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將軍何進?

時間 2021-05-11 17:52:49

1樓:Alex

有點搞笑,怎麼那麼多人真覺得何進傻啊。自認聰明的人,等皇帝成年就是人頭落地。

看看前幾任,留個全屍都算命好了,他必然要把誅宦進行下去的,只是分歧怎麼誅而已。

2樓:「已登出」

沒什麼談的。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了。竇武竇大將軍,還有陳蕃怎麼死的?

漢桓帝無子,劉巨集繼位,竇太后是竇武長女。

也是因為竇太后遲疑。所以他們撲街了。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顯赫一時的竇家就此沒落下去,而竇太后因為竇武被殺也失權,被幽靜,最後母親死了,也跟著死了。

何大將軍自己要誅宦,不管怎麼說,也得找找以前為什麼失敗吧。只能說,太他媽搞笑了。

3樓:杜少爺

本來立於不敗之地,何家三駕馬車和宦官的關係都不錯。結果被袁紹為代表的士人忽悠的成了反對宦官的槍。

本來遇到的是最弱的一屆宦官天團,先是內鬥坑了掌握槍桿子的蹇碩,然後集體向大將軍何進投降。何進被袁紹忽悠的,非要替士人出頭,報兩次黨錮的仇,將宦官趕盡殺絕,結果逼得宦官報團反戈一擊。

不過,袁家也是自作孽不可活。以為忽悠何進引進自己袁家門生董卓,士人就牛了,就有筆桿子和槍桿子了。事實證明,門生有個毛用,說反殺你就反殺你。筆桿子在槍桿子面前,屁都不是。

4樓:天塌忒退

乙個被大嘴支配的傀儡(似乎已經成為共識)

說他是傀儡,不是因為他傻,而是因為他出身低微而掌握大權,而且他還碰到了野心勃勃的高貴名門大嘴。

何進掌握大權,大嘴等士人會怎麼想呢?你一殺豬宰羊的,不就是因為你妹妹你才當上大將軍的,而我們這些出身高貴的人憑什麼給你打工啊。

何進不得士人之心,特別是在消滅董氏獨攬大權的時候"民間歸咎何氏"。這裡的"民間"應該指的是士人之間,貧民們誰會為"使帝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的惡魔哀悼啊。何進想在大嘴等士人的陰影下生存,必須打擊士人所痛恨的宦官以立威(滿足士族的利益)。

在何進消滅想殺掉自己的宦官蹇碩勢力後,大嘴鼓動何進殺掉以張讓為首的宦官,何進認為應該與大嘴合作。但是大嘴野心太大,想徹底消滅宦官勢力,獨攬大權,給予士人極大的利益,樹立極大的威望,登上寶座(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共識)。將宦官趕盡殺絕當然是觸犯了何進的利益,畢竟宦官全滅誰來幫何進制衡士人啊。

何進就把大嘴的計畫告訴了妹妹太后,太后當然不同意。何進就跟大嘴說,把宦官首惡殺了就行了,可大嘴態度堅決。大嘴想你們何氏不同意,我讓我們袁家的故吏董卓等人進京,壯大我自己的勢力,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整個天下都是我的,你們何氏殺豬買肉的還能管得著嗎(大嘴沒想到自己袁家的故吏董卓敢跟自己作對,老天不助我袁家啊)。

大嘴說要引外兵,來威脅太后。何進一想這大嘴野心太大,連漢家皇室都不放在眼裡,可大嘴威望太高,何進不敢反駁大嘴(否則難以在士人朝廷中立足),只好同意。當然何進在引外兵進京的事情中,還有適可而止的打算。

何(da)進(zui)要誅殺宦官的事情很快就被嘴大(威望高,一言九鼎,話語權很高)的人傳開了。受宦官賄賂的太后母舞陽君、太后兄何苗跟太后說何(da)進(zui)"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后"疑以為然",想大嘴真的要幹準備顛覆社稷的事情嗎。

陳琳認為應誅首惡且外兵難以控制,鄭泰盧植也反對董卓進軍,可何(da)進(zui)不同意。大嘴只喜歡別人迎合自己的大嘴,而不喜歡別人在他面前「耍自己的嘴皮」(大嘴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宦官的孫子」曹操人微言輕,他所認為的當然不會被何(da)進(zui)所容納。

那些宦官認為自己對何氏有恩(當然這不重要,畢竟宦官是個見風使舵的群體。宦官還支援過董氏,「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何氏不會不知道),而且滅了自己對何進來說沒什麼好處只能便宜了大嘴,所以宦官不相信何進會殺自己。

