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正史,有哪些書可以推薦?

時間 2021-06-05 16:35:51

1樓:老劉

對於歷史業餘愛好者來說,最友好的正史應該是資治通鑑了,編年體的結構適合大部分人的通史閱讀習慣。建議初讀史書,先讀資治通鑑。其次是史記-三國志-後漢書

2樓:燈火闌珊處

我覺得正史和野史是可以相輔相成的,正史可能是假的野史可能是真的,比如前幾年發現的上官婉兒的墳墓,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也曾引用野史

3樓:

1.正史是特定名詞,特指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數字上出入主要在《新元史》《清史稿》上。

2.對於二十四史,公認最好的是前四史:《史記》《漢書》《三國志》《後漢書》。

3.從史學價值來說,大致可以宋朝為分水嶺,宋朝之後修的正史,評價不高、史學價值沒有那麼重,雖然不可放棄,但有相當多的第一手資料留存下來了,研究這些朝代歷史沒有必要死守正史了。

4.詳細的評價可以看一下文獻學、目錄學方面的著作。

5.個人推薦《史記》作為必讀書。《後漢書》雖然作者時代靠後,但十分精彩,不怪作者自己以此自負。

《漢書》歷代都有很高評價,與《史記》之間的比較更是代代有之,各有所好吧,我對《漢書》不是很喜歡。《三國志》如果沒有裴松之的註解,完全就是不同的書,如果你能單看《三國志》的白文,你就明白為什麼後人對《三國志》的評價是過簡。

6.其他正史,可以按照喜好和偏愛來讀,如果不是專門研讀,可以挑文筆好、敘事佳的史書。當歷史研究的話,沒有其他第一手資料的情況下,歷朝歷代的正史都是不容忽視的材料。

舉個例子,當年《新五代史》《新唐書》寫成後,受到當世推崇,原來流傳的《舊五代史》《舊唐書》就漸漸不被人看重,慢慢廢棄,如果不是被保留在《永樂大典》和一些民間流傳的話,今天我們就看不到這兩部正史了。而且按照後世學者的看法,這兩部史書儲存的原始資料更多,也更有參考價值。這也是史學觀念的發展變化,導致人們對於不同文字,產生不同價值判斷的乙個顯例。

7.另外,看之前可以先了解下正史的體例、沿革和編撰方式方法。

8.還有兩部編年體史書不可忽視,一定要看。一本是《左傳》,一本是《資治通鑑》。

4樓:深淵

我們老師給我們推薦的有《中國史研究入門》 【日】山根幸夫《奴隸制時代》郭沫若《學術研究與學術規範》榮新江《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蘇秉琦 《史記》司馬遷

5樓:枕夢

題主這個問題有些歧義啊...是「應該從哪一部正史看起」還是「看正史需要哪些工具書與輔助閱讀書目」。

首先如果嚴格按照傳統目錄學的定義,編年是不算在「正史」裡的,也就是說《左傳》(因為傳統學科分類體系問題這個甚至不在史部裡,只能算經)和《資治通鑑》都不能放在第乙個題目的推薦書目下,部分答主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知識性錯誤。另外《左傳》(甚至還看見有提《春秋》的,請問您指的是哪一傳的經,又怎麼找到單行本?)的傳統解釋以經學為主,今人閱讀很難進入其自身體系,而用今人注本讀的更多是語言、文學,而非史學了。

不考慮其文字的晦澀,也極其不建議作為入門推薦書目。

故按照最寬的標準,可供選擇的也就是二十四史的紀傳體史書(或許加上清史稿)。推薦書目,如果沒有特別感興趣的時代,而是抱著了解史傳類作品文字風格與組織形式,或許還有傳統史觀的態度,推薦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尤其是前兩本(《後漢書》寫作年代距時代略遠,《三國志》過簡大量精力得花在看注與辨析上)。相比較而言,《史記》私貨更多,文學性與閱讀趣味更強,快速閱讀相對而言更容易明白大意,但精讀時常會發現一些極其奇怪的語用;漢書更加規範典雅,可算作史書的規範,但或許不那麼「有意思」,看題主的個人需要加以選擇吧。

