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研究如何入門?

時間 2021-05-11 17:52:49

1樓:薰廳

回答佔坑

招募季校友篇|跨專業、沒經驗,我們怎樣借力敲開遊戲行業大門?

招募開啟 | 鵝廠線上研究訓練營(第五期)正式招募,只為夢想從事遊戲或文娛行業的你

2樓:

各個行業的使用者研究都有些不同,但是大同小異,仔細品都差不多,操作手法不同而已

讀懂需求

做使用者研究第一件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讀懂需求。一般承接的都是產品/企劃/領導提出的,具體為啥提出呢,可能就是競品上新,市場趨勢得出,領導期望,價位段缺失等等(這些是針對製造業),網際網路一般是產品迭代,使用者流失率,某指標或某功能內容的滿意度下降等等。

挖掘需求

不管是什麼行業,挖掘需求最重要的是了解要去挖誰,挖出一群人共性的基本特徵是什麼,達成共性的點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有哪些特徵,有哪些習慣,基於產品他們有哪些習慣,哪些習慣是共性,哪些習慣是差異。

我先儲存一下,晚一點兒繼續寫

3樓:覺察

1使用者研究是什麼

使用者研究就是研究使用或者將要使用某款產品的使用者。研究包括了解使用者的行為,挖掘使用者的痛點,尋找使用者的需求。

2為什麼要做使用者研究

3什麼時候做使用者研究

一款產品在還做出來之前是最容易更改的,使用者研究的最佳時期就是在產品設計之前。做完使用者研究之後,根據調研得到的使用者資訊進行設計,會使得產品的設計更符合使用者的行為和需求,避免產品成型後再做巨大改動。除此之外,產品往往需要進一步迭代,在迭代期間也需要做使用者研究,以此明確產品需要做哪些調整更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產品的最初階段做用研會讓企業為產品的後續節省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因此在產品設計前做用研是最佳時期,當然產品迭代期用研也很重要。

4如何做使用者研究

使用者的行為、痛點和需求並不是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流程和方法來確定。通常情況下,我們要做的產品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唯一的,因此要進行桌面調研,包括但不限於該行業使用者資料分析,競品分析,相關文獻查詢。桌面調研的目的是讓我們對要設計的產品有有乙個全方面的認識,為接下來的步驟打下基礎。

桌面調研後,我們可以博採眾家之長,分析眾家之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或者某些功能,讓使用者使用這些產品,對使用者的行為進行觀察並記錄。了解使用者的行為非常重要,使用者行為是可量化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使用某些功能的順序、次數、時長。行為觀察後需要對使用者進行一次訪談,訪談時應結合使用者的行為,挖掘出使用者的痛點,進而明確使用者的需求。

在完成對一定數量的使用者研究以後,還需要對使用者對資訊分析和梳理。以上屬於使用者研究階段的一些基本步驟。

5用研如何入門

想要切實可靠的得到使用者真正的資料,需要學會桌面調研,觀察並記錄使用者行為,制定訪談大綱,學習訪談技巧,使用者資料處理等。因此可以從這些維度出發,學習使用者研究的全部流程。

6用研如何精通

可以來北師大和我當同學大家一起學習(手動狗頭)

4樓:鹽選推薦

可以從學習使用者體驗入手。

使用者體驗是乙個很難量化的指標,但是好的使用者體驗能帶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更高的留存度、更廣的傳播度、節約更多的成本,甚至是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

使用者體驗需要靠充分的使用者洞察來意識到使用者有什麼需求,然後靠文案、設計或者更大的改變去迎合這種需求。

1、萬科的購物中心

對於逛商場,女性比男性要熱衷很多,所以當老公和老婆一起逛街的時候,就會發生老公不耐煩,希望早回家早休息的場面。換句話說,男方會想辦法縮短兩人在商場的逗留時間,商場肯定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因為客戶呆的越久,貢獻的銷售額就越高。於是萬科針對這個場景,設計了乙個老公寄存室,把商場的乙個角落改造成直男的天堂,有舒服的沙發和各種刊物,讓疲憊的男性朋友們有個可以緩口氣的地方。

