?不應該啊,明史也不只是這乙個故事。要解讀這個故事也可以,最起碼故事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