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否認 星鏈 占用地球空間軌道,稱地球軌道空間能容納數百億顆衛星,如何評價他這一說法?

時間 2022-01-03 13:29:38

1樓:

其實,如果嚴格保持一定速度一定距離的話,一公里高速路理論上可以容納上千輛小汽車,高速路的運力比鐵路還要高

問題是你信嗎

如果是他家的特斯拉上高速,前後500公尺內應該沒有車敢靠近好不好

2樓:chezhuming

我們盡力去維持太空秩序。如果這是徒勞的,就努力發展自己的太空進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維持太空秩序的話語權更有效更有分量。

3樓:5G Sir

當初埃隆馬斯克剛剛公布星鏈計畫,我就說他這本質就是地產商的圈地做派,只不過圈地手法更高階而已;

然後有人就噴我說我只能看到地上的蠅營狗苟,看不到宇宙星空。

嗯,現在看起來他果然是在圈地,就是不知道當初噴我的那位看到宇宙星空了沒有~

4樓:茶哥反雞娃

偷換概念而已。

如果按軌道的「體積」弄不好比地幔還大,有意義嗎?

如果按星鏈自己那種堆數字方式,上去一百顆,掉下來三十顆,壞三十顆,撞掉三十顆……他一樣不影響工作,按這個標準,那當然百億衛星擠在一起沒關係了?

問題是你星鏈掉一顆衛星眼睛都不眨,別人空間站開乙個漏洞可能就耽誤多少年,能一樣嗎?

就不提窮一點國家一顆衛星上去已經不容易了,我沒有說三哥,三哥也是太空「大國」。

總之,商人的邏輯永遠是,侵害你我不心疼啊,你為什麼難過呢?

5樓:雷哥說

近日,中國空間站兩次緊急避碰「星鏈」衛星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12月3日,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向聯合國通報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今年先後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對中國空間站上的航天員生命健康構成威脅

歐洲航天局近日也對SpaceX的星鏈衛星發出警告和指責,稱其占用太多地球軌道空間,排擠競爭對手。

SpaceX是馬斯克私人名下的公司。迄今為止,該公司已經在地球低軌道上部署了大約兩千顆通訊衛星,主要用於名為星鏈的衛星寬頻服務。SpaceX未來還計畫繼續部署數萬顆通訊衛星。

馬斯克否認了自己正在「排擠」其他衛星競爭對手的說法。他打比方稱,地球低軌道可以容納的衛星相當於地球存在的20億輛汽車和卡車,圍繞地球的低軌道形成了乙個「殼」,這個殼的面積比地球表面積還要大,此外,每隔10公尺高度形成乙個新的殼,一直可以深入到太空中。

馬斯克表示,這意味著地球低軌道上可以容納幾百億顆衛星,目前的幾千顆衛星根本不算什麼,就好像目前地球上出現了幾千輛汽車,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馬斯克把低軌道衛星的密度和地球上的汽車進行對比,這種說法遭遇了太空專家的挑戰。

6樓:Kaiser.Li

星鏈那可是劣跡斑斑的。

早在2023年的9月2日,歐航局的「風神」氣象衛星就險些和美國SpaceX星鏈44號衛星發生碰撞。在險些發生碰撞的一周前,歐航局發郵件聯絡了星鏈團隊,不過該團隊的負責人並沒有回覆,也沒有採取規避行動。反倒是美軍發出了乙份評估的資料顯示,相撞的概率僅為萬分之一,這也是確定採取行動的臨界值點。

等到了9月份,歐航局根據評估,將碰撞概率定在了千分之一。最終,歐航局和美國溝通無果,只能無奈做出行動指令,使得「風神」衛星三次點火變軌,從而避免發生相撞事故,但也花費了不少資金。

7樓:大模頭

我感覺馬一龍說法太過保守馬一龍可以參考我以下的模型,把這一數字(數百億)再誇大億點點。

按執行軌道可以分為:低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為200~2000千公尺;中高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為2000~20000多千公尺;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5786千公尺,位於赤道上空。因此人造星的可用空間可以從低地球軌道高度 km,延伸到高度 = 35786 km。

這兩個高度之間是乙個巨大的球殼,球殼的體積為

其中 km 為地球半徑。假設一顆人造衛星的體積為 。問題轉化為體積填充問題,所以地球外太空共可容納的人造衛星數量為

這是數百億嗎?這是數百億億啊!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馬一龍居然還會算錯?

8樓:王一珉

我們家小區車堵的很,還經常出現剮蹭,馬老師這麼一說我越算越迷惑我們小區面積為:

一輛車占地面積為:

按理來說我們小區可以停

50000/10=5000輛汽車

但怎麼就停了幾百輛就堵的不行了呢?

