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袁崇煥?

時間 2021-05-05 21:22:13

1樓:大餐獨霸者

我只想談一點,袁都督的死法,被北京的百姓分而食之,首都的百姓全部都是傻子,連忠奸都不分,歷史上能有這種死法的還真是屈指可數,連大漢的掘墓人董卓也就被點天燈,所以在崇禎朝,首都的百姓都認為袁都督死有餘辜,大奸大惡,必須食肉寢皮,可想而知,這該是多麼的痛恨

2樓:星際軒軒

民族英雄,愛國將領,明末最有才幹的將領,唯一和努爾哈赤、皇太極對線保持不敗且屢次獲勝的人,明末唯一能逆天改命拯救大明的人

3樓:

我們國家的歷史比較亂。不過不問真假,有件事是必須肯定的。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

能挺身而出的精神,哪怕是假的,也是必須要有的。這就是歷史上那些「故事」告誡後人的道理。

4樓:海上馬車伕

找不到太確切的史料,只從一些確鑿的史實中推斷一二——

他尷尬的地方在於,他沒有強到力挽狂瀾(諸葛亮、王猛、戚繼光、岳飛)的高度,卻又具備一定實力。

而更尷尬的是,在那個時期,最拿得出手的盛年將領,還就是他了。

如果他真的有上述幾人的戰略頭腦,我想他可能會做出以下決策:

留毛文龍,當做朝廷的藩鎮,成為後金南路的後顧之憂。

與蒙古議和而非與皇太極緩兵,在後金缺糧時吸引對方兵力,令之動彈不得。更不會導致己巳之變的發生。

練兵從解放兵員戰鬥力、訓練陣法為主。

如果他真是一代庸才,我想有這些事件大概率發生:

皇太極率兩路大軍入關,一路從關寧防線破關長驅直入,一路從喜峰口聯合招降的蒙古軍破關而入,己巳之變可能會來的早一些,明朝覆亡於崇禎之恥(參照靖康之恥)。

後金方面沒有反間計除掉他的必要。

毛文龍或戰死,或造反明朝而降金,或原樣被袁崇煥除掉,關寧軍在其在任期間譁變。

5樓:希望客觀

皇太極在毛死後(歐,是被英雄袁殺得)就敢全力入關搶劫,人家吊袁了嗎?在乎它那6-7萬的「關寧鐵騎」了嗎?諒他也沒有搗人家的老窩的膽量和魄力。

還貼著它的防區大搖大擺過去了,它竟然沒發現,不知道咋回事,也許吧,哈哈。在薊州人家就拿200多人就敢看著袁一動不動,呵呵都他媽沒敢試探性的攻擊過一次,還「列陣城前黃不敢戰」,哈哈,人家都敢深入到京城了,人家害怕你了。什麼腦子才相信黃害怕袁呀,什麼腦子才相信袁是英雄呀!

還必不讓過?怎麼才不讓過那就是阻擊,最起碼牽制,媽的,躲在城裡一動不敢動,人家走了一天了才發現,那可是10萬人呀,還帶著搶來的東西,小車大車的,糧食輜重的,拖拖拉拉綿延數里的過了一天,愣是沒發現,我靠,這得多麼愚蠢和無能的人才能做到呀?到了京城連列陣城前都不敢,想進城防守,哈哈,這個慫樣你說就是給他五百年把後金國耗死,他才能復遼。

你們說有這樣的英雄?

6樓:沈季

歷史有的可以篡改,有的無法篡改。比如,吳三桂縱東虜韃子入關,無論怎麼粉飾,他還是叛國或者是民族叛徒,如果滿清編纂的明史在這方面給吳三桂辯護,就是在對大家說,看明史就是在胡說八道,不足為信。袁崇煥無論是五年平遼策的實際效果就是韃子從宣大入關,還是擅殺毛文龍,都足以說明他本身的能力和眼光不足以平遼。

所以,他好大喜功,為了權勢而逼崇禎皇帝議和是極有可能的,現在無法斷定他是否真的叛國,但是他本人的功過我認為7分過3分功已經很客觀了。如果袁崇煥在與後金長期作戰發現無法平遼,而通敵叛國或者故意縱敵入關,那麼說他和吳三桂一樣歷史罪人,一點不為過。

7樓:

毛文龍的兒子和袁崇煥的兒子

【毛承鬥】,一名毛鈺,明朝人物,杭州錢塘人,出生於遼陽。明末毛文龍庶子,生於泰昌元年(2023年),遼陽失陷後,被毛文龍的好友徐鎮靜救出,送往杭州錢塘故宅,崇禎十一年(2023年)補杭州府生員,後入太學。

