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PI雙閉環控制?

時間 2021-06-02 00:54:02

1樓:

電機如果將轉速看做輸出,電壓看做輸入模型就是乙個二階系統,如果用單環此時用PI就可以,I主要是消除階躍輸入和外負載擾動產生的靜差,如果允許有靜差比例P就可以,如果系統阻尼較小再考慮用D,但是此時的D需要考慮雜訊問題,請注意此時控制器產生的輸出是電壓!

至於用雙環原因有很多,首先用雙環,內環的電流是在可控狀態的,而且可以將內環的擾動比如反電動勢盡快壓制,其次內環頻寬可以被整定的遠大於外環,這樣外環引數將很容易整定;另外採用多環也是由系統的物理特性決定的,一般內環是因,外環是果。外環速度環的輸出反應了速度誤差的大小,速度的誤差大小是什麼啊,不就是速度的變化量,不就是加速度麼。消除這個誤差自然就需要通過內環產生對應的量,那這個量是什麼呢,如前所述就是加速度啊,加速度就是電流,電流就是扭矩啊,這邏輯很清楚啊。

還有發現沒,雙環並沒有用到單環的D也就是速度的微分加速度,儘管加速度和電流是同樣的作用,但是電流是直接可測得。另外知道backstepping的話,更容易理解多環的思想!

2樓:

電源控制看做總的任務(給負載供電),是不是可以分解成乙個長期任務(穩住輸出電壓,即外環),和乙個短期任務(為了穩住輸出電壓而提供電感電流,即內環),外環和內環各有乙個人在負責。內環這個人他到底提供多少,是不是需要乙個目標,要反饋給外環這個人,由外環這個人根據總需求(輸出電壓變化)決定,同時,他完成的結果是不是也要給到外環這個人,外環這個人根據內環完成的結果,給到輸出,看總結果,分析距離長期目標還差多少,然後再問內環這個人要多少。這是兩個人的配合,因為內環環路是短期的,外環環路是長期的,所以內環這個人就要頻繁的輸出自己的結果,並且和外環這個人溝通需求。

而外環這個人就不需要那麼頻繁。

所以內環負責任人如果是小兵,那麼外環負責人就是這個小兵的直屬上司。

這就是控制裡面的反饋思想。

在公司,這叫「問題閉環」。

3樓:張奇

不邀自答。

題主:題目中的示意圖是錯誤的,這種控制方法並非是PI雙閉環控制方法。

這種控制方法叫做電流滯環的直接電流控制法。這種控制方法的電流環採用滯環控制(bang-bang control),電壓環採用pi反饋控制,具有如下的特徵:開關頻率不固定,電流控制誤差在滯環範圍內,固定而且穩定,電網側輸入功率因數恆定為1,直流側電容為濾波電容,主要用於消除直流側電壓紋波。

而一般而言的PI雙閉環控制方法,含有兩個控制部分:電流內環PI控制器和電壓外環PI控制器。電流內環控制器通過電流負反饋的手段使得流過電感上的電流為給定幅值和相位的電流,電壓外環的作用是引入電壓的負反饋,使得直流側電壓穩定為給定值。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PWM整流器而言,電流控制環節需要有功分量和無功分量的前饋解耦,所以給電流控制器的設計帶來了很大的疑惑,我想這可能是迷惑題主的最主要因素。

提取題主問題中兩個主要疑惑:1. 無法理解外環輸入怎麼能作為內環輸入?2. 為什麼PI輸出與交流側電流幅值成線性關係呢?

第乙個問題表述應該錯誤,應該是無法理解外環輸出怎麼能作為內環輸入,這個問題才會有解。現在我們來回答題主這個問題。

第一步從能量的性質上來看。穩定工作情況下,系統中的能量從電網側輸入,在負載電阻中消耗,理想的濾波電容器不消耗能量。因為輸出是乙個直流電壓,這個系統中所有的能量損失都是有功功率(直流電是不能產生無功功率的),所以電網側輸入的能量最好全部都是有功功率,也就是說,電網側電流和電壓同相位。

這樣,我們得到了關於電流的乙個控制目標:流過電感電流(電流控制的輸出電流)的相位務必要和電網電壓的相位保持一致。

第三步從邏輯關係上回答題主的第乙個問題。當系統穩定工作情況下,負載突然增加,如果輸入電流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系統的直流電壓必然會下降。這個電壓的下降就給控制系統乙個訊號,那就是輸入功率不滿足輸出功率了,輸入電流需要增大,相反,如果直流電壓公升高,意味著輸入功率高於輸出功率,輸入電流需要減少。

有了這個關係,我們引入電壓負反饋的PI控制器,通過直流電壓的變化控制電流的幅值,從而實現電壓的穩定。因此,電壓環節的輸出,要作為電流環節的輸入。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PI輸出與交流側電流幅值成線性關係呢?

