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的內耗究竟是在內耗什麼?

時間 2021-05-12 00:31:32

1樓:

世界是巨大的遊樂場,知道自己可以縱情探索,但很容易厭倦,到手的東西很快就會無聊無趣,並且在某個領域取得某項成果時,心裡會有乙個小小的聲音,說它很失望,對自己失望,對自己在世界留下的微不足道的痕跡失望,對感到沾沾自喜的自己羞恥感

自戀自負自卑自厭,自我拉扯。

內心有乙個與完人比肩的高標準。

不斷想靠近又不斷質疑是否有那個應許之地。

2樓:13月

這不就是經常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嗎?這樣會導致最終乙個人不知道喜歡什麼了,多發情感隔離的強迫症相關的神經症,這個也相當內耗

還有完美主義,如果遭受過無規律入侵的話,可能伴有沒有安全感的恐懼坍塌的感覺,有的時候睡覺可能一猛子被嚇醒,就是過分糾結於達至事情毫無意義。

由於現實與infj的高道德標準以及別的方面的「不腳踏實地」的預期肯定會有極高的差距,會有焦慮自己不行的感覺。

過分反省,然後就變得過分謹言慎行,太累了

然後自我關注過分,由於精神潔癖和一定的生活潔癖經常會有被侵犯的感覺

還有他們的對精神的追求比物質高,會一天到晚過分激烈的思想,忘了現實生活裡對自己好一點。

,但是執著的理想目標不會允許自己受到傷害而落空,然後就是無止境的覆盤行為與心理建設,一直到自己覺得狀態可以了。

自責與憤怒,伴有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做事很受這個干擾,從而加深症狀加快迴圈,泛化到生活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3樓:然沒有之一

人與物質上,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之間的衝突,荒誕派式的,內心火熱但宇宙不回應,最後成為等待戈多的鬧劇。

人與社會上,是維根斯坦的人與人之間的深淵,最後跟隨榮格的教誨帶上面具遊走在社會的舞台上。

維根斯坦據表述是個嚴肅/死板的傢伙,應該ni-fe-ti,沒有發展到se。維根斯坦描述了人與人之間巨大的鴻溝,並介紹了工具——語言,但是單純語言並不能完美溝通,還缺少互相理解的鑰匙,這把鑰匙的締造者是榮格。

榮格對infj人格的指導意見寫在infj的密碼裡,

infj——勸告者ni fe ti se ne fi te si

為了穩定ni-fe,讓fe為ni服務,而不是ni服務fe,就要發展ti-se。

ti-se思考的不僅僅是人與社會,還有人與宇宙。而ni-fe只關心人與社會。

發展出ti-se的infj更加苦惱了,既要煩擾原來的人與社會,還要煩擾人與宇宙!有一部分人專注思考人與宇宙去了,就是infj裡比較擅長理科的一部分(比較像istp)。

infp還會出現se克制又氾濫的情況。就要穩定se,什麼能穩定se呢?

se-ti,創業者estp,結合infj的ni-fe,就類似甘地/苦修者/傳道者。(ti爆了,但ti本身是在infj迴圈裡的;傳道者其實有兩種,一種ni-fe-ti,就真的單純得不能再單純;一種ni-fe-ti-se-ti,操控感會更強)

高讚答案說是成果與預期的差距。

我覺得是唯心&唯物,或者說荒誕。

ni-fe 人與社會/ti-se 人與宇宙

兩者很割裂,難統一,ni-fe靠直覺,神秘學的東西很準;ti-se靠感覺,絕對唯物(因為不是ne)

並且infj通路裡又沒有si或者te……沒有si,就沒有感受器,你感受不到fe的成果;沒有te,你的輸出呢?你要什麼成果?你什麼都沒做,光空想ti了,你指望宇宙對你有啥回應?

要做乙個好的infj,你要了解科學、哲學、心理學、神秘學……

神秘學是為了補償沒有si感受器,ni-fe有沒有效呢?神秘學告訴我有效,或者說ni-fe是天然的神秘學者。

4樓:蜜蜂

對我本人而言,跟別人聊天真的很消耗精力,而且如果手上在做事情,我就無法集中去聽別人說什麼,我永遠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也許我比較專一吧,哈哈。因為別人說什麼,我會在腦子裡過一遍,回想所有的細節,這就很耗精力了,說了什麼,是什麼意思,想表達什麼。

我甚至在沒有做事情的時候,腦子會把發生過的事情再複述一遍。所以我經常需要時間,來自我恢復元氣。

5樓:

剛好認識乙個線下的infj,雖然我是isxx,但是也對人際關係有困惑,少數的會關注這個理論,問了那個infj,答案是大致這個意思的:

很多類似這種infj性格的人都走錯方向,以為建立乙個虛假的自我就可以不會受到他人的傷害,反而將自身內在的衝突釋放出來,又克制不讓釋放,於是內耗。

那個infj不玩知乎,我只是搬運工。

6樓:龍心蟻志

這個世界是一種意圖(Fi)的產物。

為了這種意圖,構建了萬事萬物的規律(Ti)。

這些規律之上的規律(Ni)確保了意圖的實現。

infj缺乏Fi,希望從Ti中尋找真理,以構成自己行為的依據。

真理並不具有權柄,意圖才有。

7樓:什錦味先生

有超強的計畫能力(為大家,乃至可能為全人類都做了計畫),也許基於ni提出最本質最根本的東西,但是se的實踐跟不上ni的計畫。

在這種狀態下,可能會持續性地很累,間歇性地釋然。

額外的再說一些拙見吧。

在ni和se和諧時,及內心設定的「生活模型」正在生活中正常運作時,infj就會很舒服吧。

但現實(se)總是「層出不窮」的,有太多計畫之外的事情發生了,infj不得不重新通過fe「穩定環境氛圍」,用ti「數理邏輯框架」,然後基於ni「完善自己的生活模型」。