大嘴外面的人大張旗鼓了,太后還沒向大嘴服軟,何苗勸說何進適可而止,何進於是派仲邵責令董卓停止進軍。大嘴當然叫董卓等繼續進軍。這時候的董卓,敢不聽何氏的,而不敢不聽大嘴的。

董卓繼續進軍,大嘴脅迫何進,說什麼「形勢以露」「事久變生」。何進害怕了,只好同意了大嘴監察防備宦官的要求。太后也害怕了,就把大部分宦官罷免了。

可宦官不甘心自己被太后罷免,就到何進那裡謝罪乞求能不離宮,何進說大嘴等士人一直憤恨你們,現在董卓大軍快要到了,我們就要被大嘴滅了,你們趕快回封地吧。何進不希望宦官被殺絕,畢竟沒有宦官誰來制衡大嘴,就想暫且把宦官「儲存」起來。大嘴就說要何進趁機滅了宦官,何進不是這麼想的,就把宦官放了。

大嘴一想,你何進竟敢不聽我的,你要「自食其果」,就假借何進的名義捕殺宦官。宦官知道自己即將面臨大嘴的毀滅打擊,只得通過張讓子婦(太后妹)、舞陽君乞求太后庇護。太后也不希望宦官被大嘴殺絕,就把他們召回。

大嘴一想,等董卓等大軍一進京,你們全都去死吧。董卓大軍不斷逼近,何進看到事情緊急,愈加害怕,就徹底向大嘴服軟了,只得進宮聯絡太后,準備殺盡宦官,也許這樣大嘴就能放過自己。可是大嘴不是這樣想的,我要當皇帝,而你是太后的哥哥,留你豈不是個麻煩麼。

現在如果讓張讓聽到風聲,借張讓之手殺掉何進,我們再滅了宦官,豈不美哉?(這種陰謀論似乎已經成為了共識)然後張讓他們就聽到了風聲,懷疑何進一直裝病突然進宮恐怕是要...,就派人去竊聽何氏兄妹的談話。

大嘴已經把軍隊在宮外安排好了,等著吧,弓箭手準備放箭,你們何進宦官全都去死吧。

張讓一聽壞了,何氏已經被大嘴逼得徹底服軟了,要滅了我們。今天我們不殺了何進,明天何進就會殺了我們。於是張讓矯詔讓何進再進宮。

何進沒有防備,就撞見了埋伏好的宦官。張讓見了何進,就大罵何氏忘恩負義。這時何進心如死灰,想想大嘴真是太可怕了,活在他的陰影下實在是可悲。

我死之後,你要得逞了。然後何進就被張讓給咔嚓了腦袋。

5樓:汪輪

何進是殺豬的衛青是喂馬的

何進的妹妹是皇后衛青的姐姐是皇后

何進是大將軍衛青是大將軍

何進搞定黃巾衛青搞定匈奴

何進是皇帝的大舅子衛青是皇帝的小舅子

結論:當弟弟比當哥哥好像好

如何評價知乎使用者安國大將軍?

星空倉鼠二號 上大號的時候為防止被扔進小黑屋,不敢輕易作答。現在大號也快沒了,簡單來說說吧。乙個用自己的言行經歷證明了虛擬社群等同現實社群的英雄。一碗熱乾麵,放桌上已冷,人早早不見。本倉鼠疑惑,一碗面的事兒,又不是吃到皇城開年宴上,怎麼說沒就沒了呢?然後,看了那個回答,無語 本倉鼠不才,去年下半年才...

劉邦為什麼選韓信做大將軍?

咱們先冷靜一下 梟雄和一般人的不同點就是,他判斷是對的事,不會因為擔心害怕或別人反對而輕易改變。這就是魄力。當然,他不是隨隨便便認命乙個大將軍,而是經過溝通判斷和深思熟慮的。 劉邦那時候手底下人走的走逃的逃,蕭何沒打報告去追韓信他以為蕭何也跑了,蕭何跑了還得了,把他急得不行,這個時候蕭何回來,失而復...

大將軍何進殺幾個太監,隨意設個局一隊侍衛足已,就算直接殺安置個罪名即可,何須請別人來,有什麼別的目的?

東吳大帝曹玄德 何進的前輩竇武陳蕃也是這麼想的,結果落得個事敗慘死。何進召各地軍頭進京,有很多種主觀前提和可能。第一,受召進京的有董卓 丁原 橋瑁。橋瑁是個讀書人,何進不認為他能夠怎麼樣,相信橋瑁會守規矩。丁原職位低,名望不夠,也不會怎麼樣。唯一值得擔心的是董卓,可是那時候董卓才幾千人,而雒陽有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