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開始幫曹操,最後卻為什麼要反曹操?

時間 2021-05-11 19:21:49

1樓:人生過客

荀彧幫的是大漢,剛開始曹操身為漢人站在漢帝那邊,和荀彧志同道合,所以荀彧剛開始幫曹操。但後來曹操野心膨脹想要一步步自立,在忠於大漢還是忠於曹操,荀彧選擇了漢帝,於是,兩人的矛盾就開始了,愈演愈烈。

2樓:山鷹YZF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期,曹操和荀彧這種即為君臣又是知己好友的關係著實讓人羨慕啊!在當時天下大亂之時,擁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嘔心瀝血的輔佐曹操成就大業,君臣關係又非常好,可是到了荀彧晚年的時候,他為什麼要阻止曹操稱王,這件事情導致他們這對知己好友最終分道揚鑣,荀彧是什麼原因要阻止曹操稱王呢?

第一:荀彧一直都想匡扶漢室。我的都知道荀彧是地方上的大族,他祖上世受大漢國恩,面對漢朝崩潰,荀彧一心要匡扶漢室,他之所以要幫助曹操成就大業,那是他知道只有曹操有實力和雄心壯志能匡扶漢室,能結束亂世之中紛爭,讓大漢王朝回歸到太平盛世,包括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名正言順的保護皇帝,借皇帝的名義去平定天下,但是曹操一旦封王就等於不是漢臣了,荀彧始終是大漢王朝的忠臣!

第二:曹操違背當初的誓言。荀彧是曹操屬下更是知己好友,當初曹操和荀彧滿懷雄心壯志,共同起誓永為漢臣。

可是面對曹操的野心和實力越來越強大,加上漢獻帝的無能,越來越背離這個誓言,司空、丞相、魏公都不能滿足曹操,曹操一旦封王就代表著離九五至尊就有一步之遙,就等於違背當初永為漢臣的誓言,這讓荀彧對曹操好失望,所以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曹操稱王,以死相逼讓曹操不要稱帝!

第三:荀彧想在後世留乙個好名聲。荀彧一生輔佐曹操成就大業,可以說曹操有一半的功勞都是荀彧的,如果曹操封王就等於乙隻腳已經邁進了皇位,曹操如果將來登基,就等於坐實了漢賊之名,荀彧幫了曹操這麼多,如果曹操將來稱帝,自己就是曹操的功臣,是大漢王朝的逆臣,以後肯定會遺臭萬年,萬劫不復的,也是辱沒了荀氏家族幾百年來的美譽,這個責任荀彧擔不起,所以他想方設法的阻止曹操封王!

從以上三點分析,曹操和荀彧為臣為友,一生的朋友,為什麼會在晚年的時候分道揚鑣了呢?主要是荀彧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忠君報國在荀彧的心裡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他一再阻止曹操封王!你們認為呢?

3樓:水州

范文瀾《中國通史》中,把聚集在許都的中原士族分為「擁漢」和「擁曹」兩派,其實「擁漢」、「擁曹」並無截然界限,無論「擁漢」、「擁曹」也都是士族。荀彧就是派系上「擁曹」,骨子裡「擁漢」,不折不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也正是這種矛盾,終於釀成了他的悲劇

沒釀成悲劇的也有,比方說陳群。據《三國志陳群傳》及裴松之注,陳群的祖父、父親、叔叔在當時「皆有盛名」,也都做過官,而且官位還不低,他本人也受到過我們那個四歲讓梨的孔融的推崇,可謂是士族兼名士,但陳群不反對曹操建國,甚至積極勸進,要曹操稱帝(當然曹操沒同意),這樣來看,陳群是不折不扣的「擁曹派」。但是,曹操一涼,他就向曹丕提交了自己制定的「九品官人之法」,而且得到實行,士族階級被曹操奪去的權利,又被陳群「偷」了回來,所以,你說說看他其實是哪一派?