【袁文弼】明末清初人物,明朝督師袁崇煥遺腹子,後出仕清朝,因立戰功,抬入漢軍正白旗。

《清史稿·富明阿傳》謂:「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漢軍正白旗人,明兵部尚書崇煥裔孫。崇煥裔死,家流寓汝寧,有子文弼,從軍有功,編入寧古塔漢軍。五傳至富明阿。 」

8樓:

看了這麼多回答,再結合史實,比較可以確定的就是,首先,袁崇煥絕非叛徒,另外,崇禎也非昏君。時也勢也,袁崇煥精於戰術,不善戰略,適合當將領卻被時代推上了統帥,崇禎有心重振明朝,然而明朝經濟與政治體制,積難重返。天下興亡,豈真係於一人之身?

他們各自的決策,都只能限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今天不殺袁崇煥,明天又會出新的"乙巳之變",終究還是躲不過。只恨時無英雄,竟讓李自成此無德無能之輩滅了明朝。

9樓:yuanxingli1119

關於袁崇煥其人我的個人看法是,他個人並不具備什麼雄才大略,雖算不上什麼漢奸或奸臣,但卻是乙個缺乏謀略和戰略眼光的軍事將領,決非什麼軍事家或名將,他雖在守衛城池上有可圈可點之處,可其他戰略戰術基本上是一塌糊塗,他也就只能算是個守將卻非帥才,而是一蠢材。

在明朝遼東戰局裡他發揮了守城的作用,但卻出了不少戰略和戰術上的失誤,也因為他本人性格的原因為自己悲劇的劃上了句號。在他的任上明朝遼東戰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在明朝滅亡的整個過程中他沒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成為了不少敗筆的新增者。在明朝深處財政危機之時,崇禎殫精竭慮拼湊起來的財力過的多消耗在了寧錦防線上,但這條防線卻從一條「鄭國渠」演變成一條「馬其諾防線」,繼而再形成乙個「死局」將明朝所剩無幾之的軍力大多葬送進去了。

之後,崇禎要實現「中興之策」實質上已經失去了最後的依託……

袁大人諸多錯誤謀略形成的巨坑過分的消耗了明朝最後的財力和軍力,對於當時本來就虛弱的朝廷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袁大人的所作所為對明朝滅亡來說,雖算不上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卻有釜底抽薪的功效,所以他不是什麼中流砥柱,反而是自毀長城的始作俑者。

10樓:maodiyunnan

民族英雄。2023年,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聯名上書:「……明末滿洲久為邊患,能捍禦者以袁崇煥為最。

滿酋後施反間,崇煥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學家亦僉稱為民族英雄……」

關於網上某些「袁崇煥是清朝捧出來的」神論,具體可以看我的文章:

袁崇煥的地位是清朝捧出來的嗎?

11樓:熊起

這處影射史學的屁股對位是很複雜的,皇權 / 士紳朝臣的對立既可以影射現代史,也可以影射國家該誰當家,誰能當家的路線問題,所以被必然過分解讀。

乙個類似問題是東林黨

12樓:辛安

滿清第一巴圖魯沒有圓嘟嘟就沒有大清國

寧遠之戰送後金三十萬石糧食

寧錦之戰硬是頂著重重壓力就是不攻擊極度空虛的後金老巢入薊州稍息士馬,細偵形勢,嚴備撥哨,力為奮截,必不令敵越薊西」 然後讓敵人打到北京

13樓:

如果毛文龍值得一座祠廟

袁崇煥就值得一座跪像

崇禎袁崇煥所為,到底比秦檜宋高宗高明在那裡呢?起碼南宋小朝廷比南明長壽太多了。

金庸碧血劍裡袁家父子都是好人,尤其袁崇煥兒子袁承志,承父之志幹了些啥?為報父仇搞內戰,搞來搞去生靈塗炭的時候他帶著老婆拍拍屁股跑路了。

袁崇煥能有兒子袁承志,憑啥毛帥不能有兒子毛承志?袁承志也好意思去報仇

14樓:沈雅涵

袁崇煥最大的錯,是在皇帝面前吹牛皮:五年復遼;

這在當時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完成;所以,壓力之下,袁崇煥只好打擦邊球,就是與敵軍皇太極和談(與外敵和談,明朝主流是排斥的,所以,袁崇煥的談判是在崇禎的默許之下進行的,這也是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後,崇禎不追究的原因:指望和談成功)

因為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靉山區為根據地,有力地牽制了敵人,成了楔入敵後的一顆釘子,所以,皇太極的談判條件是:殺毛文龍

照理來說,袁崇煥不應該接受這個條件,因為能讓皇太極坐在談判桌上的唯一條件就是毛文龍;(殺掉毛文龍就失去了談判資本);