如果是輔助閱讀,除了大部分文言閱讀都需要的字典(作為興趣愛好《王力古漢語字典》應該完全夠用了),史學方面只推薦《資治通鑑》,畢竟紀傳體作品理不清時間線、難以統合事件對初學者是很正常的。如果題主執意要從宋及以後入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與畢沅《續資治通鑑》可做參考。至於詳讀以後對某一方面問題產生興趣去查專著,又是新的問題了。

6樓:遙望首陽山

史記,資治通鑑都是很好的正史著作,雖然有作者的主觀情緒,但還是很客觀的描述出歷史脈絡。近代治史,感覺黃仁宇、唐德剛、許倬雲作品很是不錯,黃、許作品描述歷史巨集觀大氣,唐作很多為歷史親歷者的一手資料口述而著,讀之快然。

7樓:竹取

各家撰史都是有偏重的,若要讀正史,史記肯定是少不了,但也要讀一讀別的,春秋漢書資治通鑑啊之類的不同史書敘述的同一段歷史的差異是很值得研究的

8樓:一抹淡淡的笑

既然說讀正史,狹義上來說就是二十四史 ,沒啥可推薦的。

重點就在怎麼讀了。作為業餘讀者,去圖書館,挑,自己感興趣哪個讀哪個,家裡有礦可以買回家讀。讀不懂就再找本工具書。

當然可別想象著自己通讀二十四史什麼的了…都翻譯成白話文也夠看好久了。

再或者,找個通史的講義,大綱讀一讀。

9樓:劍鳴蒼穹

左傳,史記,漢書,續漢書,三國志,新唐書,資治通鑑,明清皇帝實錄。再加上水經注,冊府元龜等。

完全不推薦,晉書,元史,明史等

10樓:包豆豆

文言文水平可以的話,就強推前四史:

史記,三國志,漢書,後漢書,和資治通鑑。

文言文水平一般,那就看看柏楊白話資治通鑑吧。

我在讀資治通鑑的時候到了八王之亂我自己就開始凌亂。後來發現是因為晉朝之前的歷史有底子。所以先讀蔡東藩的歷代通俗演義打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11樓:禮讚那羅延

初學者及愛好者不建議讀二十四史的原著,當你有了確定的研究方向和領域才需要去找相對應的文獻。可以先試試讀蔡東藩的書,那個看不下去的話,正史估計也看不下去。

12樓:步兵校尉

既然是讀正史,那最好是直接讀二十四史了,中華書局的點校本標點、斷句、簡體字,對我們業餘愛好者而言,太友好了,但前提是你文言文水平過關。

如果你文言文一般,那只能看現代的白話文著作了,范文瀾、賈美彪主編《中國通史》,錢穆《國史大綱》,劍橋中國史系列等。

如果讀這些書還有困難,那先從《中華上下五千年》看起,故事性強,不需歷史知識的積澱。

哪些花藝書可以讀,推薦讀的?

BLUE KOI 有條件的話可以買日本出的florist花藝雜誌,國內有best flower arrangement 的引進版 歲時花藝設計指南。早期買了日本花藝名師的人氣講堂系列叢書,有步驟但款式比較舊,黑田健太郎出的花環書比較小而美,適合非從業人員翻看。 花花公主 對架構了解比較多,給你推薦幾...

讀哪些書可以提高講話水平?

剛歌 講話水平的提高,與讀書沒有必然的聯絡,有些人大字不識,但口才很好。講話水平很大程度是先天的,天生外向活潑的人,由於平時敢於善於表達,腹稿 邏輯能力較強,講話時能抓住主要問題,有理有據,既生動又簡約,不拖泥帶水,聽眾也樂意聽。當然,後天的培養也可以極大地改善提高講話水平,先讀一些有關語言藝術的書...

2021會計專碩有哪些書可以推薦

Lucas 學弟20考研,三刷機工陳劍數學高分指南和鑫全邏輯精點,管綜考了170,英語用的老蔣,考了80多,總分專業第一。可以參考一下 WHY夏至 機工紫皮書四分冊比較合適,但是對於CC考生來說,還不太夠用。英語二,英語二沒有聽力,實在是少了一大困擾。老蔣的英二書內容應該是最好,無論是單詞 閱讀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