9樓:阿多船長

馬斯克本質就是個商人。

在外太空沒有約束的話當然就為所欲為了。

發射衛星和做網際網路套路一樣。先砸錢搶占空間位置。和網際網路公司砸錢搶占市場並擠占走別人是乙個玩法。

從商業和市場角度來說,他的行為完全符合正常的商業行為。除非有辦法約束他的行為或者讓他的行為成本超過收益。

10樓:曉美田村

,他說這些話都有點意義。

現在是空間站在躲你家的衛星,要是軌道空間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寬敞,空間站應該是找你家衛星碰瓷都嫌沒燃料才對

11樓:Saturn V

銥衛星的66顆衛星都在近地軌道運作21年了,現在都到第二代衛星,唯一一次是和俄羅斯失控的宇宙2251衛星相撞。

銥衛星的CEO都說過,他們平均一周調一次軌道。

星鏈甚至都不是第乙個提出近地軌道星座概念的,只不過是這麼多年來少數幾個真的去做且還做成了的。大概也是因為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乙個從火箭到衛星到終端,全部一家公司運作,完全垂直整合的太空通訊計畫。

俄羅斯空天局也說過,因為某次反衛星測試產生的碎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規避:

而國際空間站的「接近圓」半徑是3千公尺,禁止進入的橢圓形是半長軸2千公尺半短軸1千公尺。

與之相比星鏈-2305和天和空間站最近的距離都沒有到達過3千公尺,按照俄羅斯空天局和NASA的標準來說不過是一次正常的規避,甚至完全沒有必要的規避。

順帶一提要不要猜一下,2023年單次製造最多不受控太空殘骸,和單次最大太空殘骸的,分別是哪兩次發射?

12樓:

馬斯克:每十公尺乙個殼

實際:為了規避風險,每10km乙個殼比較合適如果每個衛星星座都只在自己的「殼」裡執行,那事情還稍微簡單點。

問題在於衛星要公升降軌。

公升軌還好整點,讓火箭費點勁直接打到工作軌道上。(馬斯克:我不,我就打停泊軌道然後慢慢爬)

降軌的話要麼靠電推,要麼靠化學推進。

電推的問題是變軌速度太慢,長時間經過各個軌道層,碰撞的風險就很高。

化學推進倒是能直接幹進大氣層,同樣的也能直接當動能彈使,樂意麼?顯然不樂意。

13樓:藝術設計君

說白了,

你要是沒辦法管,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家想幹嘛幹嘛。

因為美帝什麼時候考慮過外人的感受?我覺得好,我能做到,那我就做了。

你覺得不行?

你老幾啊你覺得不行。

所以也別閒的沒事看待來看待去了,等咱們國家科學家、航天學家提出解決方案就得了。

14樓:Dr.張狒狒

哦。如果太空也有訊號燈,也有交警,也有交通法,也能夠依法追責懲罰不守法的實體,每個軌道器件都在規定的軌道上執行偏差無論何時都不大於1公尺,每一條軌道都經過精確設計在交通樞紐還設有大型立交保證各個方向不互相交叉,所有衛星接受統一排程響應時間不大於萬分之一秒,並且所有衛星每兩年檢測一次不合格的不許繼續飛,那地球周圍空間倒確實可以容納幾百億顆衛星。

太空基建和太空交通法迫在眉睫啊。

15樓:HackingX

多數網路上的人對地球表面空間的大小和衛星的軌道和他們碰撞的概率大小根本就沒有概念,根本無法從科學的角度說服他們。

我換乙個角度。我們國家好像馬上也要開始搞自己的星鏈了,也要朝天空發射很多衛星,我就想問問,你們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16樓:FRONTIERS

馬斯克在採訪中還表示,圍繞地球的每乙個軌道「殼」都比地球表面還要大,每向太空延伸10公尺,就會多出乙個「殼」。「這意味著(近地軌道)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數百億顆衛星。」馬斯克說道,「幾千顆衛星什麼都不是。

這就像,嘿……地球上有幾千輛車,這算啥。」

可見一斑,馬一龍對技術的理解甚至比不過乙個高中理科生。他對技術的無知正如他的商人本質一般純粹。

馬一龍:「不清楚,但應該快不過我的毛豆X。」

馬斯克的星鏈計畫會取代5G嗎?

鑫一鑫 不會。5G和星鏈的市場定位不同。5G主要服務人群密集區,如城市 大規模工業區 生活區等光纖分攤成本較低的地區。星鏈主要服務人群分散區,如郊區 大草原 海洋 沙漠 高山 極地等光纖 基站分攤成本太高,或很難覆蓋的地區。另外,有些人群密集區也是星鏈的市場,例如有些非洲貧困國家人群密集區,有使用5...

馬斯克的 星鏈計畫 商用後實際網速能達到多少?跟基站比呢?

Rank 肯定不能和基站比,而且資料上天後一定是要盡快落地的,如果所有資料都要從美國地面站落地的話,相當於資料在太空中繞地球一圈,不會有太低的延遲,而地面站取決於當地的網路,當然美國霸權存在的話,這些很簡單,只不過中俄多半不會讓他隨意建地面站的。 Microsoft 微軟旗下的 Azure 雲服務,...

如何評價伊隆 馬斯克通過星鏈衛星發出了第一條推文?

5G Sir 地產商們在地面上圈地坐等公升值,馬斯克玩得更高階一些,跑到衛星軌道上去圈地去了。可以預想一下,隨著近地衛星軌道的衛星數量越來越多,合適的衛星軌道將會越來越值錢。當成本大於收益的時候,提前在軌道上圈地的人完全可以把自己占用的軌道賣掉,賺取高額收益。 星鏈不是民用的,不是民用的,不是民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