實際上荀彧和陳群都不是真正的「擁曹派」,但他們所維護的物件不同,荀彧維護的,是行將就木的東漢王朝;但陳群維護的,是方興未艾的士族階級。荀彧的聰明之處在於,他知道想要重歸一統,單靠上面的那個漢獻帝是不行的,必須要借助一位屠魔的少年來屠魔,但他沒想到,這位屠魔的少年在屠魔的過程中自己也變成了魔,所以他就只能以身殉道。而陳群的高明之處則在於,他知道「解鈴還須繫鈴人」,要奪回士族的權利,只有得到奪權者的授意。

因此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曹操要「偷梁換柱」是吧?那我就給你來個「換柱偷梁」。曹操在「擁漢」的旗幟下「篡漢」,他就在「擁曹」的旗幟下「變曹」。

顯然,荀彧高尚,陳群高明

荀彧做出這樣的選擇,有這多方面的原因。但說到底,還是他的名士身份、士族立場和儒家思想所導致,東漢王朝以名教興國,世家大族以儒學立身,忠君立節的觀念根深蒂固,改朝換代成為最敏感的問題,甚至成為劃線的標準

實際上,從剛開始荀彧投奔曹操的時候,他和曹操的立場是相同的,但從赤壁之戰打完以後,曹操就已經想要自己封公建國了,並不是只想要個丞相的職位便就此罷休。這實在是乙個危險的訊號。下一步的發展,必將會背離荀彧的理想和初衷。

所以,荀彧不能不阻攔,但是,他的阻攔並沒什麼卵用,曹操已經上了自己的「賊船」,只能夠一條道路走到黑。於是,荀彧只能和曹操分道揚鑣,回首往昔,他不忍背叛曹操去投奔別人,所以,他選擇了死亡,他要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也同樣用自己的生命,去對曹操做最後一次勸諫

公元212年,荀彧自盡

4樓:重山

因為荀彧輔佐曹操的目的是認為他能匡扶漢室,而後來他發現,曹操真正的用意是顛覆漢室。作為乙個謀士,最後發現自己一生傾覆的智慧型居然與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馳,所託非人,怎能不反呢?

5樓:

因為荀彧發現曹操從封魏公開始到封魏王,已經由當初的屠龍少年慢慢變成惡龍了。

曹操在迎漢獻帝前,是一名貨真價實的保皇黨:漢靈帝親封的西園八校尉之一,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在包括荀彧在內的天下人眼裡,曹操當時可是大漢忠臣。

荀彧的政治抱負從始至終都沒變:迎奉天子,匡扶漢室。荀彧先投袁紹後改投曹操,是他認為曹操的政治抱負和自己的政治抱負一致。

196年(建安元年)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大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荀彧則對曹操說:「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穿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

自從天子蒙亂,將軍您首先倡導義兵勤王,只是因為山東地區紛擾戰亂,還不能遠赴關右,但還是分派將領,冒險與朝廷通使節,雖挽救國難於朝廷之外,而心無時不繫於王室,這是將軍誠扶天下的一貫志向。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不能為累,明矣。

韓暹、楊奉怎麼敢為害呢?如不及時扶正朝廷,天下將生叛離之心,以後即使考慮此事,也來不及了。」

曹操認為荀彧之言有理,遂應安集將軍董承的秘密召請,親率大軍進抵洛陽,被任命為司隸校尉,奉迎獻帝遷都許縣。曹操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荀彧也公升為漢侍中,守尚書令。 從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優勢,並為其此後統一戰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荀彧堅決反對:「(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在漢朝,封公爵、授九錫,即便是廢立天子的霍光、囂張跋扈的梁冀都不敢接受。敢接受的只有乙個人,那就是王莽。因為這代表要結束漢朝、改朝換代。

曹操封公爵、授九錫意味著什麼,已不容置疑。

此時荀彧發現,曹操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大漢忠臣了,現在的曹操已經有了代漢自立的念頭。荀彧還是那個荀彧,曹操已經不是那個曹操了!曾經的荀彧,被曹操當作心腹之臣,兩人都有著匡扶漢室的理想。

然而人是會變的。曹操已經打下半壁江山,他的功勞太大、結的仇怨太多。為了自己、為了子孫和親人、為了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曹操都不能再做大漢忠臣,他不得不走另外一條路,那就是代漢自立。

乙個要扶漢,乙個要代漢,荀彧和曹操的政治分歧已經不可調和。同年,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把他留在軍中。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開啟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明白了曹操的意思(食祿食祿,無食則無祿),因此被迫服毒自盡,時年五十歲。

荀彧幫曹操,是因為曹操當時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反對曹操是因為曹操有代漢自立的野心。

荀彧反對曹操封王(新三國)

曹植闖天子車道,荀彧強硬阻攔

大漢最後的忠臣—荀彧自盡

6樓:學醫的小學生

正常。通俗的講,

這和找物件差不多。

當時追他的是我,

最後提出分手的也是我。

為什麼?