這個問題要結合你給出的控制框圖來回答。在你的控制框圖中,PI輸出與電網電壓相位的Sin_Cos值想乘得到了電流控制環節的給定。由第乙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電流控制環節的輸入是乙個電流訊號,由兩個基本屬性構成:

相位和幅值。相位和電網相位保持一致,幅值和直流電壓有關。這裡的乘法操作體現了這個過程。

PI的輸出決定了電流的幅值,而電網相位的Sin_Cos值確定了電流的相位,兩者相乘,構造出了電流環節的輸入訊號。滯環控制方法使得流過電感的電流(電流環節的輸出電流)與給定的輸入電流保持一致。所以說,PI的輸出,決定了電流的幅值,也就是決定了流過電感的電流的幅值,所以,PI輸出與交流側電流幅值成線性關係。

4樓:方人也

r來答一下"為什麼外環輸出是內環輸入"

其實乙個完整的控制器是有由測量原件,由弱電支援的控制器,和強電支援的執行原件組成。

外環控制和內環控制一般都屬於弱點支援的控制器部分,你可以看成乙個完整的控制器被拆成乙個外環速度控制器,乙個內環電流控制器。

我們先假設乙個單環是PID控制的電機速度控制,那麼整體的控制就是基於速度偏差的控制,人為的改變了速度給定值就會在第一時間產生速度偏差,這時的速度控制器會根據PID演算法給出乙個輸出,這個輸出就是代表乙個改變電流大小的訊號,訊號經過強電支援的執行原件會變成直接輸出給電機的電流。這個單環PID控制是最簡單的控制器。但是在一些情況下,這個速度環輸出的電流訊號經過執行原件放大後供給給電機的電流會變得特別大,大到可以燒壞電機。

這時就可以加入乙個電流內環,來使電流變化不再那麼劇烈以保證不會燒壞電機,你可以想象外環的輸出是乙個階躍訊號,那個供給電機的電流就會突然變大,但是電機是有慣性的,電機轉速是不能突變的,那麼電機的機械輸出功率不能快速消耗輸入功率,這樣多出來的功率就會變成內能發散出去,電機就會發熱。而內環控制器就是為了保證電流與轉速之間平衡而設計的。因為內環也是PID控制,所以需要乙個偏差值來起到控制作用,那麼外環的輸出就可以看成給定,現電流大小是反饋。

內外環整體來看就是兩個閉環巢狀的樣子,合起來叫雙閉環。

如何理解閉環控制系統裡面的反饋,怎麼和前饋區分開來?

關於前饋和反饋的區別,最直觀的理解方式是從命名上去理解。反饋的控制資訊流向為 反向通道 將輸出量引回regulator之前,並構成閉合迴路,regulator調節輸出量的偏差 前饋為 前向通道 並不引入輸出量,而是引入輸入量或者擾動量,通過前向通道直接對輸出施加影響。ps 在電力電子領域,有很多文獻...

如何理解羅氏 雙曲幾何?

Xenapior 給你點資源 Hyperbolic Games 這個是在二維雙曲空間 類似球面 上的各種傳統遊戲,比如桌球。彎曲空間 這個是在三維雙曲空間上的小遊戲,可以直觀體會雙曲空間 看似咫尺,實則天涯 的感覺。這倆是代表性的遊戲,其實都是同乙個站點上的。這個站點的作者是數學家,他的這個站上還有...

如何理解魯棒H無窮控制理論?

小白controller 請問怎麼通過靈敏度函式S和補靈敏度函式T來判斷控制系統的效能特性和穩定性,是希望靈敏度函式S的增益餘度和補靈敏度函式T的共振峰值越大越好嗎? 張燕濱 why 會有H無窮指標?使控制器對模型不確定性 外界擾動,引數擾動 靈敏度最小來保持系統的原有效能。how 實現H無窮指標衡...