壓力使人喪失判斷力,壓力之下的人們往往只盯住目標,而忽略了實現目標的條件;所以,五年平遼的壓力使得袁崇煥昏了頭,居然接受了殺毛文龍的和談條件(所以,毛文龍和岳飛類似,都是和談的犧牲品)

正因為殺了毛文龍,皇太極沒了後顧之憂,率軍繞過寧錦防線,取道蒙古,直逼京城;

這下,袁崇煥被動了,殺毛文龍崇禎不追究原本是指望換取和平,現在倒好,人家皇太極殺到家裡來了

這個時候,為了彌補損失,袁崇煥的第二個昏招出現了,讓崇禎開城門讓軍隊進城布防

殺了毛文龍不但沒達成和談,反倒讓皇太極殺到了京城,這就讓崇禎起了疑心,現在還打算讓軍隊進城,難道是內外勾結逼宮不成?!

憑這點他被凌遲一點都不冤枉

袁崇煥殺毛文龍不但沒達成和談的戰略目標,而且還形成了嚴重的後果

殺毛文龍讓女真再無後顧之憂,

毛文龍部將尚之信、耿仲明、孔有德最後成了綠營的主幹,正是這些人成為滿清占領中原的主要幹將

這些事殺袁崇煥一百次都夠了

初始條件限制了路徑,袁崇煥一開始在皇上面前撒謊,卻又無法圓謊,只能用更多的謊言來掩蓋前面的謊言,就如借高利貸堵窟窿,窟窿越堵越大,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最終只能用生命來償還

從五年復遼的空想和擅殺毛文龍就可以看出。袁崇煥只適合當守將,指揮一萬人的軍隊不成問題,但確實不擅長為帥。

所以,袁崇煥的死因主要是口無遮擋,在皇上面前牛皮吹大了,這也說明他根本不是個帥才

有人說袁崇煥其實就是軍閥,是真的嗎? - 沈雅涵的回答

15樓:李林

現在袁崇煥是被放在顯微鏡下看阿。人無完人,就算是民族英雄岳飛,從皇帝的角度看,岳家軍是個軍閥。但岳飛抗金卻是個民族英雄。

袁崇煥是有功之臣,他的功績明史也寫的很清楚,崇禎殺他是冤案。黑了袁這麼久,挺他的仍然這麼多,我覺得他是個英雄。因為除了他當時沒人能打贏後金。

16樓:

這裡面說什麼忽悠崇禎的,你看看不忽悠崇禎的什麼下場,只說乙個孫傳庭,擱你你也糊弄崇禎。還有啊,袁崇煥也好,孫承宗也好,洪承疇也好,你們把他們看的這麼重要,其實在大明朝廷看來這些人只不過是個隨時都可以送去砍頭的背黑鍋的人物罷了,大明有的是人才死了乙個有的是能頂的,屬於被你們誤認為很重要罷了。袁崇煥的所作所為也有點自認為自己很重要的意思,但是在朝廷真正的大人物看來,只是一條狗而已,沒想白這一點才是他會死的真正原因,要是早點明白自己的位置,搞清楚自己該做的,什麼平遼也好,毛文龍也好誰管啊,老子任內不出事就是了。

說實話投奔大清才是出路,早投奔早封王,晚投奔沒死的話也能封個官做做。

如何客觀評價袁崇煥其人?

翔123456789 志大才疏 不是批評他,而是主客觀他的兩個標籤評價 守寧遠平遼東,是其志 五年敗薊門越,顯其才 他的作為和結局正是他這兩個特點帶來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差不多是李德博古的結合體 馬岱 在各大論壇 社群,袁崇煥是永恆的爭議,這是乙個獨有的現象。有很多歷史人物也存在很大的爭議,但經過...

如何評價袁崇煥和毛文龍?

斑頭雁 袁崇煥與毛文龍的矛盾,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矛盾,是變革與慣性的矛盾,是拼死和等死的矛盾。許多人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是為了議和,這是受明末冤案的影響,以明末朝廷定罪中的 謀款以斬帥 為罪名,其實這是違背常理和邏輯的 任何乙個脫離幼稚期的正常人都明白,和平是靠實力維繫的。如果袁崇煥真心議和,那麼...

到底該怎麼評價袁崇煥?

麻油 很久以前看了竊明我也覺得袁崇煥不行,後來仔細想想不對,從袁崇煥開始和後金野戰沒被最終打敗的高階指揮官貌似只有袁崇煥。後來看了一下各種言論,也經不起推敲,比如說袁崇煥只會守城,分析下來像個戰五渣,但是在袁崇煥以前,後金在遼東的主要軍事目的就是攻打重點城市,從純軍事的堡壘到縣城再到府城沒有乙個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