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何進殺幾個太監,隨意設個局一隊侍衛足已,就算直接殺安置個罪名即可,何須請別人來,有什麼別的目的?

時間 2021-05-12 07:30:28

1樓:東吳大帝曹玄德

何進的前輩竇武陳蕃也是這麼想的,結果落得個事敗慘死。

何進召各地軍頭進京,有很多種主觀前提和可能。

第一,受召進京的有董卓、丁原、橋瑁。橋瑁是個讀書人,何進不認為他能夠怎麼樣,相信橋瑁會守規矩。丁原職位低,名望不夠,也不會怎麼樣。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董卓,可是那時候董卓才幾千人,而雒陽有北軍五校、西園八校、羽林、虎賁,三輔一帶還有名將皇甫嵩數萬大軍。何進(包括袁紹等人)都輕視了董卓。

第二,有竇武陳蕃的前車之鑑,在沒有絕對力量優勢的前提下,何進不敢向宦官動手。

第三,何進召軍頭們進京,大可能是威懾自己的妹妹何太后,想要將她徹底從宦官陣營拉出來。何太后的態度和戰隊,天子剛剛登基,至關重要。

第三,我個人猜測。何進出身低,遠比不上司隸校尉袁紹和虎賁中郎將袁術,甚至還不如曹操。所以,何進有可能還想在除掉宦官後,用董卓丁原等人來牽制跟他一樣錄尚書事的袁隗和掌握兵權袁紹袁術兄弟。

2樓:SPQR

估計題主以為漢代的太監跟清宮劇裡的太監比較類似,都是端茶倒水的僕人角色當然清代宦官也並不是端茶倒水的角色實際上宦官是皇帝對抗世家大族的的重要力量,權力很大 ,而且通常掌握著禁軍指揮權,所以想要依靠斬首行動搞掉這一批人是不太現實的

3樓:劉堃

何進殺宦官,一是擴充套件自己的權力直接控制皇帝和二是討好黨錮後的士人文臣。

問題還是殺宦官的政治合法性問題。

何太后此時並無殺宦官的需求,反而需要利用宦官制衡外戚和文臣。何進一直拿不到政治上的合法性,調外兵以軍力代表民意威逼太后同意以獲得合法性。

4樓:子非魚

京城宦官勢力太大,而且把持宮城,如果用京城的軍隊,第一,訊息走漏,被滅了,第二,你的人還沒人家的人多,被滅了。第三,人家直接要挾天子,京城軍隊不敢不聽,又被滅了。所以只有從地方上調兵來勤王。

如何評價大將軍何進?

Alex 有點搞笑,怎麼那麼多人真覺得何進傻啊。自認聰明的人,等皇帝成年就是人頭落地。看看前幾任,留個全屍都算命好了,他必然要把誅宦進行下去的,只是分歧怎麼誅而已。 已登出 沒什麼談的。三國演義開篇就說了。竇武竇大將軍,還有陳蕃怎麼死的?漢桓帝無子,劉巨集繼位,竇太后是竇武長女。也是因為竇太后遲疑。...

劉邦為什麼選韓信做大將軍?

咱們先冷靜一下 梟雄和一般人的不同點就是,他判斷是對的事,不會因為擔心害怕或別人反對而輕易改變。這就是魄力。當然,他不是隨隨便便認命乙個大將軍,而是經過溝通判斷和深思熟慮的。 劉邦那時候手底下人走的走逃的逃,蕭何沒打報告去追韓信他以為蕭何也跑了,蕭何跑了還得了,把他急得不行,這個時候蕭何回來,失而復...

如何評價知乎使用者安國大將軍?

星空倉鼠二號 上大號的時候為防止被扔進小黑屋,不敢輕易作答。現在大號也快沒了,簡單來說說吧。乙個用自己的言行經歷證明了虛擬社群等同現實社群的英雄。一碗熱乾麵,放桌上已冷,人早早不見。本倉鼠疑惑,一碗面的事兒,又不是吃到皇城開年宴上,怎麼說沒就沒了呢?然後,看了那個回答,無語 本倉鼠不才,去年下半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