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病毒是如何進化的以及產生的?

時間 2021-05-31 06:44:52

1樓:鹽選推薦

在曾經的「非典」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的情形下,人與病毒,誰是未來地球的主宰,這個發問絕對不是聳人聽聞,而是醫學專家們的一種深深地擔憂。在寫作《非典紀實》的過程中,我逐漸把目光投向了「病毒」與人類的關係中去。

人類主宰地球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數百萬年的進化,才變成今天地球上的萬物之靈。

人類進化成今天的「現代智人」,完全仰仗「自然選擇」的力量。而這種無形的力量,是通過生態環境的作用將人類引領上一條與其它動物完全不同的進化道路,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而同在地球上,同樣的自然環境,卻沒有將人類的近親進化成「智人」。

當「更新世」的冰期不斷調節地球上的生態環境時,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這些類人猿龜縮在環境變化並不劇烈的熱帶森林中,錯過了一次次進化的良機,退化成一批只能存活在特殊環境中的類群。

人類進化到今天,其過程是充滿著曲折和艱險的,而發揮著主導作用的仍然是「自然選擇」這把利劍,一步走岔恐怕就成不了今天的「現代智人」。

大約在 500 萬年前,「南猿」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它們是一批無論是相貌特徵還是智商程度都與黑猩猩相差不大的類群。可到了 300 萬年前,「自然選擇」這把利劍將「南猿」一分為二。一支是粗壯型「南猿」,長有碩大的牙齒和頜骨;一支是纖細型「南猿」,骨骼較為靈巧。

「南猿」的這一分化,是對不同生存環境和不同食物選擇的適應。粗壯型「南猿」是素食者,而纖細型「南猿」是更為靈巧的雜食者。

「自然選擇」的天平向纖細型「南猿」傾斜,於是,一種在考古學中被稱為「能人」的類群從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早的人屬成員。大約在 200 萬年前「直立人」出現,通過現代考古發現,「直立人」的足跡迅速擴散到現在的中東、歐洲和亞洲。

在人類進化的這段歷程中,粗壯型「南猿」仍然生存在非洲,但是它們已經在「自然選擇」中落伍,因為它們沒有成為進化鏈條中的強者,大約 100 萬年後,粗壯型「南猿」從地球上消失。

當「直立人」出現後不久,一種今天考古學界稱為「尼安德特人」在歐洲和近東出現了。由於地球上大冰期的來臨,「尼安德特人」的生存環境很像是當今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對寒冷氣候的特殊適應,使「尼安德特人」進化出粗短身材和極為強悍的體格。

他們的智力已經進化到一定的程度,如能夠把石頭製作成精緻的工具,用獸皮製作成禦寒的衣服,「尼安德特人」還會照料殘疾的同類,用鮮花悼念和埋葬死者,用獸骨製作骨笛,並且開始有某種宗教信仰。「尼安德特人」進化成「智人」,好像只有一步之遙了。然而,「尼安德特人」最終沒有能避開天擇的利刃,大約在 35000 年前,「尼安德特人」從地球上消失。

這時出現了一種從非洲來的「晚期智人」,這些被考古學界稱為「克羅馬農人」的現代人,身高可達一公尺八,智力和體格比「尼安德特人」更勝一籌。

人類的進化,是乙個不斷分叉演進的歷程。在分叉進化中不斷出現新的困難,這種新的困難發生的時候,地球上一定發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況,使得他們被迫去適應新的環境變化。這種快速適應會在種群中產生遺傳變異,而且也會使人類的基因庫發生重大的變化。

人類的祖先如果不從樹上下到地面,那麼今天它只能還是四腳落地的類人猿。而類人猿從樹上下來,絕對不是因為對地面的好奇,而是為了生存和進化。

大約在 20 萬年前,我們人類進化的主幹和「尼安德特人」分道揚鑣之後不久。在非洲中部的某地,一位被分子人類學家稱為夏娃的婦女,帶領她的部族克服險境,最後使她的後代走出非洲,擴散到全球,成為今天人類的真正先祖。

從此,人類開始走向主宰地球。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和所有物種一樣是物競天擇的產物。然而,由於人類有著有別於其他生物的文化適應和創造力,使得「自然選擇」的機制在人類的身上逐漸「失效」。當「現代智人」出現在全球各地之時,乙個重大的變化發生了,這就是人類體質進化減緩,文化演化加速。

從 35000 年前開始,人類文化的演化已經不再需要遺傳的改變和體質的適應。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強。

早期,出生的嬰兒存活率很低。今天,絕大部分出生的嬰兒都可以活到生育的年齡,並將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自然選擇」的力量已大為減弱。科學界有人擔心,多種有害的突變會存活和積累,遺傳物質會退化,人類將被從內部逐漸摧毀。

