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未來是進電腦還是出地球?

時間 2021-05-05 21:25:21

1樓:Bella Yang

進電腦需要資訊處理和儲存能力的提公升,受限於資訊處理的智慧型化程度。內化可求。

出地球需要能量密度和使用效率的提公升,受限於1.目的地是否存在,2.目的地是否可達。外部未知。

我覺很進電腦可能性大一點。

另乙個佐證:病毒不滅,恐龍已死。

2樓:limazulukilo

這個問題相當大,我雖然也思考過同樣的問題,但也無法回答,不過直覺上,我認為進電腦的概率更大,或者說比較快實現。

其實我想說的是題主提的這個問題非常有深度,可以說是在人類科技樹的最前沿分叉點完美卡位,深邃的洞察讓人自嘆不如,而且用最精簡形象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實在不得不令人佩服,所以我就是進來贊一下這個問題而已,請無視我的回答。

3樓:我在網

先進電腦,後為所欲為。人類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終極目標就是拋開肉體,保留記憶、思維、感知,也就是靈魂永生,不死不生,不生不滅。。。

4樓:王明陽

宇宙尺度的巨大,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因此進電腦的概率更高。畢竟走向宇宙,星艦文明要困難的多。而電腦,量子化的文明,可以想啥有啥,畢竟是更優選擇。

5樓:拋棄繁星的人

我估計在2023年以後,月球才會有成熟的配套,金融,產業,而不是乙個需要全力支援的科考站。月球自給自足就需要2023年。第一批月球人類將在200年後出生。

2023年後,人類來往於太陽系各大行星,壽命200歲。至於之後的事,再說吧,跟咱們沒關係了。

6樓:呼之

兩者兼得。

我估計大概率的是先進電腦,因為如果要出地球,很有可能進電腦是必須的基礎。進電腦是解決人類壽命的方向之一。

以航天技術的發展速度和要求來說,出地球的時間尺度太大,現在人類的壽命很難達到要求,如果人類壽命無法延長到合適的時間尺度上,那齣地球就無從談起。

所以,在未來,早期的出地球方式,有可能是利用人工智慧控制機器攜帶冷凍受精卵尋找宜居星球然後再釋放出來繁衍。人工智慧機器相當於人類保姆和新星球開拓者的角色。

7樓:灑水潑葉

進不了電腦也出不了地球,發展快的需要去均衡發展慢的,不可能一下子進入新紀元了,要發生質變整體躍遷需要很長時間,需要龐大的資訊體系足夠完善了才可以

地球為什麼選擇了人類?是必然還是偶然?

卿舟亦過萬重山 首先我認為不是地球選擇了人類,地球只是碰巧遇到了乙個適合生命進化的契機,在這契機的基礎上,人類通過無數個偶然,得到了無數次比其他生物進化得更好的結果,從碳基物質到單細胞動物,再到地球上有人類,這完全是無數個偶然事件導致的。 沙漠風鈴 地球本沒有生命,是隨隕石帶入地球的細菌等微生物改變...

地球人類的未來是不是一片黑暗?

並不是什麼科技鎖死,只是過去的預期過於樂觀罷了,另外現在不載人登陸其他星球,這其實恰恰說明人類科技發達了啊,危險的工作交給好奇號這樣的火星機械人就好了,在火星上一干就是幾年,不覺得比人強多了嗎?載人登陸象徵意義多於實際意義,阿波羅那種計畫是冷戰時期競爭的產物,其實以六十年代的技術水平是冒了很大風險的...

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嗎?

要追求自由 不,人類配不上 癌細胞會殺死宿主,但人類無法殺死自然,地球經歷了5次大滅絕,每一次都是在生物幾乎消失後重新恢復,最不濟也可以用細菌病毒從頭進化一遍,除非地球被有意識的轟成灰 這不類似那啥蓋亞假說麼,建議去找提出者James Ephraim Lovelock對線。他老人家已經101歲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