儘管infj可能喜歡一些「驚喜」和「變化」,但很可能infj希望這些「驚喜」與「變化」也是可控的,在某種「計畫」之中,生活模型之中。

infj可以在「做了臨場發揮的準備」之後,表現出良好的臨場發揮,但本質上infj並不擅長臨場發揮。

臨場突然出現的事件(各種se資訊),應該會讓infj措手不及。

那些se要素太快了,一時間完全來不及歸納到ni的歸一模型之中。

8樓:殤影

想要乙個安靜的環境,卻住在了學校的宿舍,舍友們還外放抖音,為了宿舍的和平還要繼續忍耐。

明明不想聊天還要為了不破壞關係跟人閒聊,流行話題接不上也沒有興趣只能瞎聊,感覺這段關係要砸了然後又很焦躁。

不喜歡的人不停的打斷你的話,很生氣但是怕他直接戳破了傷面子就沒有直說出來,僅僅是把他的話題引走,不知是他情商太低還是故意氣人接著打斷你,讓你最後氣的不想說話,下次一起回宿舍的時候他還粘著你。

感覺大腦內理智的那根弦越來越緊了。

9樓:Enfrentalaverdad

又需要分為:為什麼消耗與在消耗什麼。

【為什麼消耗】

(瞎猜的)部分 infj 可能窮極一生都在找「我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和「我要怎麼做這樣的人」。可能有要探求正心誠意的,也有可能要追尋物化精神的,結果未可知,只是潛意識裡會一直這個念頭在問。在不確定人生道路的時候在問,在確定了摔了跤的時候在問,在走了歪路的時候還在問。

有的時候這個叫做精益求精,更多時候叫做苛責。

不談因為害怕做不到就逃避而拖延的毛病(可能與經歷和做事習慣有關)

這種不確定性可能還體現在一些容易出現的問題上。「這個有意義嗎?」「我真的能做到嗎?

」「這是我本心想要的嗎?」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發現——沒有什麼是割捨不下的,對生的渴求僅在於對生命原始美的尊重。鑽牛角尖了。

這是一種難以克制的對自己的質疑和探求。並且 infj 的要求可能從來不低……對個人品質的要求,對個人對他人帶來影響的要求,對人生理想功成身退的要求。看上去與實際上都很難,同時還要面臨自己不斷的重複如上問題。

當現實不斷和預期產生衝突時……尤其是未來黯淡無光,會產生不斷的內耗。

【在消耗什麼】

恐懼消耗勇氣。內向型人格面對未來天生持有「求安寧」的心態,(以 infj-A 舉例)而個體追求的又充滿理想主義的意味。這是一種天然的矛盾。

這種勇氣可能更多在於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真實狀態的視而不見,從而展開的遮掩、推諉、更多見的自我懷疑「我就是這麼個不好的人」。喪失了「赤身走路,更見的膽略」,喪失了是非與喜惡統一的勇氣誠意。

更有可能認識到問題之後陷入不斷的質疑自我到自我毀滅的迴圈。

PS:1.內容純屬自己瞎猜,不科學,不一定普適,個體差異不同。如有冒犯,您見諒。

2.願我們得見天光,還勇敢向前。

10樓:向北方的遷徙

11樓:

來個腦洞:

以發傳單為例(群體活動,具有某種意義上的「不得不」)——fi:我不願意我不想我好煩

ti:發傳單是為了宣傳,然而這種宣傳有意義嗎?受眾能夠有效接收嗎?如果不能,為什麼要浪費這個時間精力做無用功?

fe:(面帶微笑)好的。

然而fi:我不願意我不願意默默翻白眼嘔血三公升…實際上:還是很親和(又奮力地)去派傳單了。

綜上所述,infj的內耗大概是:理想和現實產生差距後帶來的壓抑和焦慮吧。

經絡究竟是什麼,針灸補的氣究竟是什麼?

汪開遠開遠 素問,調經論,皇帝與歧伯關於針灸補氣一段對話。皇帝問歧伯怎樣補氣,歧伯說,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可以看出經絡是氣的通道。針扎下去,近處氣不失,遠...

道德究竟是什麼?

道德是在資訊嚴重不足時,最有利於群體的一種行為方式。我認為道德的前提一定是資訊嚴重不足時,才適用道德。比如和你合作的人第一次犯錯,以及你和陌生人的互動。其實也可以很鮮明地想象一下,道德不會連續多次在同乙個物件身上出現。今天你犯了乙個錯誤,我容忍了,或者今天你要幫乙個忙,我幫了,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人...

醫生究竟是什麼?

史瓦西半徑 當今得社會病了,但白衣天使也救不了她。我們做醫生的不要太看重他人的看法,但行好事不問前程吧,當你面對乙個患者,同等重要的就是兩條,第一,尊重科學盡力診治,第二就是保護自己,就把醫生當成乙個職業,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你不是誰派來拯救誰的,今天你不給他治也會有別人來治,當醫生別走心不入戲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