因此,上個世紀 80 年代就有人預言,現在的人類不是進化,而是退化。五千萬年之後,人類將在地球上滅絕,將來主宰地球的將是老鼠和蟑螂等一些低等物種。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可說出這個天方夜譚的都是科學家。

我不是人類學家,也不是考古學家,我只是乙個作家,作家屬於文學家。按文學大師高爾基的觀點:文學,即人學。

本書的開頭我已經說過,我正在著手準備寫一本《死亡,離我們有多遠?》的書,我所關心研究的死亡,是人類的死亡,因此,人類未來的演化,自然是我關心的主題。雖然,我要寫的這本書是關於人的個體的死亡,但是科學家們所擔憂的是人類不可樂觀的未來演化,自然和我所關心的問題,有著某種殊途同歸的一致。

在我進入「非典」寫作近 10 個月來,已經遠遠地離開了「非典」這個具體的話題,我從「非典」開始向人類未來的深處走去,許許多多的資料向我透露這樣的乙個資訊:未來主宰地球的不會是老鼠和蟑螂這些低等物種。有一種比老鼠和蟑螂更低等的生物,而且是微生物,有可能主宰我們的地球,這就是由「非典」而引伸出來的――病毒。

為什麼?

病毒,是導致人類傳染性疾病的另一元凶。在本書有關的章節裡,我已經描述過病毒和病菌是不同的傳染源。病毒與病菌最大的不同,就是病毒不是以細胞體的形式存在,它沒有一層細胞膜。

我們知道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就是細胞,因為所有的生命活動如代謝和遺傳,都必須在細胞體內才能完成。病毒不具細胞形式,它只是一小段核酸,當它單獨存在時,無法完成生命活動。因此,我們甚至無法說清病毒是不是乙個生命體。

病毒必須侵入其他細胞體內,才能行使生命功能,從這一點上說,侵入其他細胞是病毒生存和繁衍的必須手段。因此,病毒攻擊動物包括人類是必然的。

病毒,雖然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命體,但千百萬年的進化,使病毒具有特殊的攻擊細胞的功能,它能夠精確地附著到細胞膜上,亦即與細胞膜上特定受體嵌合,而且不同種類的病毒通常只侵入特定的細胞,例如,B肝病毒只侵入人體肝細胞,普通的感冒病毒僅感染呼吸道細胞。病毒一旦附著在細胞上,它就會為自己打通一條進入細胞體內的途徑。這時進入的是核酸,病毒核酸進入細胞之後,開始複製合成病毒自身的遺傳物質,從而組裝出更多的病毒粒子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再去感染新的細胞。

2樓:answerY

讓我來回答!

我開通了乙個專欄介紹生物病毒的形成原理與形成過程,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http://

zhuanlan /c_150448177

3樓:晨晨

如果你對病毒有興趣,推薦你看一本書的乙個章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其中有一章是寫乙個神經病對細菌的理解。

認為我們人類其實是被細菌控制的。

我們只是他們寄生的場所。

4樓:宋普選

強行答題。某種微生物不心吃了另乙個單細胞生物,結果悲劇了,這個被吃的不但活的好好的,只是外殼被消化了,有些反而把宿主搞死了。

生物是如何進化的哪?

王俊秋 1.基因變異 2.自然選擇 其實現在 自然選擇 只敢說是影響進化。題主對進化的思考邏輯有一定問題。您應該這麼想。設 長頸鹿的祖先都是短脖子,基因變異,有部分的長頸鹿祖先脖子比較長。這樣在種群之間有了吃食的優勢,因為高處的食物資源較多。吃的多餓不到,於是就可以更好的生存,更有力氣與生命繁殖。於...

生物是如何進化出脊椎的?脊椎這一性狀能夠什麼樣的競爭優勢呢?有劣勢嗎?

肖震宇 其實就兼做了船舶 飛機的龍骨和計算機的匯流排,既加強了生物的結構強度,也建立了資訊流的彙總通路。唯一的缺點就是脊椎不能受傷,一受傷輕則癱瘓 重則死亡。進化角度來看,總體上還是利大於弊的。 脊索動物分為頭索,尾索,脊椎三個亞門。其中尾索動物成年後脊索消失,脊椎動物脊索被骨骼取代,而頭索動物 如...

麵糰是如何進化成麵包的?

Roman 看到前面 不藏私麵包匠人 和 曼sir 都回答了這個問題,說的非常專業,正好我手頭上也有一些資料,可以在以上兩位大佬的基礎上,做乙個補充。首先通過攪拌 鬆弛 分割整形 中間醒發 成型裝模 最後醒發這一系列的步驟,我們把麵粉變成了麵糰,通過最後一步 烘烤,就是麵糰進化為麵包的最後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