當老公們在老公寄存室休息的時候,老婆們就在繼續消費著,讓商場的收入越來越多。

這是乙個很典型的考慮到使用者場景的體驗設計,來消費的人可能不是乙個個體,而是乙個群體,只有滿足了群體需求之後,才能做到體驗最優化。

2、火鍋店

火鍋店考慮到來吃火鍋的很少是乙個人,往往是一群人,一群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鴛鴦鍋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充分解決了一半人吃辣,一半人不吃辣的需求。更進一步就是每人乙個小鍋,更加拆分了群體需求,單獨滿足。

5樓:yeriss

之前回答朋友的類似問題,寫了乙個簡單的回答,貼上一部分內容在這裡。

以下羅列的是個人的一點思考,只是從該崗位要求的知識和能力羅列,大致以專案和使用的順序排列。如果談到如何入門,或者說設計使用者研究的【學習路徑】,可能還需要從學習難易順序上做一些調整。

6樓:李豔

>>由於使用者研究應用領域比較廣,例如產品體驗優化、功能驗證與評估、需求探索、人機互動、設計策略、品牌定位等等,因此在面試使用者研究崗位時,要根據要面試企業的下面三個方面來判斷自己需要準備和學習的知識點:

(1)目標產品|比如支援電商、知識付費的網際網路產品和支援家具、家電設計的使用者研究,雖然本質上都離不開對人的生活方式的洞察,但在實際操作和執行過程中有很大不同;

(2)主要支援部門|是支援設計團隊、還是支援產品運營團隊?直接服務於產品經理還是運營總監?由於他們的知識背景和業績目標的差異,使用者研究的工作角度也會有很大差異;

(3)崗位要求|更偏重優化建議,還是要提出創新提案?也是不同的工作方向。

明確以上三點,面試中也會更有信心,也可以作為具體的問題,在面試過程中獲得答案。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知識點,你可以根據關鍵字進行檢索自學。

產品體驗優化方向,需要準備知識點:可用性測試、啟發式評估、使用者體驗三要素(動機/場景/行為),體驗與期待的關係等;

市場細分與需求探索,需要準備的知識點:針對定量資料的聚類分析、基礎的市場營銷、消費行為、品牌與定位認知等領域知識、通過生活方式和情感來了解使用者語言之下的潛在需求等......

>>雖然你即將從事的是使用者研究工作,但其實你即將進入乙個多領域的學習過程。使用者研究,是乙個讓人快速成長的職業,收穫常常大於付出,訣竅就是把你的合作夥伴、上級,當作你最好的學習物件。

>>IDEO,是我走進使用者研究這個行業的老師,而這本書,是我學習並使用過的最系統最實用的工具書,全部從多年的實踐中來。

Human-Centered Design Toolkit

7樓:蒙面超人

@半撇私塾 你這軟文有點硬,這邏輯真是...

首先,反對問卷調查已經失效這樣的觀點推導出 IDI (indepth-depth-interview) 就能更有效的邏輯。問卷調查的失真因素無非就是問卷沒寫好,資料沒辦法形成嚴謹的支撐邏輯,要麼就是 user pool 質量差,去看看艾瑞和Kantar就知道差別了。但但但哪怕沒錢買 Nielsen 或者Kantar,用艾瑞也能行啊。

但!它仍然是定量研究啊,怎麼可以和 IDI 相提並論。

就那麼巧剛好收到 Quora 的問卷

@dz902 如果你自己是創業者,那麼盡量少做調研,多做實事。

請參考 Design Sprint ,不要亂誤導人,特別是誤導創業者,失敗代價有多大你是知道的吧

8樓:夏墨笙

使用者體驗的確是所有產品都應該關注和重視的,然而如何與心理學相結合,讓使用者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有良好的心理體驗,這方面的方法和研究真的太少也太難做了!

9樓:

最重要的是認識用研的侷限性,不管你看什麼書做了什麼實驗,你都幾乎無法告訴別人產品應該這樣或者那樣設計。你是個決策支持者。

隨便一搜都是書,可是你有機會去實踐?去參加別人的用研吧,當被試。

10樓:王夢荻

一年半前從互動轉為用研,感覺學習什麼知識相對來說是次要的,而且各種渠道都有相關的資料。

這個崗位還是經驗決定了很多事兒啊 = =|||

就算你和B君拿了同樣的提綱去做使用者訪談,拿到的結果的深度真真是不一樣的。

不過如果你具備了敏銳的洞察力和超強的同理心的話做用研會事半功倍。

若是邏輯清晰能抓重點,有說服力執行力的話,用研落地也就不用愁了。

11樓:Bin F

《聚焦使用者:UCD觀念與實務》胡飛編著

《洞悉使用者:使用者研究方法與應用》胡飛編著

這兩本書不錯,上學的時候老師逼著看過~

12樓:

使用者研究者第乙個研究工作應該是:設計師想要什麼。

用研的結果向設計師匯報,可以這麼說,用研的使用者是設計師。設計師是看圖看表現的職業角色,研究中的資料和文字資料對他們來說,是有用的麼?即使是有用,他們能快速消化成自己需要的價值麼?