沒有什麼理由。

但也有很多理由。

歸根結底一句話,

兩個人不合適了。

7樓:安國公

說這麼多,談這麼多。其實就四個字。

政治理想

雖然我個人不是很喜歡易中天,但他有句話我個人認為講的不錯,大意是早期的荀彧是希望曹操去做漢朝的霍光周公,完成繼劉秀後的漢朝再度復興。但到了曹操打算封公之前,曹操在自我野心和利益集團的驅動下已經變了。

已非同路人,怎為同路事?

政治理想已經變了,曹操不會做漢朝忠臣了,他只能成為漢朝權臣乃至所謂的漢朝奸臣了。路不同,畢竟是不相為謀。荀彧變了,曹操也變了。之後一切行為都只是正常的。

8樓:鶯鶯

公元212年,荀彧在家養病,曹操派人送來乙個木盒,荀彧就明白了,於是服藥自盡。這位曾經極力輔佐曹操,曹操賬下的智囊落得個如此下場,不得不令人感慨。他為何晚年要背叛曹操?

他堅信自己是漢臣,這是他反對曹操的最根本原因。荀彧之所以選擇曹操,是因為他認為曹操可以光復漢室。

而之所以不選擇劉備或者直接輔佐劉協,一是對方前期勢力太小,二是其皇叔的身份也一直存疑,不敢確定他是否是借助皇叔的身份謀得自身的利益,而劉協就是乙個傀儡,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支援絕無可能中興漢室。曹操就是他選擇的外力。

荀彧也明白曹操是大軍閥,沒有利益決不可能為自己所用,所以前期盡力輔佐將其做大。但是到了後期荀彧也發現曹操的野心一點點地暴露出來。五等爵制就是導火線,自此荀彧和曹操決裂。

他知道曹操已經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五等爵制的下一步恐怕就是登基稱帝,他也明白不光曹操,曹氏陣營很多人都希望著曹操登基稱帝,以便從中獲得應有的利益。道不同不相為謀,使得他們的關係越鬧越僵,到了無法收場的地步。

9樓:如是我聞

曹操開始的理想不過是死的時候墓碑上刻上漢某侯某將軍之墓再到後來有蕩平天下再後來變成了權臣,荀彧是較早開始投奔曹操的,一直到第二階段他們都是親密同志+戰友。

曹操為什麼非得處死許攸和荀彧?

1,有這個能力。2,想。3,後果不大。封建君主 武力統治團體,治下以威信,君主意志即法度,武力即能力。對於威信,並不只是武力,而是權威加信任,是多方面的集合。你可以意見相左,大吵大鬧,但你要是侮辱性質的調笑,這比對手打敗還能消除威信。可以試試多次公開場合調笑你的上司,比如醜陋 矮小 志大才疏 摳門 ...

荀彧為什麼選擇追隨曹操而不是劉備?

浪兄筆記 下面是荀彧不選擇袁紹而選擇曹操的原因?1 曹操這個人相對不錯,比較務實。首唱義兵不說,聯軍打起來的時候,不顧自身安危,真槍實刀的進行了追擊戰鬥,雖然是失敗了,但這種實際的為了漢室天下的行為,在我們讀書人中留下了很好的映像。這也是我們這些士人,需要依靠的勇敢力量。2 當時袁紹和曹操還是盟友的...

荀彧為什麼要直到曹操試圖晉為魏公並且加九錫才決裂呢?

Junker 五代時期,河東監軍張承業張公公為李克用父子鞠躬盡瘁了一生,也是到李存勖要稱帝自為了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與之決裂。他們心裡總是對強權人物抱有幻想,低估了人性的貪婪。荀彧熟讀經史,自然知道跟隨王莽這樣的人,只能留下千載罵名。當時還沒經過東晉五胡南北朝 五代十國這種亂世的教育,作為大名士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