所以用研的結果是要結合他們的需求去呈現的。多去理解產品,理解設計師創造產品的思維,為設計師提供他們的需要的,是用研的價值所在吧。

個人工作感悟,不一定對。

13樓:

Lenka wong的回答基本覆蓋了初學者要關注的方面。我換個方式講一下。

首先是研究目的:

做什麼事都有目的,首先得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研究。Lenka wong已經講得挺清楚了。如果想更好地理解研究目的,一是要懂產品,一是要懂設計。

我個人認為,產品主要關注定位,它想滿足哪些人群的什麼需求。自己平時也可以多用用各種網際網路產品,反思,體會一下自己作為使用者,對產品都有哪些需求,其它使用者可能會有什麼樣的不同需求。設計的話,就是要理解一些設計的原則,包括一些可用性原則。

換位到設計師的角色去思考,才能理解他平時的工作主要在解決什麼問題,你可以怎樣幫他更好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看一些入門類的書,《什麼是產品設計》,《don『t make me think》,《可用性工程》,《見微知著》之類的。

然後是研究方法:

常見的有可用性測試、焦點小組、問卷、深訪等等。學習方法一是要了解它的具體做法。二是要了解它的適用情境。

這個一般是根據研究目的來的,不同的設計階段就有不同的研究需求目的。《使用者體驗面面觀》、《使用者體驗的度量》可以讓你對方法有乙個初步的了解。研究方法這部分是用研人員的基本功,面試的時候應該是作為必備指標的。

如果想擁有乙個更好地研究素養,可以看看心理學研究方法相關的書,不過這個一般短期內看不到什麼實際效果。

最後是研究結果解讀:

這塊其實就是在輸出研究報告了,也是別人直接能看到你成果的地方。個人認為,報告寫得好不好,和用研人員對研究目的的解讀有著最根本的關聯。其實可以說,這個研究的成敗,從你開始規劃的時候就已經基本決定了。

對真實的研究目的的偏離,也是我認為目前用研人員存在的最大問題。你都不懂你的需求方,怎麼去滿足他的需求呢?這就又回到了產品和設計上。

換句話說,前期研究目的的確定是核心,研究報告的撰寫最終體現了你對研究目的的理解。這塊我覺得是合格的用研人員和菜鳥間的主要區別。至於大牛和一般用研的主要區別,我不太清楚,坐等高人指點。

天文研究該如何入門?

諾唯 首先應該從你自身的愛好,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估計你是不會在知乎說的,然後就是對自己進行一下科普,看一些有啟發教育的天文書,注意這還沒有真正的入門,這只是前戲,這裡給您推薦的是時間簡史,這本書非常有科普意味。看完之後開始你的入門,了解天體的基本知識,至少用肉眼能分辨天上的星星,我開始的時候只認識月...

使用者研究有幾種方法?

調研工廠 使用者訪談 使用者訪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過程中可以與使用者進行更長時間和深入的交流,容易獲得使用者真實的想法以及潛在因素,通常用於解決特定的問題。問卷調查 優勢在於調查面廣,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反饋以進行資料統計分析。缺點是不夠深入,並且問卷在設計上很大程度會左右使用者的回答。情景調查 創造...

佳能入門使用者(EOS 6D)公升級,預算15000元左右,請問有什麼合適的全畫幅單反 微單相機推薦

吃手 5D4太均衡了,沒有翻轉屏就沒有吧,我甚至覺得5D5不會有多大提公升。所以我推薦你買個5D4。如果有高畫素需求5DsR現在也不貴,就是老一點。 HSINYALIN 我說點不止是針對你個人的情況,應該算是對所有人都通用的思考方式。首先我們肯定要接受一點就是每個品牌相機都有優缺點,不會有完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